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針對老舊小區(qū)空間資源少小散、居民意見難統(tǒng)一、涉及管理部門多、基層治理能力薄弱和政策和標準體系缺乏等問題,試點先行,探索老舊小區(qū)綜合改造提升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居民主體”理念。政府不大包大攬,推動共建共治,由居民決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管”。二是堅持“居民主體”制度設計。實行“兩個2/3原則”,推行“菜單制”,變“政府送餐”為“居民點菜”。三是堅持“政府作保障”工作機制。政府加大資金、政策、技術、要素等資源保障,解決老舊小區(qū)改造上位法缺乏、政策支撐不足、標準不統(tǒng)一、資源欠缺等問題。改造過程中,多部門聯(lián)動,實現(xiàn)“綜合一次改造”。
老舊小區(qū)綜合改造提升的實施,一是增強百姓獲得感。通過改造,解決困擾居民的突出難點問題,通過空間騰挪提升服務功能。二是打造宜居小區(qū)助推宜居城市。結合改造加快建設鄰里中心、文化站、美麗家園等設施,助推城市有機更新。三是通過試點示范,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杭州模式”,如和睦新村“補功能性短板促基礎設施提升模式”、勞動路社區(qū)“社區(qū)與景區(qū)開放融合模式”、南班巷小區(qū)“雕琢立體空間”模式、三里家園社區(qū)“一次施工多點提升模式”;四是撬動社會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