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意外之事無處不在、無人可免。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借助價格親民的意外險轉嫁意外傷害可能對家庭財務造成的重大打擊是防范相應風險的最佳方式之一。
這個2020年,或許不如我們在2019年許下的愿望那般美好。在過去一年中,除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福建泉州隔離酒店坍塌、四川涼山森林大火、湖南郴州火車脫軌、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等一系列風險事件,也都在提醒著人們——“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客觀而言,意外之事無人可以避免,輕則磕磕絆絆、破皮流血,重則傷筋動骨、入院治療甚至意外身故,而隨之而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在海外成熟市場,意外險一直被稱為“成人的第一張保單”。這一方面是因為意外風險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太大的變化;另一方面是重大意外可能導致的身故、傷殘風險對于整個家庭的傷害極大,因此借助合宜的綜合意外險科學轉嫁對應風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保障功能簡述
綜合意外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的死亡、殘疾、醫(yī)療費用支出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就保障范圍而言,綜合意外險主要包含意外身故、意外殘疾(部分為全殘)、意外醫(yī)療這三大類保障,另有部分產品包含意外津貼保障。
投保小貼士
1、厘清保險中的“意外”定義
保險意義上的“意外”需要同時符合外來的、突發(fā)的、非本意的以及非疾病的四大原則,比如火災、車禍、跌倒、燙傷,以及被流浪動物咬傷等。值得注意的是,猝死、中暑這些傳統容易被人們主觀感知為“意外”的事件,實際被判定為因疾病引發(fā),不完全符合保險定義的意外四大原則,因此不屬于意外險的理賠范圍(部分約定增加對應保障的產品除外)。
2、保費不與被保險人年齡掛鉤
通常情況下,意外險的費率與投保人年齡沒有直接關聯,而與被保險人所從事的職業(yè)有關。大部分保險公司會將被保險人的職業(yè)危險程度劃分成6個等級,對應的意外風險判斷從1類至6類逐步遞增(詳見《意外險職業(yè)分級參考表》)。目前,絕大部分綜合意外險都接受1~3類職業(yè)的被保險人投保,部分產品接受1~4類職業(yè)的被保險人投保,而5~6類職業(yè)的意外保障則要尋找特殊的專項產品進行投保。
3、優(yōu)選一年期綜合意外險
意外險天生的特點就是高杠桿、低費率,最適合大部分人群投保的形態(tài)就是包含意外身故、意外傷殘以及意外醫(yī)療的一年期的純消費型綜合意外險。在一年期綜合意外險包含的意外傷害保障上,一般建議投保人繞開僅保障身故及全殘的產品,優(yōu)先選擇保障身故以及按傷殘定級賠付的產品。
4、適度關注意外醫(yī)療保障
在通常情況下,不少意外風險發(fā)生后都會產生一定的醫(yī)療支出,因此在關注意外身故/殘疾保額的同時,也需要適當關注意外醫(yī)療的保額,以及相應免賠額及報銷比例的約定。在同等情況下,優(yōu)先選擇意外醫(yī)療保額高、報銷比例高、免賠額低的產品。
5、按家庭角色確定保障重點
成年人(家庭支柱):
考慮到家庭“頂梁柱”如遭遇意外身故或重殘將會對家庭財務造成重擊,建議高收入家庭的主要支柱成員在選擇綜合意外險時應重點關注意外傷害(身故/殘疾)保障,一般建議將意外傷害保額設定在100萬元及以上。
老年人及未成年人:
老人與孩子都是容易遭遇意外傷害的群體,但這兩類群體通常并不承擔過重的家庭經濟責任。再考慮到目前保險法對未成年人的身故責任設定有賠付上限(10歲以下上限為20萬元,10~18歲為50萬元),因此在為這兩類群體選擇意外保障時可適當下調對意外傷害部分的保額要求,在同等條件下重點關注意外醫(yī)療保額,一般建議選擇5萬元及以上的意外醫(yī)療保額。
綜合意外險產品推薦
成人(家庭支柱)可選產品推薦:大地財險小米綜合意外險
包含100萬元意外傷害保障以及一般綜合意外險不保障的猝死保障,意外醫(yī)療報銷條件較優(yōu),是適用于大部分成年人的高保障型產品。
未成年人可選產品推薦:華泰護身福
意外醫(yī)療保障賠付條件較好,有升級版靈活可選意外住院津貼、疫苗接種責任、骨折脫臼責任、第三者責任等附加保障。
老年人可選產品推薦:小米老人意外險(升級版)
職業(yè)范圍及可投保年齡限制較小,意外醫(yī)療保障不限社保,包含住院津貼,整體性價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