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渠縣位于四川境內(nèi)川東地區(qū),屬川東丘陵一帶,其方音頗具特點?,F(xiàn)就渠縣方言中的十個詞,作方言本字考。
關(guān)鍵詞:渠縣;方音;本字
1 方言本字的定義
本字這個概念說法不一。裘錫圭先生在探討漢字假借的問題時在他的《文字學(xué)概要》提到:“文字學(xué)上使用‘本字這個名稱的情況,并不是很單純的。有時候,本字指一個字的比較原始的書寫形式,如說‘是‘舜的本字。有時候,本字指分化字所從出的母字,如說‘取是‘娶的本字。我們這里要討論的,則是跟假借字相對的本字?!睆倪@段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本字”這個概念不是很明確的,在探討不同問題時都談到本字,如指一個字的比較原始的書寫形式;有時候又指分化字所從的母字;有時候跟假借字相對的字也稱為本字。
那么本字的內(nèi)涵到底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和不同內(nèi)容的本字,原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只是語音形式相同而已,實際上是幾個完全不同的詞,如花朵的“花”和花費的“花”,雖然音同字同,但義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我們在給本字下定義的時候一定要就它所從的標(biāo)準(zhǔn)來考慮,“一般認為用來表示自己的本義的字就是本字。如果從詞的角度來看,把某個詞作為本義來表示的字,就是這個詞的本字?!笨坚尫窖员咀志褪钦业椒窖灾心承┱Z音對應(yīng)的音義都合適的字。從語音上來看,要符合語音的歷史發(fā)展;從詞義來看,要符合方言中這個語音代表的詞義。
2 渠縣方言中的本字考
對渠縣方音進行本字考時,我們有必要將渠縣方言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以及渠縣方言的語音演變規(guī)律做一個簡單介紹。
渠縣方言總共有聲母19個(包括零聲母在內(nèi)),分別是:p、ph、m、f、t、th、l、kh、k、x、h、h、s、z、。韻母36個,分別是:、i、u、y、a、ia、ua、o、io、e、ie、ue、ye、ai、ii、uai、ei、uei、au、iau、u、iu、an、in、uan、yn、en、in、un、yn、a、ia、ua、o、yo。渠縣方言共有四個調(diào)類:陰平/55/、陽平/21/、上聲/42/、去聲/214/。渠縣方言的聲調(diào)系統(tǒng)演變規(guī)律與現(xiàn)代漢語聲調(diào)的演變規(guī)律大致一致:平分陰陽、濁上變?nèi)?,但入聲派入陽平?/p>
2.1 瞋[tshen55]
[動詞]睜開。例:你把眼睛瞋大點嘛。
《廣韻》昌真切,平聲真韻昌母字。又《集韻》之刃切?!墩f文解字·目部》:“瞋,張目也。從目,真聲”?!蹲衷础罚骸靶温曌?,從目真聲。戰(zhàn)國古文字中已見瞋字,時真左目右,〈說文〉整理為目左真右?!凑f文〉本義為張目,即瞪大眼睛?!薄肚f子·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鼻h方言語音系統(tǒng)演變規(guī)律基本與普通話演變一致,都是平分陰陽、濁上變?nèi)?,但入聲派入陽平。因為“瞋”是平聲昌母字,為次清聲母,根據(jù)中古平聲字清音聲母變化成陰平的規(guī)律,今渠縣話讀作[tshen55],陰平。
2.2 篩[sai55]
[動詞]過濾。例:把沙子里的石頭篩出來。
《玉篇》所街切。審母字。清音聲母。《廣韻》收入上平聲卷內(nèi)。普通話讀為[ai55]?!墩f文解字》中無記錄,《漢語大字典》有兩種讀音,一讀為[55],解釋為竹名和傳說中的一種異草。一讀為[ai55],其中第一個義項解釋為:“篩子。一種竹編器具。底面多小孔,可用來分離粗細顆粒?!凑滞āぶ癫俊担骸Y,竹器,有孔以下物,去粗取細。”今渠縣方言還保存著這一音和義,但將翹舌音讀為平舌音,做名詞講時讀作雙音節(jié)詞“篩篩”,一般不單用。其中第二個義項解釋為動詞:“用篩子過物?!薄稘h書·賈山傳》:“縣石鑄鐘虡,篩土筑阿房之宮?!逼渲械谌齻€義項“從孔隙中透過、漏下”、第四個義項“比喻經(jīng)過挑選后淘汰”、第五個義項“搖動;抖動”、第六個義項“灑;分散地裸下”這幾個義項都是從第一個義項名詞“篩”發(fā)展引申而來的。
今渠縣方言中將用“篩篩”過濾東西,去粗取精這一動作叫作“篩”,也將翹舌音讀為平舌音,一般說“篩東西”。因為“篩”是平聲審母字,為清音聲母,根據(jù)中古平聲字清音聲母變化成陰平的規(guī)律,今渠縣話讀作[sai55],今渠縣方言中一律沒有翹舌音,翹舌音都讀作平舌音。
2.3 拓[to21]
[動詞]用力觸碰。例:我拿個棒棒去把樹上的柑子拓下來。
《廣韻》他各切,入聲鐸韻透母字?!墩f文·手部》:“拓,拾也,陳宋語,從手石聲?!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有司徹篇。乃摭于魚臘俎。俎釋三個。其余皆取之?!略啤毓麑嵰??!薄稘h語大字典》標(biāo)為[thuo51],這個讀音的第四個義項解釋為:“用手推(物)”。《集韻·鐸部》:“拓,手推物也?!彼务T取洽《蝶戀花·和玉林韻》:“盡拓溪樓窗與戶,倚欄清夜窺河鼓。”第二個義項應(yīng)是從本義中引申而來的。今渠縣方言中一般用力觸碰人或物稱為“拓”,讀為[to21],如:你拓我干啥子,好痛;我們?nèi)ネ貥渖系墓?。意義沒有改變,但聲母從送氣聲母變成了不送氣聲母。因為“拓”是入聲透母字,根據(jù)中古渠縣方言中古入聲字歸為陽平的規(guī)律,今渠縣話讀作[to21],陽平。
2.4 潷[pi21]
[動詞]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例:把水潷出來。
《廣韻》鄙密切,入聲質(zhì)韻幫母字。在《漢語大字典》中解釋為:“濾出液體?!薄墩f文解字》無記載?!稄V雅·釋詁二》:“潷,濾也”?!稄V雅疏證》:“潷之言逼,為逼取其汁也?!薄队衿罚骸皾?,去汁也?!薄侗娊?jīng)音義》卷五引《通俗文》云:“去汁曰‘潷……今俗語尤云潷米湯矣?!爆F(xiàn)渠縣方言中還存留此讀音,只不過讀陽平聲,因為今渠縣方言中古入聲調(diào)派入陽平,所以今渠縣話讀作[pi21],陽平。如:潷米湯。
2.5 瓟[phau21]
[動詞]扒;搔。例:為什么狗狗喜歡瓟?shù)兀?/p>
《廣韻》薄交切,平聲肴韻并母字?!稄V韻·肴部》:“似匏,可為飲器?!薄稘h語大字典》標(biāo)音為[phau35]的義項為:“瓟,同‘匏。〈玉篇·瓜部〉:‘瓟,瓜瓝?!薄碍摗敝浮靶」稀薄!豆视?xùn)匯纂》第七個義項為:“瓟,以前腳包地,?;⒇埲?。〈慧琳音義〉卷七十九‘瓟?shù)?。”可見,“扒”之義是后來發(fā)展出來的。
但有些人會認為[phau21]這個詞的本字應(yīng)是“爮”?!盃彙薄稘h語大字典》標(biāo)音為[phau35],解釋為:“扒;搔。”《篇海類編·身體類·爪部》:“爮,爮刮。本掊搔字。當(dāng)從指爪之爪。與掊同。”清范寅《越諺》卷下:“爮,(音)庖。指甲刮物。爮蒲子,爮芋艿?!痹凇墩滞ā分薪忉尀椋骸盃彛斪种?,舊注音庖,爮刮非。”《康熙字典》:“按爮字諸書皆不載,疑為瓟字之訛,然《廣韻》六豪‘搔注云‘爮刮也,繹爮刮之義當(dāng)從爪,必因其為俗用之字,故不載而?!币蚨咀謶?yīng)為“瓟”,今渠縣方言中還保存著這一音和義,因為“瓟”是平聲并母字,為全濁聲母,根據(jù)中古平聲字濁音聲母變化成陽平的規(guī)律,再根據(jù)中古聲母濁音清化,平送仄不送的演變規(guī)律,今應(yīng)為送氣聲母,今渠縣話讀作[phau21],陽平。
2.6 摶[thuan21]
[動詞]把東西用手揉圓。例: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摶湯圓吃。
《廣韻》度官切,平聲桓韻定母字?!墩f文·手部》:“摶,圜也?!痹凇稘h語大字典》中標(biāo)音為[thuan35]。第一個義項解釋為:“捏聚成團”。《齊民要術(shù)·作芥子醬法》:“摶作丸子,大如李。”今渠縣方言中依然保存了這一語音和語義,因為“摶”是平聲定母字,為全濁聲母,根據(jù)中古平聲字濁音聲母變化成陽平的規(guī)律,再根據(jù)中古聲母濁音清化,平送仄不送的演變規(guī)律,今應(yīng)為送氣聲母,今渠縣話讀作[thuan21],陽平。一般將東西捏成圓的形狀都叫“摶”,如:摶湯圓、摶玉米面、摶肉丸子等。
2.7 擪[ie21]
(1)[動詞]以指按住。例:你把這里擪好,免得等下起包。
《廣韻》于葉切,入聲葉韻影母字。又于琰切。在《漢語大字典》中注音為[ie51],去聲。第一個義項解釋為“用手指按壓?!薄痘茨献印ぬ┳濉罚骸八载?zé)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diào)藥,貴其擪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也?!薄墩f文解字》:“擪,一指按也?!敝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按一指當(dāng)作‘以指?!薄队衿な植俊罚骸皵K,指按也”?!稄V雅·釋詁三》:“擪,按也。”今渠縣方言中一般輸完液之后,醫(yī)生會讓你用棉簽把輸液處按住,這個動作叫作“擪”,不過不讀成去聲而讀成陽平,因為渠縣方言古入聲都派入現(xiàn)在陽平調(diào)去了,聲母還是零聲母,所以今渠縣話讀作[ie21],陽平。如:“你把輸液的地方再擪一哈兒,等會兒就不得流血了”。
(2)[動詞]拿著東西。例:你把錢擪好,莫丟了。
在《漢語大字典》中第四個義項解釋為“拿著”?!稄V韻·琰韻》:“擪,持也?!薄都崱ょ崱罚骸皵K,持也?!碧破と招荨秴侵锌嘤暌驎话夙嵓聂斖罚骸昂敉弑P餐,擫衣?lián)Q雞鶩?!薄皵L”為“擪”的異體字。今渠縣方言中持著東西往往叫作“擪”,讀陽平調(diào)。如:你幫我把書擪到一下哇,我系個鞋帶。
2.8 攢[tshuan21]
[動詞]把東西聚在一起。例:天快下雨了,我們趕緊把谷子攢到一起,用東西蓋起來,莫淋到雨了。
《廣韻》在玩切,去聲換韻從母字?!稘h語大字典》:“聚集”?!都崱Q韻》:“攢,聚也?!北玖x為聚攏,湊集。《文選·張衡〈西京賦〉》:“攢珍寶之玩好?!薄稘h字源流字典》中標(biāo)音為[tshuan35]。第一個義項解釋為“本義聚攏,湊集。”第四個義項為“成團成堆的東西”??梢姷谒膫€義項是從本義中引申出來的。今渠縣方言中還保留著這一語音和語義,在農(nóng)忙的時候曬糧食要收的時候就用這個詞。
2.9 攽[pan55]
[動詞]把東西分成幾份。例:我把這個熟紅苕攽成兩半,我一半你一半。
《廣韻》卜巾切,平聲真韻幫母字。又《集韻》逋還切?!墩f文解字》:“攽,分也,從攴,分聲。〈周書〉曰:‘乃惟孺子攽?!薄墩f文解字注》:“今〈尚書〉作頒,蓋孔安國以今文字易之?!粗芏Y〉亦作頒,當(dāng)是攽為正字,頒為假借字…漢時攽字不行也?!薄稘h語大字典》解釋為“分”。孔傳:“汝惟小子當(dāng)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今渠縣方言還保存著這一語音和語義,因為“攽”是平聲幫母字,為全清聲母,根據(jù)中古平聲字清音聲母變化成陰平的規(guī)律,今渠縣話讀作[pan55],陰平。并在日常生活中還廣泛使用。
2.10 撟[lau42]
[動詞]舉手;舉。例:你把手撟那么高干啥子,不累喲?
《廣韻》居夭切,上聲小韻見母字。又舉喬切?!墩f文·手部》:“撟,舉手也,從手喬聲。”徐灝注箋:“舉手為撟之本義。”《漢語大字典》其中一個標(biāo)音為[tiau214],這個音第一個義項解釋為:“舉手?!钡诙€義項為:“舉;伸?!鼻宥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手部》:“引申之凡舉手皆曰撟”。今渠縣方言中兩個義項都存在,舉手和舉、伸的行為都叫“撟”,但是渠縣方言中讀為[lau42],可能是語音受了其他因素的影響,聲母變化成了邊音“l(fā)”,因為“撟”是上聲見母字,為全清聲母,根據(jù)中古上聲字清音和次濁聲母依然歸入上聲的規(guī)律,今渠縣話讀作[lau42],上聲。
以上就是對渠縣方言十個詞作方言本字考,可能考據(jù)例證不太充分,方法不太全面,有些問題目前還沒有能力解決,希望同仁多多指教。
參考文獻
[1]裘錫圭.文字學(xué)概要[M].修訂本.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8:174.
[2]蔣宗福.四川方言詞源[M].成都:巴蜀書社,2014.
[3]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
[4]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周祖謨校.廣韻校本:附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M].北京:中華書局,2011.
[6]宗福邦等編.故訓(xùn)匯篆[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
[7]羅家國.渠縣方言詞語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xué),2002.
[8]鄭長麗.從《廣韻》音系看四川達州方言的語音特點[J].文教資料,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