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精心輯校的《嵇康集》以明代著名藏書家長洲吳寬叢書堂鈔本為底本, 于卷末附有落款為“ 庚子六月入伏日記于顧南原之味道軒”的一條題跋,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無論一九八一年版還是二00五年版,在魯迅整理《嵇康集》的相關(guān)文章中對“顧氏”注釋時均認為此條題跋為清代藏書家、文獻學家顧廣圻所作,此說有誤。
顧廣圻生于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 卒于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在其有生之年,只有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0)為庚子年,此年顧氏僅十五歲,且隨舅氏陳鑒堂留居京師。而跋文中“顧南原之味道軒”,為時任江蘇儀征訓導顧藹吉(號南原)于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所建,亦可證此條跋文非顧廣圻所作。而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六十七于本條題跋除增補“顧氏手跋曰”五字外,又刪除了原跋正文中“于顧南原之味道軒”八字,亦刪除了張燕昌之題識,此蓋后人誤將此條跋文歸為顧廣圻之淵源。魯迅所撰《〈嵇康集〉著錄考》一文于“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一條,并未全錄此條跋文和張燕昌題識以及黃丕烈三跋,然附加案語注云:“此下原本全錄顧氏記及蕘翁三跋”,所謂“顧氏記”即“顧氏手跋曰”,其實是沿襲了陸心源之誤,也是認可了此條跋文為“顧氏”所撰,而《魯迅全集》注釋者未能追根溯源,而簡單地以魯迅案語“顧氏記”一詞認定此條此跋作者為“顧廣圻”,則繼續(xù)沿誤。
其實據(jù)吳鈔本《嵇康集》第一條題跋后所鈐“先著之印”、“遷甫”兩枚印章,可知此條題跋真正的撰者為清初詩人先著。先著,字渭求,別字蠲齋,遷甫為其號,祖籍四川瀘州,著籍金陵(江蘇南京),晚年曾長居江蘇儀征,與顧藹吉交往密切。此條題跋當為先著于康熙庚子年(一七二0)撰寫于好友顧南原儀征訓導署“味道軒”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