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楠
【化蝶之作】
輕嗅泥土的氣息,感受時光倒流。獨屬舊時光的獨特氣息瞬間輕輕觸碰鼻翼,緩緩流入鼻腔,慢慢變得豐盈、熟悉起來。(巧用動詞“觸碰”,將“嗅”的動作進行回放,寥寥數(shù)語,卻令人印象深刻。)
老家在山村里,并不富裕。房子還是六七十年前祖爺蓋的土房,沒有像別家一樣翻新過,站在對面山上往這邊看,我們家顯得有些不合群,所以自然少不了別家的冷嘲熱諷。但我從來不覺得有什么不好,我本就喜歡土房,它總是冬暖夏涼的。穿過一間間房,祖爺?shù)?,奶奶的,媽媽的,我的,猶如縱觀時代變遷。
我喜歡待在最深處的那間小屋里,一個人躺在那張小床上,獨自享受那份寧靜的美好。
每天清晨,等待雞鳴喚醒雙耳,然后伸個懶腰,睜開惺忪的睡眼,在新鮮到能夠分辨出青草花香味道的空氣中迎接新一天的陽光。(定格畫面,凸顯鄉(xiāng)村清晨的清新)窗戶還是老窗戶,只是落了些灰塵。墻壁上用膠帶貼著舊時的報紙和雜志書頁;深深淺淺、大大小小,斑駁了歲月,留下了淡淡的墨香和時光的味道。這味道歷久彌新,是我平常在城市中很難聞到的,那是一種時代與自然混合的神奇味道。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能量,能讓人有穿越之感?夜間靠墻欲睡,聞著海報的氣息,我不自覺地想起往事。對著墻紙努力認字的模樣、奶奶喚我吃飯的聲音、伙伴們打鬧的情境……一幀一幀清晰地浮現(xiàn)于我眼前,心頭也涌上一股溫熱。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已然逝去的童年,此刻都近在咫尺,到達只是一念之間。(羅列往事,內(nèi)容上更顯充實,情感水到渠成。)
那天,暮色穿透鄉(xiāng)野,稻田的上空掛著圓圓的月亮。我的心中是舊時光里的老物件:小屋、木門、青磚、黛瓦……在閑散地躺臥中,思緒隨風而逝,抵達一個悠遠的時空,似真似幻。我深呼吸,希望能細細品味稻香的甜美,將這份鄉(xiāng)村的記憶珍藏,將它帶回城市,時時撫摸舊時光里的溫暖。(再次強化小作者對小屋舊物件的難以割舍,語言簡潔優(yōu)美。)
看我如此小心,爺爺笑著說:“其實不必深呼吸也可以聞到,只是你的嗅覺在城市的燈紅酒綠和高樓大廈里變得麻木罷了。”
我恍然大悟,就如同“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一樣,我是該喚醒遲鈍的神經(jīng)了。這樣,一切舊時光里的美好也就常伴我左右了。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
案例總結(jié)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亮點:
1.用詞更準確。“觸碰鼻翼”“緩緩流入”“豐盈、熟悉”等一系列詞語,將“輕嗅”的過程描摹得如在目前。
2.內(nèi)容更具體。將小屋的味道具化為“淡淡的墨香和時光的味道”,將往事具化為自己、奶奶、伙伴們生活的場景,內(nèi)容充實卻不空洞。
3.情感更飽滿。透過字里行間,我們不僅讀出了小作者對小屋的喜愛,更讀出了其對鄉(xiāng)村生活、童年生活,對親人、朋友的追憶和珍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