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標,吳 粵,潘志輝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粵東醫(yī)院 廣東 梅州 514600)
煙霧病是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中并不常見,由于早期閉塞頸內動脈,逐漸擴大腦底穿支動脈膨脹,最終導致異常代償性血管網。煙霧病患者的主要發(fā)病群體為成年患者,診斷該疾病的主要手段為磁共振成像、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及頭部CT 血管造影,其中能夠有效評估患者病變程度及血管病變位置的技術為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對治療和診斷煙霧病患者可發(fā)揮出重要作用[1]。我院為了深入研究煙霧病采取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治療的臨床效果和影響因素進行了此次研究,詳情報道如下。
此次30 例研究對象是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年在中山三院本部及粵東院區(qū)治療的煙霧病患者,以病歷號奇偶差異為標準分組,各15 例,觀察組中女性患者6 例、男性患者9例,年齡跨度22~58歲,均值(40.23±2.12)歲,患病時長1 ~4 月,均值(2.54±0.24)月;對照組中女性患者7 例、男性患者8 例,年齡跨度23 ~59 歲,均值(41.78±2.43)歲,患病時長1 ~5 月,均值(2.29±0.37)月,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經對比,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腦-硬腦膜-顳淺動脈貼覆術治療應用于對照組 沿顳淺動脈走向呈直切口,將顳淺動脈分離,在動脈兩側將淺筋膜切開并于顳淺動脈筋膜條游離,將骨瓣游離分離,再將硬膜切開,于蛛網膜表面貼覆顳淺動脈,在蛛網膜表面翻轉覆貼切口內部分硬腦膜,取部分顳肌筋膜,將缺損硬腦膜修補,之后將切口關閉。
1.2.2 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治療應用于觀察組 將顳淺動脈分離,分離顱骨和顳肌,之后將骨瓣取下,切開硬腦膜,完成止血后,在腦表面貼覆硬腦膜,將蛛網膜打開,并將顳淺動脈阻斷,使用生理鹽水對顳淺動脈進行沖洗,與顳淺動脈與大腦中動脈段采取吻合搭橋手術,與此同時,在蛛網膜表面貼覆側顳肌,縫合硬腦膜與周邊,復位骨瓣并加以固定。
(1)于手術前后評估兩組患者改良Rankin 評分,評分與臨床效果呈反比;(2)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無任何病癥,由搭橋血管灌注替代三分之二大腦中動脈供血區(qū)為顯效;有殘余癥狀,但不會對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由搭橋血管灌注替代三分之一大腦中動脈供血區(qū)為有效;喪失工作能力,由搭橋血管灌注替代三分之一以下大腦中動脈供血區(qū)為無效[2]。
用SPSS19.0 軟件整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s)表示;P<0.05 表示差異呈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患者改良Rankin 評分對比,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比對照組改良Rankin 評分更低,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手術前后30 例患者改良Rankin 評分(±s,分)
表1 對比手術前后30 例患者改良Rankin 評分(±s,分)
分組 例數(shù) 術前評分 術后評分觀察組 15 3.57±0.65 1.42±0.23對照組 15 3.68±0.72 2.48±0.35 t 0.439 9.802 P 0.663 0.000
比較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30 例患者治療效果[n(%)]
煙霧病是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形成于顱內煙霧狀血管中?,F(xiàn)階段,治療煙霧病的主要目標為改善腦供血區(qū)的血流動力學,但對于掌握手術適應癥和選擇手術時機,需要臨床醫(yī)生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和手術中之間進行全面權衡[3]?,F(xiàn)階段,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是治療煙霧病最有效的方法。相關研究表明,對于閉塞引起或大腦中動脈狹窄引發(fā)的腦缺血患者采取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手術,能夠使患者顱內血流狀態(tài)和缺血區(qū)腦血流量得到改善,緩解患者腦缺血癥狀[4]。在進行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手術前,要對患者病程和頸外動脈情況充分評估,若在手術前發(fā)現(xiàn)頸外動脈狹窄癥狀,可實施頸外動脈血管成形術,促使患者頸外動脈血流得到改善,于二期進行顱內外血管搭橋,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術后血流[5]。本次試驗主要對煙霧病采取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治療和腦-硬腦膜-顳淺動脈貼覆術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術前,觀察組(3.57±0.65)分的改良Rankin 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1.42±0.23)分的改良Rankin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在治療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更高,分別為93.33%和60.00%,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說明,于早期給予患者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手術干預,能夠快速恢復患者神經功能和癥狀,確保手術安全性[6]。
總而言之,煙霧病采取腦顳肌貼覆術和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治療,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良癥狀,提升治療有效率,保證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實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