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竹清
我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孩子最愿意向師長學習,而在學校里,班主任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最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因此,我時常提醒自己,應(yīng)該把學生當成“作品”,傾注滿滿的情感和心血,而非當成“產(chǎn)品”,只對他們進行冷漠的管理和要求。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班級才是溫暖的。
做一名溫暖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魅力從何而來?我認為,班主任除了要有豐富的學識,還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素養(yǎng)和能力,引導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樣,管理才會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溫暖。
2014年,我參加了孝感市教育局舉辦的教職工籃球比賽,獲得了團體總分第四名的成績。雖然平時我也喜歡運動,但之前從未參加過比賽,沒有體會過籃球比賽帶來的快樂。比賽結(jié)束后,我把獲獎證書帶到了班上,還向?qū)W生展示了比賽的照片,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最后我問他們:“經(jīng)常打籃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運動的樂趣,還能讓我們更健康,大家愿不愿意和我一起來打籃球呢?”有了充分的鋪墊,學生熱情高漲,班級籃球隊成立了。
此后,我每帶一個班,都會帶著學生成立班級籃球隊,這已經(jīng)成為我的班級建設(shè)的傳統(tǒng)項目?;@球運動也帶動了其他班級活動的開展,班級的凝聚力得到極大地加強。比如,我充分發(fā)揮唱歌、下棋的特長,帶動學生開展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班級文化生活。
2017年,我到北京參加了一次口才與主持人技能培訓?;貙W校后,我馬上將在培訓班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班級管理中,成立了“雛鷹校園主持人特訓班”。在我的帶動下,班上的小主持人在班級和學校的活動中都表現(xiàn)突出,受到師生的廣泛稱贊。學生得到了鼓勵,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變得更好了。不僅如此,我還鼓勵學生一展所長,到更大的舞臺去。2018年,在云夢縣教育局主辦的慶“六一”政府廣場說唱比賽中,我班學生小然的精彩主持贏得陣陣喝彩。
做一名溫暖的班主任,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素養(yǎng),更要學會把自己的學識素養(yǎng)和班級管理結(jié)合到一起、和學生的成長結(jié)合到一起。
培養(yǎng)有溫度的學生
每接手一個班級,我都會想辦法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性格特點,以平和的心態(tài)、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讓他們能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學校每月都要進行一次班級評優(yōu),評上優(yōu)秀的班級將獲得流動紅旗。在一次全校流動紅旗頒發(fā)儀式上,兩名學生在下面偷偷打鬧,影響了周圍的同學。聯(lián)系到周一升旗儀式上有些同學的不嚴肅行為,我認為,這是班級榮譽感缺失的表現(xiàn)。如果學生對班級毫無感情,不以班級主人翁自居,那么,班級管理的很多措施將無法實施。于是,我做了3個決定。第一,在全班開展“我為班級獻一計”活動,學生參與度非常高。然后,我挑一部分可行性比較強的“計謀”在班上執(zhí)行。因為這些“計謀”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執(zhí)行起來非常順利。第二,每名學生在自己桌子的右上角張貼激勵自己的座右銘,并且每周換一次。此舉旨在引進自我激勵機制,把學生的潛在能量發(fā)揮出來。第三,號召學生自愿捐獻綠植,或用班費購買綠色植物擺放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并把學生分成幾個照顧小組。照顧小組分工細致,澆水、松土、修剪、收取,忙得不亦樂乎!他們還把收獲的種子送給老師和家長們,嘗到了收獲的樂趣。這些做法增強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的班級生活。
為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在每學期的家長會前,我都會讓學生給家長寫一封信??梢允菍议L的要求,可以是表達對家長的愧疚,可以是向家長匯報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等,然后放在各自的桌子上,家長會時讓家長閱讀……家長在信中讀到孩子最真誠的話語,或若有所思,或熱淚盈眶。這樣的家長會,不僅給了學生感恩的機會,也讓家長感受到了孩子的愛,親情悄然升溫。
在班級管理中,根據(jù)班級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我采取了不同的應(yīng)對策略,以求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給班級溫暖的成長
學生的成長不能脫離社會,學生最終也必定進入社會。所以,班主任要帶著學生建設(shè)一個溫暖的班級,為他們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小恬是一個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怕生活上苦了孩子,總是給他很多零花錢,結(jié)果他養(yǎng)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班上有這種情況的學生不少。經(jīng)過摸底調(diào)查,我對班上留守兒童的花錢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發(fā)起了“班級小銀行”活動。我推薦平時做事小心謹慎的小琳同學擔任小銀行行長,由她收集、統(tǒng)計同學們的零花錢,每周公布賬目。平時,如果有同學需要購買學習用品,就可以從小銀行中取出存款。到了學期末,根據(jù)存款數(shù)和存款使用情況評出班級“節(jié)約之星”。原本花錢沒有節(jié)制的小恬,在小琳的幫助下學會了合理管理零花錢。一學期下來,他竟然存下了一大筆錢,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夸獎。這一活動有效地遏制了學生中的浪費之風,得到家長和學校的認同。
我在網(wǎng)絡(luò)上曾經(jīng)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學生騎車上學,不小心蹭到了路邊的一輛小汽車,因上學趕時間,他就在汽車上放了一張留言條,說明了離開的原因,并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此舉獲得網(wǎng)民的一片贊譽,這就是在行有溫度之事。我經(jīng)常將這樣的故事分享給學生,引導他們在小事中體會溫暖。
2019年,我在班上發(fā)起了一個倡議:每個同學把自己的手工制品或多余物品拿出來,舉辦一次校外“跳蚤市場”活動??粗麄兏鷦e人討價還價的認真模樣,我感到很欣慰。最后,我們將義賣所得的兩百多元錢全捐給了縣福利院。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學生在學校所學,最后必將回饋給社會。多參加這樣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學生的精神風貌越來越好,班級氛圍也越來越溫暖。
在漫漫班級管理之路上,我還處在摸索過程中。在教育這片五彩斑斕的花園里,我只是擷取了一朵美麗的小花,還需要更努力,去溫暖更多的學生。
(作者單位:湖北省云夢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