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緒寶
〔關鍵詞〕生命教育;自我成長;高中;心理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2-0040-02
【活動背景】
2020年初,我國經(jīng)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在此期間,學生及家長都需要居家隔離,戶外活動受到限制,身心狀態(tài)受到一定影響。習總書記指出,“病人心理康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時間長了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要高度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動員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強心理疏導工作”。為此,筆者找到部分學生及家長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由于有了更多親子接觸的時間,學生與家長的關系也出現(xiàn)了分化。一部分家庭中,親子關系更加親近;另一部分家庭則出現(xiàn)了親子矛盾加劇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方案。
【適用對象】
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及家長(6~8對為宜)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認識到疫情影響著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與亮點,構建積極有彈性的親子關系。
2.情感目標:對父母或子女持認同、理解及包容的態(tài)度,體驗親情的關愛與力量。
3.行為目標:主動應對問題,承擔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重建信心,釋放自身對家庭的正向影響。
【活動準備】
PPT,多媒體設備,印有表格的白紙15張,簽字筆15支,大白紙若干。
【活動時間】
60分鐘,可根據(jù)團隊成員人數(shù)適當調(diào)整。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疫后心愿
主持人引導語: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大家好。疫情將大家困在家里這么久,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事情想要在疫情結束后完成。今天第一個熱身小活動為“疫后心愿”,請在桌上的心愿清單中寫出五個在疫情結束后你發(fā)自內(nèi)心想要完成的心愿,并且將每個心愿的共同完成人及心愿完成后的感受寫在相應的表格中。完成后我們會邀請大家依次發(fā)言,分享你的快樂。
規(guī)則:主持人分發(fā)清單,成員至少寫出五個心愿。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未來的美好期盼,營造積極歡快的氛圍,增進成員間的了解與情感交流,減少陌生感與不適感。
二、團體轉換——趣味“八卦”
主持人引導語:在大家分享心愿的過程中,主持人這邊做了一個統(tǒng)計。有些家長和同學的清單中的某些心愿是希望與父母或子女完成的,而有些家長和同學的心愿共同完成人中沒有出現(xiàn)家長或子女。這兩種選擇本身沒有對錯,我們想了解的是背后的原因。接下來,請家長和同學依次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的心愿中有沒有要與父母/子女共同完成的?
(2)我為什么要和父母/子女完成這個心愿?如果沒有也請分享原因。
(3)疫情期間家庭生活中的問題與亮點分別是什么?請描述出具體的情境。
規(guī)則:每位成員均須發(fā)言,主持人及團體成員對其他成員的發(fā)言持包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鼓勵大家真實地表達自己。同時,主持人在大白紙上做記錄。
設計意圖:運用焦點解決的策略,引導大家對于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進行回顧,發(fā)現(xiàn)疫情期間親子關系的問題(困境)及亮點(例外事件)。通過交流與敘說,增進團隊成員間的理解與認同。
三、團體工作——被“調(diào)包”了
主持人引導語:感謝每一位團隊成員的真誠分享。通過分享,我們深切地了解到了大家在疫情期間面對的問題,以及在親子交流與支持中作出的努力。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游戲。大家剛才提到的問題與亮點都被老師“調(diào)包”了,轉移給了另一對同學和家長,每一對接到新問題和新亮點的同學和家長需要通過表演的形式把它們再現(xiàn)出來。每對同學和家長表演過后,請大家依次談談自身的感受,并分享自身應對該問題的技巧,由原組同學或家長總結發(fā)言。
規(guī)則:交換問題與亮點,由接到新內(nèi)容的學生及家長通過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問題與亮點,成員發(fā)言,談感受與問題應對技巧。原有該問題及亮點的同學或家長最后總結發(fā)言。本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核心,主持人把控整個過程,提高分享效率。
設計意圖:運用敘事治療的理念,通過交換問題,拉開人與問題的距離,問題和亮點從“我的”變成“他的”,幫助團隊成員以第三人稱視角認清問題,找到應對方法,同時也更認可自身在親子溝通和支持中的閃光點。此外,情景表演的方式也讓其他團隊參與成員了解不同類型的問題,提高自身親子支持能力,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理解與包容。
四、團體結束——愛的宣言
主持人引導語:感謝大家的真誠參與,到這里,我們的活動就接近尾聲了。最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小的宣言卡,上面有幾句待補全的話,請大家如實補全后,朗讀出來與眾人分享。每位成員分享后,請其他成員予以積極的回應:“感謝你的分享,讓我們共同努力?!?/p>
規(guī)則:本環(huán)節(jié)的分享需主持人有效組織,每位成員均要發(fā)言,其余成員均須給予回應。分享結束后,主持人宣布本次團體活動結束。
(1)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與父母/子女之間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與父母/子女相處的亮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未來,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希望父母/子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是我的分享,感謝大家的傾聽。
設計意圖:結尾通過半格式化的宣言分享的形式,讓每位團隊成員在團體中表達自身的希望與意向,同時獲得團體成員的積極回應,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強家庭責任感。
【活動總結及延伸】
親子之間的相處、溝通、交流、支持、陪伴,是每一個人貫穿一生的命題。每一對學生和家長的家庭生活都充滿了喜怒哀樂,由問題與亮點編織而成。再加上疫情期間,大家絕大部分時間都要居家生活,許多問題和沖突都缺乏自然緩沖的時間與空間,問題容易被放大,亮點容易被忽視,這也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本次活動中著重營造平等和安全的氛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和家長去看待親子關系中的問題與亮點,從而達到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
此外,本次活動需要大量積極主動的分享及比較生動的表演,考驗著主持人的組織推進能力及參與者的主動性和言語表達能力。本活動的適用對象是高一高二學生及家長,從生理及心理的成熟度來看,高中學生更能夠和父母對等交流。建議在實踐過程中預先做好成員招募,活動進程中根據(jù)成員情況靈活調(diào)整,如果在問題表演環(huán)節(jié),成員較為內(nèi)斂羞怯,難以推進時,可以調(diào)整為一對學生和家長或主持人和助教表演的形式,保證活動進程的順暢。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慶,400700)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