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博舒
那是冬日的一個周五,天氣陰郁,北風呼嘯,人們雖然穿了厚厚的羽絨服,但寒冷還是直逼每一寸肌膚。下午,照常放學,我走到公交站卻發(fā)現(xiàn)已人滿為患。過了很久,我心心念念的公交車才緩緩進站,我隨著人潮擠了上去。
站定之后,我環(huán)顧四周,想看看有沒有寬松一點的地方,卻發(fā)現(xiàn)在我前面不遠處有一個空座位,而那個座位旁邊站著一位中年男人。咦?他為什么不坐呢?這個座位難道是誰的專座嗎?一個個問題從我腦袋里蹦出來。只見一個老婆婆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到空座位前,她抬頭望望那個叔叔又低頭看看那個座位,遲疑片刻便坐下了。
過了兩站,那個老婆婆慢吞吞下了車,那位叔叔應該會坐下了吧,我心中猜測著。這時,一個聲音傳入我的耳朵:“哎喲,終于來車了,上了一天的班可累壞我了?!币晃荒贻p的小伙子抱怨著。此時他快速走向空座位,轉(zhuǎn)頭看了看那個叔叔,又瞄了瞄身前的椅子,停頓了一下,也坐下了,隨后就靠著窗戶小睡了起來。那個叔叔似乎沒有任何生氣的樣子。這是咋回事?我心里更疑惑了。
汽車再次停下來,年輕的小伙子下了車,那個座位又空了出來。這回叔叔該坐了吧?我想著。然而他依舊沒有坐下。正當我納悶的時候,一個清脆的童音在車廂內(nèi)響起,給車中增添了幾分活力。一個小女孩哼著兒歌邁著歡樂的步伐來到空座位前,睜著明亮的雙眼抬頭看了看叔叔,又轉(zhuǎn)身望了望媽媽,好似在等媽媽的同意。她媽媽笑著點點頭,將小女孩抱到了座位上。小女孩笑著說:“媽媽,這個讓座的叔叔真好!”我看見那位叔叔嘴角不經(jīng)意地向上揚了揚。
此時,我明白了,他一直站著,或許只是要把座位讓給更需要座位的人。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
后來,我下了車,轉(zhuǎn)身向車內(nèi)望去,那個叔叔依舊筆直地站著,他面前的座位又空了下來……
寒風依舊,直逼我的每一寸肌膚,但我的心里卻是暖暖的。
(北京第一七一教育集團懷柔三中分校初二·7班)
簡評
小作者的這段“旅程”雖然很短,但是傳遞的溫暖是持久的。公交車上,那位叔叔主動為需要座位的人們留座的“小”舉動,折射出的是當前社會的“大”文明。
(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