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子
自1600年荷蘭眼鏡商漢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觀測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而天文望遠鏡更是堪稱望遠鏡中的“巨無霸”,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一睹它的風采。
哈勃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座太空望遠鏡,它長13米,重11噸,由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耗資20億打造而成,于1990年發(fā)射,并在軌道上環(huán)繞著地球進行觀測。2019年,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哈勃遺產(chǎn)場”(HLF)由7500張圖片構(gòu)成,歷時16年,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
多鏡面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造價昂貴,而且工藝復雜,口徑每擴大一倍,造價就要增加3~8倍,因此有人提出用多鏡面望遠鏡來增大有效口徑。美國人于1979年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多鏡面望遠鏡,其獨特的外形使天文臺的墻壁、頂部與望遠鏡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既能夠使望遠鏡快速冷卻,又提高了觀測效率。
昴(mǎo)宿星團望遠鏡
昴宿星團望遠鏡得名于一個年輕的恒星群——昴宿星團,它由發(fā)現(xiàn)該星團的日本國家天文臺使用。昴宿星團望遠鏡直徑8.2米,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單面反射鏡之一,具有鏡面薄、可高精度跟蹤、使用圓柱形觀測室三大特點。
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它位于我國貴州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gòu)想,歷時22年建成。其500米口徑球面的接收面積,相當于30個足球場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美國大型雙筒望遠鏡
美國大型雙筒望遠鏡簡稱LBT,是由兩個緊緊相鄰的直徑8.4米望遠鏡構(gòu)成,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該望遠鏡可以觀測到數(shù)百萬光年以外的天體,其聚光能力遠超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照片的清晰度也超過哈勃望遠鏡約10倍。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的地點在智利而不是歐洲。雖然有些名不副實,但它的確“甚大”,4個望遠鏡每個直徑8.2米,重量達500噸。當所有鏡組一起工作時,該望遠鏡可以探測到比肉眼可見光還要暗40億倍的宇宙光線,通常被用來尋找星系中心的超大質(zhì)量黑洞。
凱克望遠鏡
大家一定好奇,為什么叫凱克望遠鏡?因為它是由美國的企業(yè)家凱克捐助的,所以就叫凱克望遠鏡。它坐落在美國夏威夷海拔4200多米的莫納克亞山上,由于搭載了可以消除大氣扭曲的新型光學系統(tǒng),凱克望遠鏡的觀測精度可達到毫微米。
麥哲倫I & II望遠鏡
麥哲倫I&II望遠鏡是最新建造的雙體望遠鏡(兩個望遠鏡相隔約60米),它的建造采用了最新的黑科技,6.5米的直徑鏡面漂浮在高壓油薄膜上,摩擦力很小,只要輕輕一推,就有可能推動這個150噸的大家伙。
非洲南部大型望遠鏡
非洲南部大型望遠鏡位于非洲南部的山頂上,是南半球最大的一個單光學望遠鏡。它由91塊鏡面六角形組件構(gòu)成,2005年開始投入使用,可以探測到月球上像燭光那么微弱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