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娜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yī)院口腔科,遼寧 丹東 118000)
職業(yè)損傷指的是工作環(huán)境及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職業(yè)性危險因素造成工作人員身心健康受損,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性損傷防護是當前研究的焦點[1]。相較于一般的臨床科室,口腔科的特點是患者多、病情隱蔽、周轉快,大部分操作均在口腔內進行操作,因此口腔科護士已經成為職業(yè)損傷的高危人群,如何做好口腔科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是當前口腔科護理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本研究旨在探討口腔科護士職業(yè)損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以期為減少口腔科護士職業(yè)損傷的發(fā)生提供實踐指導參考依據。
抽取本市68名口腔科護士進行職業(yè)損傷危險因素及其防護問卷調查,發(fā)放68份問卷,回收68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問卷內容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職業(yè)危害因素以及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防護等。
利器刺傷、紫外線消毒損傷皮膚與眼睛、傳染性疾病、配置化學消毒劑感覺不適、射線臭氧侵害是口腔科護士職業(yè)損傷的集中常見危險因素,其中以利器損傷作為常見,見表1。
3.1 物理性因素:臭氧消毒法、紫外線燈消毒法是當前口腔科診室常用的空氣消毒方式,臭氧消毒法所使用的臭氧為強氧化劑的一種,吸入后可對呼吸道黏膜及組織造成破壞,紫外線燈消毒法中的紫外線可照射人的皮膚、眼睛,從而誘發(fā)過敏、皮膚紅斑、眼角膜炎等。
表1 口腔科護理人員職業(yè)損傷危害因素分析
3.2 化學性因素:口腔科護理人員所接觸的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等化學消毒劑具有揮發(fā)性強、刺激性大等特點,吸入后或直接接觸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損傷皮膚黏膜,直接接觸或吸入后會對皮膚黏膜產生一定的損傷,嚴重者甚至或誘發(fā)蕁麻疹、鼻炎、氣喘等。
3.3 醫(yī)療廢物:患者用過的一次性醫(yī)療用物、縫針、刀片、針頭、敷料、棉球、棉簽等含有大量的膿液、分泌物、唾液、血液等,極易污染診室環(huán)境。
3.4 飛沫、氣溶膠及血液、唾液的污染:超聲波潔牙機或高、低速手機等在高速震蕩或旋轉時所產生的氣溶膠和飛沫飄散在空氣中或飄落在診室的物體表面造成污染。在進行口腔治療操作時,若患者患有經血傳播的感染性疾病,高速旋轉的牙科手機可導致患者的唾液、血液四處飛濺,若防護不當可飛濺到護士身上和臉上,造成污染。
3.5 銳器傷:口腔科護士承擔著器械回收、器械消毒、器械清洗、器械分撿等工作,若操作不慎極易被擴大針、縫針、刀片、注射針頭、棉花針、拔髓針、車針、探針等銳器刺破皮膚,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風險。有研究顯示,通過銳器刺傷而發(fā)生傳播的血源性傳染性疾病已經確定有20多種,而護理人員是發(fā)生針刺傷及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3.6 身心因素:口腔科門診的患者數量眾多,護理人員每天需要面對大量的患者,重復著咨詢、接診、安排患者、準備器械、準備材料等工作,且部分護理人員同時穿梭在幾臺牙椅及患者之間,精神每時每刻均處在極度緊張的狀態(tài)中,極易造成護理人員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勞。
4.1 嚴格遵循預防原則:預防是阻斷醫(yī)患間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重要方法。預防標準中強調所有病患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以及被病患體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均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在實踐工作中應戴好口罩、面罩、帽子、手套、護目鏡,穿好工作服等,從而有效減少操作過程中唾液或血液噴濺及其產生的飛沫、氣霧潛在的病原體。同時,護理人員在上崗前應經過嚴格的職業(yè)防護教育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防護意識。
4.2 環(huán)境護理:使用臭氧消毒機或紫外線燈進行消毒時,應在晚上無人及下班后時進行,每日上午、下午固定時間進行消毒,每次消毒30 min。同時合理布局診室環(huán)境,并定時做好診室的通風處理,從而有效減少室內有害氣體的濃度,同時嚴格區(qū)分口腔診療區(qū)域、器械消毒及清洗區(qū)域,器械消毒及清洗應單獨設定一個診室,減少空氣中化學試劑和細菌的含量,注意保持消毒液容器蓋子的密合度,如有條件可安裝空氣凈化器。
4.3 加強對醫(yī)療廢物的管理:在工作中,應及時將廢棄的敷料、棉球、棉簽等裝入封閉的黃色垃圾袋內,同時將安甁、縫針、刀片針頭等放入專門的銳器盒,當天及時處理用過的一次性醫(yī)療廢物,避免留在診室內過夜,減少再次污染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銳器損傷應立即輕輕擠壓傷口的旁端,并盡量擠盡損傷處的血液,然后及時使用肥皂水及流動水對傷口進行沖洗,使用75%酒精或0.5%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包扎,并及時報告院感辦進行相應的緊急處理,緊急注射抗病毒血清或高效免疫球蛋白,按要求進行定期的復查[3]。
綜上所述,針對口腔科護士職業(yè)損傷危險因素,加強口腔科護士的職業(yè)安全教育,制定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對減少職業(yè)危害的發(fā)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