王余洋
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在語境中正確認讀“鳥巢、裝飾、結(jié)果、搗衣”等詞語,理解意思,并嘗試簡單運用,正確書寫“率”。
重點品讀“屋前瓜架”“竹筍鮮花”兩幅畫面,展開想象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詞句,豐富語言。
在文章中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由衷地熱愛。
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想象、體會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景。
教學準備:教學PPT。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1.我們一起來看一組鄉(xiāng)下風光的圖片。(出示鄉(xiāng)村風光圖片。)
2.每次看到這組圖片,老師都會嗅到一股氣味,預習過課文的同學們,你們猜猜我聞到了什么味道?
3.花的清香,草的芬芳……這是鄉(xiāng)下人家特有的味道,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陳醉云一同走進鄉(xiāng)下人家,感受它獨特、迷人的味道。(板書課題。)
二、初讀學詞,理清課文脈絡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語句,解決字詞。
2.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含有生字的詞語“裝飾、和諧、率領(lǐng)”,指導書寫“率”。
(2)解決易讀錯的多音字“冠”“結(jié)”“場”,創(chuàng)設語境區(qū)分詞語。
“結(jié)果”讀一聲表示植物長出了果實,讀二聲表示事情最后的狀態(tài)。
“場”做量詞讀二聲,例如:一場大雨、一場戰(zhàn)爭、空歡喜一場。
(3)理解生僻詞語“向晚”“搗衣”。出示圖片,用上兩個詞語說明所看到的景物,隨機進行擴句的練習。
3.梳理課文。
試想一下,如果你就是這鄉(xiāng)下人家中的一員,我們圍坐桌前,吃著晚飯,你都會看到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根據(jù)回答隨機處理“吃完飯”和“紡織娘”的段落。)
題鄉(xiāng)下人家
庭院屋前(長藤瓜架),
門前屋后(竹筍鮮花),
林中覓食(小雞一家),
小河石橋(樹下戲鴨),
向晚桌前(天高地闊),
月明人靜(織織織呀),
獨特迷人鄉(xiāng)下人家!
三、品讀想象,體會“獨特迷人”
1.這一幅幅畫面都能和鄉(xiāng)下人家一起構(gòu)成一道道自然和諧的風景,難怪作者說“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板書:獨特、迷人。)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處?帶著感情認真讀一讀,一會兒給同學們講一講。
3.先品讀“庭院屋前長藤瓜架”,學習邊讀邊想象的語言理解方法。其他部分根據(jù)匯報,相機指導。
(1)庭院屋前長藤瓜架
哪位同學被屋前的瓜架給吸引了?請你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出示句子:鄉(xiāng)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jié)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
文本重組成詩的形式,同桌配合朗誦。
為什么說這道裝飾別有風趣呢?強調(diào)“別”。指導朗讀。
色彩明麗,生機勃勃;鄉(xiāng)下人家可以在瓜架下乘涼,在瓜架下吃飯;隨手采摘下來的瓜可以烹制精美的菜肴。
(出示石獅子圖片。)石獅子給你什么感受?和它相比,鄉(xiāng)下人家這瓜架又帶給你什么感受?(根據(jù)回答想著畫面,指導朗讀。)
逐漸隱去部分重要文字,引導背誦。
(2)門前屋后竹筍鮮花。師生合作配樂朗讀。
“樸素和華麗”在你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依著時令,順序開放”,依著時令就是依著時間的命令。文中提到四種花,那么這發(fā)號施令的時間是誰呢?(春、夏、秋、冬。)
教師領(lǐng)讀:我們試想一下,在這江南的鄉(xiāng)下,春天芍藥開了,夏天鳳仙開了,秋天雞冠花開了,冬天大麗菊開了。
不同季節(jié),展現(xiàn)著不同的景色,難怪作者說“鄉(xiāng)下人家,不論……”
不同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既然說他獨特,每種花開放的樣子一定也不一樣。春天芍藥____,夏天鳳仙____,秋天雞冠花____,冬天大麗菊____。
竹筍帶給你什么感受呢?圍繞“探”談體會。這調(diào)皮的竹筍探出頭來要看什么呢?(板書:自然。)
(3)林中覓食小雞一家。
想象畫面,男女同學對比朗讀,女同學讀前半句,讀出雞媽媽的盡職盡責,男同學讀后半句,讀出雞爸爸的霸氣十足。
說說為什么這么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小河石橋樹下戲鴨。
默讀、圈畫、批注?!皬牟怀泽@”體會人與動物的和諧。(板書:和諧。)
四、拓展練筆,“我”看鄉(xiāng)下人家
除了雞鴨,鄉(xiāng)下人家還會養(yǎng)些什么小動物呢?他們又是怎么生活的呢?
五、總結(jié)全文,自然、和諧、獨特、迷人
再讀小詩。其實,鄉(xiāng)下人家的獨特迷人,就在于人和自然的這份和諧。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