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悅
唐山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的故鄉(xiāng),是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最早的地區(qū)之一,也是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戰(zhàn)場。這座城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p>
如何充分利用唐山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資源,引領廣大干部員工提升道德修養(yǎng),營造出健康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圍的呢?2019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強化黨內政治文化引領 建設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的實施意見》的印發(fā),加速了這家企業(yè)——國網唐山市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唐山供電公司”)以主題教育為抓手,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傳承的腳步。
為紅色文化傳承舉旗定向
以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為契機,唐山供電公司融合唐山地區(qū)優(yōu)秀紅色文化資源,建立紅色文化導圖,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探索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承的實踐路徑、方法載體,創(chuàng)新手段和方法,開展傳承紅色文化系列主題活動。廣泛開辟社會大課堂,堅持靠環(huán)境熏陶、用事實啟迪、以使命勵志,深入挖掘李大釗紀念館、沙石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資源的特色內涵,用黨性教育串起紅色資源,把理想信念教育具體化,把歷史事件與黨史知識、黨性要求有機結合,通過打破時空界限、身臨其境,建成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構筑黨內政治文化高地,使黨員干部在實境中汲取了傳統(tǒng)營養(yǎng),補充了精神之“鈣”,在歷史的傳承中回歸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引導廣大干部員工感悟歷史、引發(fā)強烈的思想共鳴,激發(fā)了黨員干部員工守初心、擔使命的責任感,進一步弘揚“人民電業(yè)為人民”的企業(yè)宗旨,干事創(chuàng)業(yè),擔當作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革命事業(yè)薪火相傳、血脈永續(xù)。
遵化沙石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豐潤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樂亭李大釗紀念館均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唐山供電公司通過整合提煉本地區(qū)紅色文化資源,編印《紅色文化導圖》和《中國共產黨精神實踐案例》。在紀念建黨98周年前夕,舉辦發(fā)布儀式,邀請“老愚公”遵化沙石峪村原團支部副書記李鳳忠老人講述上世紀60年代沙石峪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chuàng)高產”的當代“愚公精神”,并當場為公司十縣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授書,希望大家把唐山豐厚的紅色文化基因發(fā)揚光大、永遠傳承下去,加快紅色文化與企業(yè)文化的實踐融合。
為紅色文化傳承凝心鑄魂
唐山供電公司將紅色經典傳承、百年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黨員教育的必修課。舉辦“紅色記憶——革命遺址巡回展”,黨委理論中心組赴遵化開展“現(xiàn)場+課堂”集中學習,參觀沙石峪紀念館,見證和發(fā)揚新時代“愚公精神”。利用清明節(jié)、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節(jié)日,組織廣大干部員工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祭掃烈士墓地,踏訪紅色印跡等,推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紀念活動。舉辦“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進取精神。開展“一支部一特色”活動,與地方黨組織銜接共建,打造一批紅色精神黨支部。不斷挖掘宣傳對象,做到“入校園、入鄉(xiāng)鎮(zhèn)、入社區(qū)”,將地方紅色知識滲透到社區(qū)、學生、群眾等各類人群之中,促進紅色知識的普及。國網樂亭縣供電公司與華北電力大學開展紅色黨支部共建,華北電力大學組織學生來到樂亭公司開展暑期實踐學習,先后參觀樂亭公司紅色文化展廳和李大釗紀念館,并爭當紀念館講解員,積極投身到紅色教育活動中來,為參觀者講解李大釗同志的革命故事。大學生們表示,要好好傳講“紅色故事”,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紅色精神,賡續(xù)傳承紅色基因。
為紅色文化傳承載道化人
“他們專業(yè)專注、傳承匠人精神,他們牢記使命、點亮萬家燈火,他們嚴于律己、弘揚優(yōu)良正氣,為唐山供電公司的改革發(fā)展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最美國網人——李征的故事?!边@是唐山供電公司正在開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最美國網人”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這也是該公司紅色文化宣教的一個縮影。通過一件件鮮活的身邊案例,將身邊的典型事例集中展示,講好身邊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黨性教育的指向性更清晰。通過開展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使干部員工精神面貌顯著提升,涌現(xiàn)出國網工匠李征、服務之星梁鳳敏等一大批愛崗敬業(yè)先進模范,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架起黨聯(lián)系群眾的連心橋。
截至目前,國網唐山供電公司4 000余名黨員干部接受“紅色洗禮”,不僅了解了唐山本地紅色資源全貌,更把紅色資源的價值力量轉化為了黨員干部的情感認同、理性思考和行動自覺。
●經驗總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我們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教育,深刻認識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艱難歷程,深扎理想信念之根。
進入新時代,紅色文化能通過新技術、新媒介更好地展現(xiàn)自身的精神力量,唯有將紅色文化中的人、物、事展示好,使紅色文化與時代合拍,符合大眾心理訴求,才能更好地用紅色文化之魂滋養(yǎng)大眾。
只有親身參與,才能切身感受。在紅色教育中要廣泛開展活動,使“看、聽、思、悟、行”融為一體,將紅色文化傳承與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實現(xiàn)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凝聚、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和力量。
●黨員風采
宣教活動自上而下貫穿基層一線
為尋求縱向延伸,唐山供電公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基層組織建設、企業(yè)文化共建、精準扶貧等中心工作,加強紅色文化傳承人的選樹培育,開展送紅色文化進鄉(xiāng)鎮(zhèn)、進所站、進班組、進一線等活動,將宣教活動自上而下貫穿基層一線。
國家電網冀北電力唐山“鋼鐵之魂”共產黨員服務隊灤州公司星火分隊隊員駱艷芝深入基層供電所講述她78歲老父親駱宗明連續(xù)13年傳播紅色文化的故事,增強了宣傳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駱宗明老人和幾位老黨員走遍了當?shù)?1個村,采訪了451名老人,把當年冀東抗日根據(jù)地的抗戰(zhàn)故事總結成了一套30 000多字的鄉(xiāng)土教材,并到全鎮(zhèn)的中小學校巡回宣講,老人的默默付出讓人們記住了紅色故事,記住了紅色歷史。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以“灤州市78歲退休老干部駱宗明的家國情懷”為主線進行了報道。
另外,黨員服務隊在輸電巡檢線路區(qū)域的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教育,結合屬地化管理工作,與負責屬地線路的黨組織開展聯(lián)學聯(lián)工主題黨日活動,讓員工“在巡線路上就接受了紅色教育”,有效增強了黨員接受紅色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員工立足崗位愛黨愛國愛企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