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營
摘 要:PPP模式的實質就是將社會投資引入到公共項目領域當中,可以通過提供社會投融資的方式來做好對政府財政壓力的有效緩解,在很多工程建設項目當中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有非常好的前景。而EPC模式作為是一種重要的工程承包模式,可以好的實現各種工作。在近些年來,PPP+EPC模式正在逐漸的應用于各種工程項目當中,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對這種綜合模式下的風險和防范進行重點的分析,旨在促進工程建設項目的開展和管理
關鍵詞:EPC+PPP模式;工程建設企業(yè);風險;防范
引言
“PPP+EPC”模式指的就是EPC總承包商利用“PPP”投融資的方式來實現對工程建設項目的介入,讓工程建設項目可以得到更好開展?,F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推進PPP模式,出現了大量的沒有工程建設背景的公司進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的領域當中,尤其是存在著不少的金融公司,這種類型的公司來說,在資金募集的方面要比工程建設企業(yè)具有更好的優(yōu)勢,將其與工程建設的企業(yè)做好結合,就可以讓整個項目的進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并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的問題。
1、EPC+PPP模式的優(yōu)勢
PPP模式主要是應用在本應該由政府提供資金,但是卻因為受到財政壓力或者是其他原因影響而無法完成的工程建設項目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由社會資本來代替政府投資,從這里就可以看出,PPP項目的適用范圍大都有著一定的公益性;EPC工程總承包主要是應用在以工藝過程為主要核心的工程項目當中,這種類型的項目一般都是將工程的土建施工、設備采購和安裝設計做出緊密的聯系,屬于投資建設中的關鍵性過程。PPP+EPC模式作為兩種模式的集合,前者是一種投融資模式,而后者是一種建設過程中的責任分配方式,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可以展示出更多的優(yōu)勢性。
首先來說,采用EPC+PPP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因為政府基礎設施的運營經常會產生赤字,常常只能依靠財政補貼,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共資源的支出。如果PPP設計合理,就可以實現對閑置且正在尋求投資機遇的本地、地區(qū)或國際范圍內的私人資本進行有效調動;其次是政府和民間部門可以實現取長補短,能夠對政府公共機構和民營機構的優(yōu)勢進行充分的發(fā)揮,更好的彌補各自的不足,讓雙方可以形成一個長期的互利目標,為公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三是兩者結合的模式可以更好的適應當前工程建設市場和建設施工企業(yè)的需求,具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能夠更好的實現經濟效率的提升。
2、EPC+PPP模式下工程建設企業(yè)面臨的風險
2.1法律風險
PPP+EPC模式的合法性主要將相關法規(guī)作為主要的基礎,以《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為例,其規(guī)定的項目比較明確,適用于特許經營項目,但是所指的并不是PPP項目并且也沒有任何的法律規(guī)定兩者具有一致性。對于我國現階段情況來說,很多的PPP項目都屬于特許經營項目,在當前的狀況中依舊存在著缺乏權威法律解釋的問題,比較容易出現合理不合法的現象,會有著潛在的法律風險,因此需要對其防范進行關注。
2.2金融風險
對于PPP運行模式來說,它的實施核心就是設立特許運營公司,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股份募集、銀行貸款、發(fā)債、資產證券化等內容,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到責任的承擔。在PPP項目當中,因為具有投資巨大和建設周期比較長的特點,因此在投資的過程中容易存在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的風險。
2.3運營風險
以往的EPC承包商利潤主要來自于合同承包單價與設計、施工成本價的差價,它主要是按照約定好的設計來進行施工,并且將降低成本作為是根本的盈利途徑。在PPP+EPC中的運營風險主要是市場收益不足風險、配套設備服務提供風險、市場需求變化風險、收費變更風險、政府信用風險。
2.4建造風險
在PPP+EPC合同的條件下,建造的風險主要會涉及到工程設計、材料的采購和工程施工等內容。工程項目的設計主要是由社會資本方來進行,一旦出現設計錯誤的現象也需要由社會資本方來進行承擔;設備材料的采購對于整個工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的好壞會直接的影響到項目的成敗,會直接的給項目的費用和進度產生影響;施工作為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重要階段,也會直接的影響到項目的全過程,其中會存在著很多的風險類型。
2.5監(jiān)理缺位風險
在PPP+EPC模式下,EPC承包商不僅是投資建設方,也是工程總承包商,因此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工程監(jiān)理的獨立性。這一風險問題不僅會對政府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給目前的工程建設企業(yè)造成不利的影響。目前的工程建設企業(yè)在參與到EPC項目之后,承擔設計任務的多是其并購的設計院或是下屬的設計部門,雖然資質齊全,但內部管理并不相當健全。
3、EPC+PPP模式下工程建設企業(yè)的風險防范
3.1法律風險的防范
對于PPP項目來說,它在對投資人進行選擇的時候,不僅有一種招標的方式,同時也還有單一來源采購、競爭性談判等方式。在PPP+EPC模式下,非特許經營項目的PPP項目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從風險防范的角度來看,主要有承擔、化解和轉移三種方式,對于PPP+EPC項目來說,需要將實際情況作為主要依據來制定風險機制,更好的維護切身利益。
3.2金融風險的防范
對于金融層面上的風險來說,可以采用風險分擔的方式來實現對風險的管理,需要由項目發(fā)起人在前期與各個參與者做出多次的談判,并且要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來實現對項目風險的轉移,從而更好的降低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將匯率風險分擔的條款設置在PPP項目合同當中,就可以將風險轉移到利益的相關者當中,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剩余的匯率風險管理進行考慮,避免出現更大的風險。
3.3運營風險的防范
在PPP+EPC模式下,社會資本方都需要從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出發(f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對設計方案經濟效益的規(guī)劃處理,讓建筑企業(yè)的利潤可以在規(guī)劃設計的環(huán)節(jié)產生最大的價值附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對項目融資和投資上的收益和虧損的管理。為了更好的應對運營方面的風險,需要充分的做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的工作,通過強化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來建立起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讓各項的指標都可以控制在預期的范圍當中,減少風險問題的發(fā)生。
3.4建造風險的防范
在開展工程設計工作的時候需要對相關的圖紙進行關注,避免出現設計變更的現象而影響到后續(xù)的施工質量;設備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數量以及質量都會給項目質量帶來巨大的影響,并且可以將其貫穿于整個采購過程中;在具體的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涉及到的各項風險內容進行關注,通過采用多種方式來減少PPP+EPC模式建造中的風險問題。
3.5監(jiān)理缺位的風險防范
在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的時候,工程建設企業(yè)要在PPP項目合同中對政府方所聘請的工程師(設計監(jiān)理)進行明確,并且還要對他們的專業(yè)能力進行重視,讓其作為政府方的代表。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所有的業(yè)主指令做好明確,需要由工程師做好簽發(fā)的工作,讓雙方的溝通變得更加專業(yè),并且更具有效率性。
結語
總之,在基礎設施市場持續(xù)火熱的形勢下,工程建設企業(yè)進入到基礎設施領域參PPP項目建設已經逐漸成為全新的行業(yè)發(fā)展點。PPP+EPC模式的應用不僅可以對資金問題和承包建設問題進行解決,也能讓公共部門更好的開展相關的工作。在工程項目的建設當中,風險問題是比較常見的內容,需要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做好風險的防控,進一步的做好對自身利益的維護。
參考文獻:
[1]陳亮.EPC+PPP模式下工程建設企業(yè)面臨的風險及防范[J].建筑,2016(21):62-64.
[2]陸松.EPC+PPP模式下工程建設企業(yè)面臨的風險及其防范[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8(18):26.
[3]劉永清,劉澤強,張志勇.“EPC+PPP”模式下的項目管理分析與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9):226-227.
[4]陳亮.在EPC+PPP模式下工程建設企業(yè)可能面臨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6(12):112-113.
[5]林治鍇.淺論建筑企業(yè)在政府工程中開展EPC+F模式的風險[J].四川水泥,2019(02):288.
(中鐵三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