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捕
“私域流量”這個詞聽著有些高大上,其實非常容易理解。目前私域流量的主要場景,也是集中在微信上。微信10億日活用戶,基本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微信,也可以說人人都有私域流量,哪怕你只有50個微信好友和一個10人的小群,你也是私域流量主。
所謂私域流量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行為僅你的微信好友或微信群友可見。這些行為包括你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發(fā)布信息,也包括你和她們的各種互動。私域,就是自己的領地,不受外圍干擾。為了延展性需要,我把微信好友和微信群友,統(tǒng)稱為粉絲好友。那么,私域流量就是你的行為僅粉絲好友可見,你可以反復影響她們,而沒有額外的營銷費用。撕去私域流量的外殼,我們更應該關注打造私域流量最核心的部分:轉化效果。
我提出打造私域流量至關重要的一個公式:
私域流量轉化效果=粉絲好友數(shù)X非屏蔽率X刷到率X轉化率。
粉絲好友數(shù)你是不是理解成,需要加很多的好友,組建很多個500人微信群,這樣自己的流量池就夠大,自己的私域流量就做得更好?
乍一看這個思想沒有問題,但實際上,這是典型的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流量思維,這也是公域流量思維:抓更多的流量,得到更多曝光。而私域流量,重點在于流量的質量,而非僅僅是數(shù)量。那什么是優(yōu)質的粉絲好友數(shù)呢?信任你的粉絲好友越多,你的私域流量池質量就越高。所謂的粉絲好友數(shù),指的不僅僅是你加了就算,毫無接觸的微信好友,而是指對你有一定信任度的“粉絲”好友。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現(xiàn)在有很多軟件,借助大量的手機,自動掃描附近的人,自動加為好友。這樣建立的微信好友數(shù),哪怕再大,也不符合粉絲好友的特點,因為缺少信任。私域流量的好友基礎,是需要有一定信任度的。
你們一定收到過一類信息,就是你的微信好友,所謂的檢測你是否已經(jīng)把她刪除,利用軟件群發(fā),來檢測大家是否還是好友。這屬于可以感知和操作的。但是,如果說,對方?jīng)]有把你刪除,但是屏蔽了你的朋友圈。這就很難檢測的到了。如果你有50個好友,結果50人都屏蔽你了,那你的屏蔽率就是100%,非屏蔽率就是0%,根據(jù)公式,你的私域流量轉化效果就是0%,無論你怎么努力,將沒有任何作用。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位私域流量主,她用軟件檢測是否有人刪除她,5000人里面,只有121人刪除了她。但是呢,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發(fā)圈效果并不好,點贊,評論回復都不高。那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微信好友,很多人都屏蔽她朋友圈了。而這種屏蔽,我們根本無法檢測。
那如何可以提供自己的非屏蔽率呢?還是基于信任。只有你的粉絲好友,對你發(fā)布的內容是感興趣的,對你發(fā)布的信息是帶有確定感和信任度的,她就不會屏蔽你。所以提升非屏蔽率的關鍵,同樣在于信任。
刷到率分為無意刷到和有意查看。例如你在晚上18點,發(fā)布了一條朋友圈動態(tài),你的朋友正好飯后閑來無事,刷朋友圈的時候刷到了你的信息,這就屬于無意刷到。而有一些粉絲好友,對你特別感興趣,時常會想起你,點開你的朋友圈,進去一條條閱讀下去,這就屬于有意查看。很明顯,無意刷到,重點在于你發(fā)圈的時間和頻次,是否和你的粉絲好友一致。而有意查看,關鍵點仍然在于信任。只有你的粉絲好友對你充分的信任,喜歡了解你的動態(tài),她空下來,就會點進來看看,你今天又做了什么,又發(fā)布了什么。我們就是要利用無意刷到,不斷強化我們在粉絲好友中的信任度,讓她們養(yǎng)成定期有意查看我們朋友圈的習慣。所以提升刷到率,仍然在于信任。
大家打造私域流量的目的,都是為了最終轉換,無論是銷售商品,還是分享知識;無論是提升品牌還是引導下載。最終,都是希望我們的粉絲好友,可以形成高轉換。那么轉化率又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我們經(jīng)常聽到或者在文章里看到,作者總是用名人說的一些話,來強調自己的觀點。這其實就是借助名人的信任度,來提升自己內容的可信度。同樣是說一句話,同樣是分享一件商品,不同信任度的人推薦,效果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得到高的轉化率,同樣也因為你的粉絲好友在某方面特別信任你,而你也善于推薦和分享這方面的商品。
是不是很有趣,當我們分解私域流量轉化效果公式的時候,發(fā)現(xiàn)粉絲好友數(shù)、非屏蔽率、刷到率和轉化率均指向了同一個詞,那就是信任。這就是為什么我強調,做私域電商,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小IP,來提升自己在粉絲好友中的信任度。撕去私域流量的外殼,剩下的就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