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巖 趙怡婷 胡艷麗 周靜靜 徐曉霞
靈性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和內(nèi)在體驗,是與生存意義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精神力量[1]。腫瘤患者由于要承受疾病以及治療所造成的痛苦與不適癥狀,面對病情與生命的不確定性,常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傷心等負性情緒反應,常有尋求人間愛、希望/力量、生命意義/目的,以及他人的信任與諒解等特殊需求,即靈性需求[2],絕大部分癌癥晚期患者在生病、痛苦和死亡過程中都表現(xiàn)有靈性痛苦[3],而護士是最容易察覺患者及家屬在靈性上出現(xiàn)危機的人員[4]。對腫瘤患者實施靈性照護滿足他們的靈性需求會有助于減輕疼痛、增加預期壽命和加快康復[5],腫瘤科護士應理解靈性照護的意義,掌握可以采取的行動,以保證他們在護士實踐中找到合適的資源促進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滿意度。本研究旨在通過調(diào)查了解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護認知現(xiàn)狀及其與靈性照顧能力的相關性,為進一步加強腫瘤科護士靈性照顧能力方面的培訓及干預研究提供依據(jù)。
1.1.1 研究對象
問卷調(diào)查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抽取鄭州市四家三級甲等醫(yī)院腫瘤科臨床護士。納入標準:(1)獲得護士職業(yè)資格證書;(2)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者;(3)在腫瘤科工作1年以上。排除標準:(1)實習護士;(2)進修護士;(3)調(diào)查期間不在崗者。
調(diào)查樣本量的確定采用影響因素研究樣本量確定原則估算樣本量,取變量數(shù)的5倍~10倍。本研究調(diào)查的變量數(shù)為18,按照1∶5的標準,考慮到20%流失量,研究樣本數(shù)至少為108人。
1.1.2 研究工具
(1)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由研究人員自行設計,主要包括護士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宗教信仰等情況。
(2)中文版護士靈性照護認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C-SCGS):由Tiew等[6]編制,由胡艷麗等[7]漢化,包含34個條目,分別是靈性照護特點、靈性與靈性照護定義、靈性認知、靈性與靈性照護價值4個維度。采用Likert 6等級評分法,1分~6分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較不同意、比較同意、同意、非常同意,量表總分是34分~206分,得分越高表示靈性照護認知越高。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36~0.941,其中靈性照護特點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41;靈性與靈性照護定義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2;靈性認知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36;靈性與靈性照護價值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中文版靈性照顧能力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spiritual care competence scale,C-SCCS):由學者Van Leeuwen 等[8]對荷蘭語版靈性照顧能力量表翻譯修訂,韋迪等[9]漢化。該量表包含評估和實施能力、專業(yè)發(fā)展和質(zhì)量改進能力、支持能力、轉(zhuǎn)介能力、對患者靈性的態(tài)度、交流能力等6個維度,27個條目。采用 Likert 5級評分法(從來不=1分、很少=2分、有時=3分、經(jīng)常=4分、總是=5分),量表的總分是27分~135分,得分越高,表示靈性照顧能力越強。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74,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02~0.956。總量表分半信度系數(shù)是0.892,各維度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904~0.95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1.3 資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經(jīng)過科室的同意后,對腫瘤科護士發(fā)放問卷,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說明調(diào)查目的、意義以及問卷的填寫方式,要求研究對象以不記名的方式獨立填寫并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74份,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問卷170份,有效率為97.7%。
1.1.4 統(tǒng)計學方法
1.2.1 研究對象
選取目的抽樣的方法,選取在量性研究中靈性照顧能力得分較高和較低的護士10人。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結(jié)構(gòu)訪談的方法,選擇安靜、不受打擾的辦公室或者咖啡廳,與護士進行面對面訪談,每次訪談時間為30分鐘~60分鐘。訪談提綱為:(1)你如何認識靈性?(2)什么樣的體驗讓你覺得患者需要靈性照護?(3)你個人對于靈性的認知如何影響了你對于患者的靈性照護?(4)你認為對于腫瘤患者靈性照護最重要的是什么?(5)你認為靈性照護對于腫瘤患者的護理價值何在?
1.2.3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使用代碼為訪談者編號,訪談結(jié)束后24小時內(nèi)將錄音轉(zhuǎn)錄為文字,運用Colaizzi七步分析方法:(1)詳細閱讀所有資料;(2)分析出有重要意義的陳述;(3)對反復出現(xiàn)的觀點進行編碼;(4)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 (5)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6)辨別出相似的觀點;(7)返回參與者處求證。
170名腫瘤科護士中,93.5%認為靈性照護對于腫瘤患者很重要,20.0%有靈性照護的經(jīng)驗,91.2%認為需要靈性照護培訓。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情況(n=170)
腫瘤科護士C-SCGS得分為150分~203分[(174.99±24.95)分],認知程度為中等偏上程度,與胡艷麗等[7]的研究結(jié)果相比,各維度和總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靈性照護認知各維度得分情況
腫瘤科C-SCCS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見表3。
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腫瘤科護士靈性照顧能力與靈性照顧能力得分之間呈正相關(r=0.307,P<0.001)。各維度之間除轉(zhuǎn)介能力與靈性照護特點、靈性認知、靈性與靈性照護價值不相關(P>0.05),評估和實施能力與靈性認知維度不相關(P>0.05)外,其他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3 腫瘤科護士靈性照顧能力現(xiàn)狀(n=170)
表4 腫瘤科護士靈性照護認知與靈性照顧能力的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n=170)
注:a:P<0.05,b:P<0.01,c:P<0.00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護認知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都高于胡艷麗等[7]針對所有護士的研究(P<0.05),這可能與腫瘤科護士的照護對象往往有較高靈性需求有關。有研究表明發(fā)現(xiàn),39%的癌癥患者有找到精神支持的需求,40%的患者需要重新尋找人生的意義,42%的患者需要尋找希望[10]。腫瘤患者的靈性照護需求較常人顯著升高,因此將靈性融入到癌癥患者的生活當中,有助于患者重獲力量,重拾信仰[11]。腫瘤患者的信仰、靈性需求及其多樣性[12],可能促使腫瘤科護士照護過程中對于靈性照護的認知逐漸深入。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93.5%的腫瘤科護士認為靈性照護對于患者很重要,91.2%認為需要通過培訓提升靈性照顧能力,說明腫瘤科護士能夠認識到靈性照護對于患者的重要性和價值,但只有20.0%的腫瘤科護士有靈性照護體驗,這可能是造成本研究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護認知水平整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對于靈性照護的認知模糊、不確切的原因之一。Donesky等[13]研究也發(fā)現(xiàn),很多護士表示對于靈性照護的內(nèi)容以及他們自身的角色不確定。國內(nèi)靈性方面的研究,缺少對護理人員的靈性照護教育,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內(nèi)容和獨立的課程設置[14],尚無靈性照護計劃和監(jiān)督標準,無法保證照護的連續(xù)性[15]等,都限制了護士靈性照護認知的提升。
本研究中腫瘤科護士靈性照顧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表明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顧能力還有待提升,這與楊群草等[16]的研究一致,而且腫瘤科護士靈性照護認知水平與靈性照顧能力呈正相關(r=0.307,P<0.001),提示靈性照護認知可能會影響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顧能力。Mthembu等[17]的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靈性的認知可直接影響其對患者提供靈性照護的判斷及處理方式,Chen等[18]認為護理人員必須有信念能夠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和靈性照護,并能夠識別自身提供這些照護存在的障礙和挑戰(zhàn)。腫瘤科護士首先應能把握靈性、信仰等的多樣性及其內(nèi)涵,能夠?qū)W會評估患者的靈性健康水平,理解靈性需求,這是做好靈性照護的基礎[19]。研究結(jié)果中,靈性照顧能力中轉(zhuǎn)介能力與靈性關懷認知并無相關性(P>0.05),可能由于在護士靈性照護認知不高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因為自身專業(yè)有限的原因而做出轉(zhuǎn)介行為,即“針對患者的靈性需求將患者安排給其他照護團隊或者咨詢心靈關懷師”[9]。如訪談中一位靈性照顧能力水平較低的護士說:“我這人比較粗線條,我覺得靈性需求可能還是患者自己無法接受疾病和死亡吧,但是還要接受啊,這種只能由醫(y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處理了?!倍`性照顧能力高的護士則認為:“身心靈的需求每人都有,我有時候也需要找到自我,找到心靈的寧靜,而腫瘤患者在靈性方面的需求更大,還不愿意找心理咨詢師,特別需要醫(yī)護人員能有靈性關懷能力,這樣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能滿足其靈性需求,促進其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蓖砥诎┌Y患者的宗教/文化信仰(即信念)是晚期癌癥患者基本生活的重要支撐力量[16],腫瘤科護士對于靈性需求認知和接納程度的不同,靈性照顧能力也有很大差異。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樣本量不夠大,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來支持本研究結(jié)果;研究工具均為漢化工具,由于“靈性”概念的復雜和個體性,工具的漢化者可能在“靈性”概念等方面的漢化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研究結(jié)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研究得出,腫瘤科護士靈性照護認知和靈性照顧能力有待提高,靈性照護認知與靈性照顧能力正相關。為了提升腫瘤科護士的靈性照顧能力,向腫瘤患者提供靈性照護,滿足其靈性需求,應首先做好靈性照護認知的教育,將靈性照護認知和靈性照顧能力作為腫瘤科護士工作和考核指標,完善靈性照顧能力的培訓體系。
腫瘤科護士一定要能夠理解、評估和處理腫瘤患者的信仰和靈性需求[12]。應對腫瘤科護士開展靈性概念、定義、特點及價值方面的教育,結(jié)合靈性的概念比較抽象,很難準確定義[14]的特點,運用體驗式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敘事教育、影視教學[20]等,讓腫瘤科護士感受靈性、體驗靈性照護的意義和價值。在安排腫瘤科護士工作時,也可將靈性照護認知水平納入考查內(nèi)容。
應結(jié)合不同地域護士靈性照顧能力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展開干預或者培訓。結(jié)合靈性照護認知的教育,依據(jù)靈性照顧能力的維度,構(gòu)建靈性照顧能力的培訓體系,要特別重視具體方法、技能的培訓,如靈性溝通[21],促使腫瘤科護士做好靈性照護,提升患者的靈性健康水平。另外,有學者[22]認為靈性照顧能力應該被列入發(fā)展護理專業(yè)和護理服務標準的考評中,Baldacchino[4]也表示靈性照護應該列入護理教育和護理實踐中,以便促使護理人員更好地實施整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