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蔚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
在統(tǒng)編教材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學習目標被分解安排在四下、五上及五下教材,共涉及6個單元。每單元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我們學會從不同方面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見,“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小學階段一個極為重要的閱讀學習目標。
本期,我們要學習“結合查找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這一學習的要求出現(xiàn)在五上第四單元,是這一單元的語文閱讀要素。
結合資料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結合作者的朝代、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或當時的社會背景來體會,如《古詩三首》《少年中國說》;可以結合某一群人的特殊經(jīng)歷來體會這一類人擁有的共同情感,如《小島》;可以結合某一重大事件的歷史、原委以及國家和世界的關系來體會思想感情,如《圓明園的毀滅》。接下來,我們就以下面一篇短文為例。
南京大屠殺
①1937年12月13日,槍聲炮聲哭聲喊聲,被蹂躪的南京發(fā)出痛苦的呼號。極度恐懼的人們從大街小巷向北涌去,渴望著渡江避難:驚慌失措的市民,褲腰帶上捆著金條的店老板,衣衫襤褸的苦力,還有拖家?guī)Э诘哪腥藗?,女人們的臉則擦著烏黑烏黑的鍋底灰,打扮得越丑陋越不被人注意越好。
②燕子磯到了,可……天哪!難民被更大的恐懼籠罩了?!叭毡竟碜?!”不知是誰嘶喊了一聲。人群像炸了窩,四散逃去,他們驚呆了,山坡上早已站滿端著刺刀兇神惡煞的日軍。燕子磯上架著一排機關槍,黑洞洞的槍口指向聚集在一起的難民。一個日本軍官獰笑著打了一個手勢,隨著“噠噠噠”的機槍聲,子彈像雨點般向人群飛來……
③一時間,風景秀麗、江水滔滔的燕子磯,堆積了超過五萬的尸骸。
④在另一場大屠殺中,日本《朝日新聞》隨軍記者今井正剛這樣敘述:“15日夜間,我在大方巷《朝日新聞》辦事處前看到數(shù)千中國人被綁在一起連成一列長陣,彎彎曲曲望不見盡頭。我知道這些人是被押赴到屠場的,便尾隨他們來到下關。深夜這些中國人全部被處決,碼頭上,黑乎乎的尸體堆積如山……”
⑤1984年,參加草鞋峽大屠殺的原日軍某部栗原軍曹,在保持了40多年的沉默之后,終于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南京陷落之后,大批處決無抵抗能力的俘虜?shù)拇_是事實……在沿著支流挺進至幕府山腰時,迫使大批中國士兵投降了……在舉行入城式的17日那天,根據(jù)上面‘收拾掉的命令,把這批俘虜處理掉……軍官們下達了一起掃射的命令。各種槍支齊射的巨響和俘虜群中傳來的垂死呼號聲混在一起,長江邊簡直成了地獄?!?/p>
⑥半個世紀過去了,浩浩長江依然奔騰向前,無止無息。美麗壯闊的南京城已難尋覓舊時容顏,可先輩們痛苦的哀嚎將永遠在靈魂深處回蕩。作為歷史的回顧,我們不能只有四大發(fā)明、古國文化、開元盛世、絲路花雨,也應該有南京大屠殺。
⑦我希望像我一樣年輕的戰(zhàn)友、年輕的同胞,記住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相關資料】
1.“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歷史上曾有十二個朝代定都或遷都于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其文物保護單位數(shù)量之多、門類之全、跨越時間之長,位居全國前列。
2.磯的意思為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在古代是重要渡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磯,“燕磯夕照”為清初金陵(南京別稱)四十八景之一。
3.從1937年8月到11月,國軍在上海與日軍已經(jīng)進行近三個月慘烈而膠著的戰(zhàn)爭。在日軍的迅猛追擊下,國軍的撤退變成無比混亂的潰逃。11月中旬,淞滬會戰(zhàn)失敗,日軍占領上海后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zhàn),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猛烈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占領。據(jù)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
4.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了首個公祭日,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注:短文節(jié)選自溫書林《南京大屠殺》,部分有刪改。相關資料為網(wǎng)絡搜集。
(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 ? ? ? ? ? ? ? ? ? (? ? ? ? )
A.人們從大街小巷向北涌去,是試圖要逃離這座城市。
B.“南京大屠殺”指的是日軍在南京進行的一次屠殺案。
C.南京陷落之后,大批被處決的都是無抵抗能力的俘虜,這是歷史的真相。
D.“子彈像雨點般向人群飛來……”這個省略號起到的作用是語意未盡,蘊含的意思是子彈飛過后的景象太過于殘忍,不忍直視。
(2)短文第③自然段提到燕子磯堆積了超過五萬的尸骸時,為什么特意提到它曾經(jīng)的“風景秀麗”呢?請你結合著文后的資料來說一說。
——————————————————————-
————————————————————-————
(3)“作為歷史的回顧,我們不能只有四大發(fā)明、古國文化、開元盛世、絲路花雨,也應該有南京大屠殺?!蹦闶窃趺蠢斫膺@句話的呢?請你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
————————————————————————————
答題方法解析
(1)本題考察了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短文一共提到了3 次大屠殺,資料 3 中提到“日軍集體大屠殺 28 案,19萬人,零散屠殺 858 案,15萬人”。相關信息和選項中“一次屠殺案”的表述相矛盾,所以 B 項錯誤。在做這道題目時,我們不僅可以從短文中找到答案,而且在文后提供的“相關資料”中也能找到依據(jù)進行判斷。在做此類題目時一定要仔細比對選項的表述和原文是否一致。
(2)本題考查學生是否會聯(lián)系文后提供的資料來回答問題。資料2中介紹燕子磯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燕磯夕照”曾是南京四十八景之一。這些信息都提示學生,昔日的燕子磯是一個風景美麗的渡口,如今它上面堆積了超過5萬的尸骸就更能體現(xiàn)出現(xiàn)狀的悲慘。這句話用了對比的手法,以燕子磯昔日的風景秀麗襯托出現(xiàn)在尸橫遍野的慘狀,突出了日軍的殘忍,表達了對侵略者的痛恨。
(3)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作出評價的能力。本題的題干雖然沒有明確要求“結合資料”來說一說,但答題時如果能有借用資料來回答的意識,會顯得容易很多。資料1中提到的信息是對南京曾經(jīng)的輝煌歷史的補充,從短文提到的大屠殺慘狀并結合資料4“從國家層面設立公祭日紀念這段歷史”來看,都說明:歷史的精彩不能遺忘,歷史的傷痛更應該被銘記。牢記歷史,我們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勇敢地前進,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明天。
阿光的快樂生活
我不敢
阿光已經(jīng)8天沒洗臉了!阿光媽媽問:“你這臉怎么越來越黑了,不會好幾天沒洗臉了吧?”阿光委屈地說:“新聞只通知勤洗手,什么時候讓洗頭、洗臉也沒通知,不敢洗,生怕違反了規(guī)定?!?/p>
一句話作文
小倉鼠喜歡吃瓜子和米。它用那雙纖細紅嫩的小手把食物捧起來,小心地放入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完還會用舌頭去舔一下小手呢!
——重慶市合川區(qū)育才學校
四(1)班? ?張?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