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紫
上世紀80年代末,一個男嬰被遺棄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鄉(xiāng)下的垃圾桶旁,被路人發(fā)現(xiàn)時已經奄奄一息。經過醫(yī)院精心診治,男嬰并無生命之憂,幾天后被送進了當地福利院。
距離福利院不遠的村莊,有一對非常有愛心的夫妻,男主人叫納森·菲格斯,空閑的時候,納森夫婦經常到福利院照顧可愛的孩子們。
男嬰被送到福利院不久,就得到了納森夫婦的關照,看著他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圓乎乎的小臉蛋,夫妻倆喜歡得不得了,于是便領養(yǎng)了他。
當時,納森夫婦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他們對這個孩子的關愛,納森為他取名弗雷迪·菲格斯。
納森一家收養(yǎng)棄嬰的事情很快在村里家喻戶曉。弗雷迪上小學時,常有一些頑皮孩子取笑他是垃圾桶寶寶。不明就里的弗雷迪聽到有人戲弄他,就會沖上去和他們打斗,結果總免不了帶著一身傷痕回家。
當弗雷迪明白自己并不是納森的親生兒子時,內心非常痛苦,在同學們面前,他常常覺得難堪,失去了自信。從那以后,他開始獨自上學,獨自回家,也不和同學交流。
看到弗雷迪的變化,納森夫婦很是擔憂,為了讓弗雷迪重新快樂起來,納森想到了一個辦法。當時納森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做修理工,他用25美元給弗雷迪買來一臺廢舊的二手電腦,讓他嘗試著去修理。
這臺廢舊電腦不僅打開了弗雷迪的心結,也讓他從此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一開始,弗雷迪不知道用這臺電腦做什么,后來納森教會他如何打開電腦,他才大膽地動手把這臺電腦大卸八塊。反反復復幾次拆裝,弗雷迪終于摸清了電腦的內部構造,能熟練拆開后再組裝好,但電腦依然是壞的。經過幾次研究,他找到了電腦不開機的原因,原來是電路板缺失了幾個小零件。從養(yǎng)父壞掉的收音機里,弗雷迪找到了合適的零件,再把它焊接到電腦主板上后,電腦終于可以正常開機了。
有了這次大膽嘗試,弗雷迪對電子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家里的電腦壞了自己動手維修,甚至鄰居家電腦壞了也敢拿來練手。
21世紀初,電腦開始普及,但維修電腦的人才卻很稀缺,弗雷迪的出現(xiàn),恰好彌補了這個空缺,只要誰家電腦壞了,就會送到弗雷迪這里,讓他幫忙修理。
由于每天和電腦打交道,弗雷迪對電腦故障維修處理越來越精通,13歲那年,他就被當地市長請到政府大樓內維修辦公電腦。漸漸地,弗雷迪聲名遠播,成了電腦奇才。
熟練了如何維修電腦,弗雷迪逐漸把興趣轉移到電腦本身。他發(fā)現(xiàn),雖然掌握修理技術有一定的難度,但學會玩轉計算機,比修理電腦奇妙多了。
在幫客戶修理電腦時,他發(fā)現(xiàn)客戶的電腦里面常有一些重要文檔需要保存。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弗雷迪開始思考,如何才能保存這些重要文檔。經過一段時間琢磨,弗雷迪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創(chuàng)建一個強大的數據庫,每次修電腦之前,先讓客戶把重要資料保存到里面,然后無論怎樣重置維修,重要數據都不會丟失。
隨著電腦升級以及客戶增多,弗雷迪發(fā)現(xiàn)研究電子產品相關業(yè)務將會有非常廣闊的未來。15歲那年,征求養(yǎng)父意見后,弗雷迪成立了“菲格斯計算機公司”,辦公地點就設在家里。公司的成立,讓弗雷迪從單純的電腦高手變成公司法人,無論行動和思想,都與他同齡的小伙伴有了天壤之別,他的思維更加成熟,行動也更加理性。
17歲那年,弗雷迪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專心研發(fā)新業(yè)務。這時,他已經擁有了多達150位的穩(wěn)定客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新奇的想法產生。
進入21世紀,電子產品更新迭代快速發(fā)展,菲格斯計算機公司猶如一艘順風行駛的飛船,雖然不大,含金量卻極高,弗雷迪的聰明才智,完全得到了發(fā)揮。幾年后,公司已由家庭式小作坊邁向了正規(guī)化大公司之路。然而,正當弗雷迪意氣風發(fā)時,他的養(yǎng)父卻生病了。
原來,養(yǎng)父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綜合征,一開始家人不注意,以為是人老了容易健忘。但隨著時間推移,養(yǎng)父的癥狀越來越嚴重,有時甚至忘記回家的路,這才讓家人擔憂起來。
為了能夠隨時對養(yǎng)父的行動了如指掌,弗雷迪研發(fā)了一款可以放入鞋底的追蹤器,只要養(yǎng)父穿著帶有追蹤器的鞋,不管走到哪里,弗雷迪都能快速找到他。
很快,弗雷迪研發(fā)的鞋得到了廣泛關注,堪薩斯州一家公司以220萬美元買下這款鞋的專利。
有了這220萬美元,弗雷迪加快了公司改革進度。2014年年初,弗雷迪把“菲格斯計算機公司”更名為“菲格斯通訊公司”。公司改革之初,弗雷迪和同事一口氣研發(fā)出80多套客制化軟件程序,成了行業(yè)領頭羊。
然而,還沒來得及品嘗事業(yè)成功帶來的欣喜,養(yǎng)父就去世了,弗雷迪無比傷心。養(yǎng)父對他的小心呵護、嚴詞教育,早已逾越血緣關系,深厚的父子情,早已蔓延在弗雷迪體內。
養(yǎng)父生前熱心公益事業(yè),常常無私幫助比他弱小之人。養(yǎng)父去世后,弗雷迪繼承了養(yǎng)父的遺志,開始追隨養(yǎng)父的腳步,踏上慈善事業(yè)的道路。公司所得盈利,他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協(xié)助政府展開救災工作,并且還專門為一些窮苦孩子提供大學教育金。
弗雷迪說,他非常感謝養(yǎng)父母,是他們讓他將所有精力投入到創(chuàng)造性計算機項目中;是他們讓他懂得,自己才可以決定自己是誰,別讓外在環(huán)境決定自己是誰。他說:“人人都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影響另一個人。我的父母收養(yǎng)我,給了我愛和未來。他們盡最大的努力使世界變得更美好,那正是我也要做的事?!?/p>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