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朱坤,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供職于邳州市園林局。
這條魚來自附近的河流
它經(jīng)常躍出水面
來一個“啪”的巨大水聲
——那是一條近兩尺長的錦鯉
它應(yīng)該是很驕傲的
因為在這片水域里面
只有鯽魚、鰱魚等一些不知名的魚類
相比起來算是魚中的貴族了
后來在一個干涸的季節(jié)過后
再也沒有見到它了
大量的水草、浮萍多了起來
水面上也陷入了沉默
有時候我在想
這條魚的消失,也許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吧
……
遇見
上班的途中
遇見一位老人蹬著三輪車
也近八旬了吧
她抬頭看看我
我看看她
就這樣擦肩而過
在我剛走了幾步的時候
我回頭望望
猛然有了一絲絲的后悔
原來老人在騎行的時候
遇到了一個坎,是希望我能夠幫助她
但都讓我忽略了
我目送著老人家的背影
希望再次遇見……
邂逅風(fēng)景
春夏秋冬,星月輪回
路上的風(fēng)景
沿途始終有芬芳
一束花,一株草,或者一滴露水
都是生命之痕
源自內(nèi)心
而又融于真實
某種意義上的邂逅
不是見與不見那么簡單
眼中的風(fēng)景
也因遇者而不同
真正的喧囂
某一個周末的傍晚
我散步到城郊外
——這是小城,始終和農(nóng)村氣息相通
猛然被一陣鳥鳴聲所吸引
我駐足觀看,原來附近小區(qū)里有一片竹林
許多的鳥兒此時正入林歸家
這些鳥兒也分不清彼此
忽上忽下,嘰嘰喳喳
全然忘記了行人虎視眈眈的窺視
我想到了若干年前老家的竹林
兒時的夢里,自己經(jīng)常變作一只小鳥
恣意飛翔在茂密的林間
好久沒有這種感受了:
真正的喧囂
竟然屬于兩個世界……
在關(guān)帝像前
皂靴、護心甲、深綠色戰(zhàn)袍
面如重棗,美髯似瀑
端坐在高椅之上
笑看春去秋來,雪落夕陽
梵音像流水一樣滑過
在這清晨,就像潔凈的空氣
檀香、供果、功德箱,還有幾卷經(jīng)書
均沾滿了飄渺的靈性
似乎有一種吸引力
讓我停下腳步
注目行禮,內(nèi)心虔誠
并且習(xí)慣于在像前靜靜思索
我想象那個時代,千秋大義
把三國烘燃的無比溫情
金戈鐵馬的背景下
是赤兔馬馳騁月下的嘶鳴
在關(guān)帝像前,有著不同以往的感受
……
哀樂響了一下午
下午哪也沒去
聽著哀樂,就在樓下
不知誰又去世了
本想逃避的,乍聽不舒服
幾次邁動腳步,想四處隨便轉(zhuǎn)轉(zhuǎn)
但還是勉強坐了下來
吊唁的人來來往往
豎起的大幡
指明著送殯人家的位置和方向
似乎也昭示著某些歸宿
整整一下午,我都坐著沒動
看著夕陽漸漸吞沒了哀樂……
一個人的背影
經(jīng)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高大的身軀騎著自行車
奮力騎蹬,一臉疲憊
儼然是一道不常見的風(fēng)景
在這城市里,上下班騎自行車的人
已經(jīng)少而又少。開車或乘坐公交
完全占據(jù)了主流
可是他一直就這么騎著,從冬到夏
他是我的鄰居
妻子早些年去世了
含辛茹苦,孤身一人
終于將兩個女兒送進了大學(xué)的校門
可是他一直沒有再娶
他的背影里也似乎隱藏著
更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