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觀念、思想觀念、道德品格與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是高等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思想、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所實施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nèi)容,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需要。大學階段的體育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豐富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還要結(jié)合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體育教師應深入挖掘體育精神的內(nèi)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展開教學。
一、體育精神的主要內(nèi)涵及其重要意義
體育精神是體育整體面貌,公平、公正、公開的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節(jié)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體育精神是一種具有能動作用的意識,是開展各項體育行為的主要動力源泉,它能夠?qū)€人產(chǎn)生心理作用,對體育實踐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體育心態(tài)、體育風范和體育面貌等。良好的體育精神是一種公平競爭、健康積極、持續(xù)奮斗的精神。體育精神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把體育與政治、教育、文化以及意志等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能夠培養(yǎng)人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拼搏意識,推崇公平公正的原則,遵循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準則,弘揚社會模范精神。
從我國著名運動員李寧、鄧亞萍、姚明等,到中國女排的幾代隊員身上,無一不彰顯了崇高的體育精神。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體育競技中蘊含的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課程思政。
二、體育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lián)系性
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等,大學階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格與行為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體育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含之一。體育精神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以及拼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素材,對于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具有重要意義。
三、以體育精神為載體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體育精神中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nèi)核,我國的體育精神中蘊含著愛國主義精神,運動員代表著國家形象,運動員在賽事中的表現(xiàn)與國家榮譽息息相關(guān)。奧運會是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賽事之一,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可播放歷屆奧運會的精彩片段,將中國運動健兒奮勇拼搏和奪冠升旗的精彩瞬間在課堂上展示,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筆者授課時,曾將諸多比賽片段在課堂上播放,如2015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香港站中國隊對陣美國隊的賽前熱身活動中,現(xiàn)場突然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正在熱身的運動員都怔住了,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都紛紛停止了熱身活動,原地肅立,全部將目光轉(zhuǎn)向五星紅旗,唱起了國歌;在2017年的斯諾克世界杯中,中國運動員丁俊暉撕下胸前的廣告貼于他處,因為廣告遮住了衣服上的國旗標志……這些瞬間,無不體現(xiàn)著中國運動員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片段讓學生們深受感染。
(二)體育精神中的拼搏進取精神
體育精神中還蘊含著超越自我、敢于拼搏、自信自強等精神,這些體育精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筆者將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等各大體育賽事中體現(xiàn)拼搏進取的故事和素材融入教學過程中,如筆者向?qū)W生介紹,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以11連勝的全勝戰(zhàn)績奪得世界杯冠軍,時隔16年再現(xiàn)世界杯全勝的輝煌。女排姑娘們成就了史無前例的世界杯“五冠王”,從1981年到2019年,中國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賽上奪得冠軍。女排精神給了國人太多的感動,她們在逆境中不言放棄,不斷挑戰(zhàn)極限的頑強拼搏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體育精神,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鮮活的案例讓學生心靈得到凈化,精神為之振奮,對拼搏進取精神的理解更深刻了。
(三)體育精神中的團隊合作精神
體育精神中還蘊含著公平競爭、團結(jié)協(xié)作等精神,這些精神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養(yǎng)料。筆者通過視頻,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如:2019年田徑世錦賽,中國隊在4×200米接力預賽中由莫有雪、駱文熠、別舸和林俊泓組成的中國男子4×200米參賽隊,跑出了1分21秒70的成績,成功打破了亞洲紀錄,創(chuàng)造了該項目屬于中國人的亞洲紀錄;在男子4×100米的決賽中,中國隊派出由吳智強、謝震業(yè)、蘇炳添、梁勁生組成的團隊出戰(zhàn),最終以38.16秒獲得了第四名,落后第三名英國隊0.01秒,雖與季軍失之交臂,但這也是四人團隊的最好賽季成績。這些體育賽場上的案例,無不深刻體現(xiàn)著團隊合作的精神。通過觀看運動員們在賽事中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事跡,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互助、信任寬容、互利共贏的精神。
體育精神教育不僅能引導學生強健體魄,更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良好素材,教師要善于發(fā)掘體育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jié)合點,將優(yōu)秀體育精神融入實際教學中,形成協(xié)同效應,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社科聯(lián)、經(jīng)團聯(lián)項目“河南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育精神培養(yǎng)的探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SKL-2017-2803)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