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鋒
黃薇一生豐富的經(jīng)歷,充滿了艱險曲折的傳奇色彩。她20世紀30年代在日本留學,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即離開日本回到她僑居的新加坡。
1938年4月,她作為新加坡《星洲日報》記者來到武漢,參加武漢新聞界組織的戰(zhàn)地記者團,奔赴徐州前線采訪。接著,她又來到山西、河北八路軍的抗日根據(jù)地,用三個多月的時間,走了40多個縣,行程數(shù)千里。
皖南事變后,國民黨當局嚴密封鎖消息,歪曲事實真相,黃薇運用巧妙的方法,避開國民黨的新聞檢查,向海外發(fā)了新聞報道,揭露國民黨的陰謀,說明事實真相。因此,她遭到國民黨特務的忌恨和迫害。在鄧穎超的幫助下,她逃出重慶,到了香港。之后,黨組織派她前往菲律賓,去做那里僑胞的工作。
到菲律賓后,她參加了愛國華僑的秘密抗日斗爭,并在抗日地下報紙《華僑導報》擔任編輯??谷諔?zhàn)爭勝利后,黃薇任該報總編輯?!度A僑導報》受到當?shù)貜V大僑胞的積極支持和擁護,被譽為“華僑抗日民主的旗幟”。
隨后,她到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總編輯,新中國成立后調到北京工作。
1987年,她從抗戰(zhàn)時期寫的100多篇通訊中精選了54篇,又加上4篇她近年寫的回憶文章,合成一書,題名為《回到抗戰(zhàn)中的祖國》。
伍修權在這本書的序中說:“這些在民族生死搏斗的血與火中所熔鑄成的文字,讀來真實感人。它既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可以使我們時時不忘過去的歲月,也必然屬于將來的‘教科書。”
(知秋摘編自《黃薇紀念集》,中國致公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