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故宮也稱作紫禁城,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它是一座皇家宮殿,明清時期共有24任皇帝居住于此,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正式更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這座著名的古代文化建筑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不僅在中國規(guī)模最大甚至在世界也規(guī)模最大,院內(nèi)珍藏著許多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寶,眾多古代建筑群亦是卓世杰出。本文首先對故宮進行了簡單概述;其次,對故宮建筑群以及故宮文物進行了大致的闡述;最后,簡述了故宮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播。
Abstract: The Forbidden City, also known as the Forbidden City, has a history of 600 years. It is a royal palace, where 24 emperors liv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October 10, 1925, the Forbidden City was officially renamed "Beijing Palace Museum". This famous museum of ancient cultural architecture is the largest of the five palaces in the world,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rare treasures in the museum, and many ancient buildings are outstanding. Firstl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Forbidden City; secondly, it give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palace museum buildings and cultural relics; finally,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culture.
關(guān)鍵詞:故宮;紫禁城;傳播;發(fā)展
Key words: the Palace Museum; Forbidden City; communication;development
1故宮概述
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匯集無數(shù)能人工匠,征集近三十萬民工軍工,用了十四年的時間,直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終于在北京城的中心,建立起一座以南京故宮為藍本,華貴無比的宮殿,這座金碧輝煌、莊嚴肅麗的宮殿便是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殿”之首的宮殿。北京故宮是一座皇家宮殿,它是封建皇帝統(tǒng)治全國的中心,明清時期共有24位的皇帝居住于此,也是一座瑰麗無比的文物寶庫。世界上數(shù)不清的無價之寶都收藏在這里,它是中國乃至世界所藏文物種類數(shù)量最豐富的博物館,更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古代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
故宮又名“紫禁城”,“紫氣東來”這個成語自古就被中國人所熟知,人們認為紫色是祥瑞之色,代表會有圣賢和珍寶出現(xiàn),具有吉祥的含義;另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們觀測太空天體,他們認為所有星宿的中心是紫微垣,居于中天,并且其位置固定不變,具有至高無上的尊嚴,是天帝的居所,所以“紫宮”被用于稱呼天帝的居所,又因皇帝自稱“天帝之子”,“紫宮”便用來比喻皇帝的居所皇宮。早在秦漢之時,皇宮就被稱為“禁宮”或者“禁城”,皇宮是皇室之人所居之地,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是絕對的禁區(qū),無關(guān)人員統(tǒng)統(tǒng)不準進入,并且守衛(wèi)十分森嚴,難以靠近。故而這座森嚴的帝王之城被稱為“紫禁城”,代表天子之城,也蘊含了皇權(quán)至上,皇帝為天下主宰地位的含義。
2故宮文化
2.1故宮建筑文化
故宮建筑群完美的展現(xiàn)出中華兒女的勤勞與智慧,也體現(xiàn)出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shù),這座宮殿氣勢宏偉豪華,內(nèi)外裝飾輝煌壯麗,布局對稱開闊,為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中庸之道,故宮的整體布局沿著中軸線布列,左右相輔相成,南北取直,力求吉慶祥瑞。相傳故宮共有9999間殿宇宮室,被稱為“殿宇之海”,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完整的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便是故宮。十數(shù)米高的宮墻環(huán)繞在宮城之外,宮墻外的護城河將這座長方形的城池環(huán)繞,一座森嚴壁壘的城堡就這樣儼然形成。三大殿、后三宮和御花園坐落在故宮的中軸線,中軸線的宮殿的兩側(cè),許多殿宇對稱分布,同樣的恢弘壯麗。根據(jù)不同宮殿的功用和布局不同,這些宮殿建筑被分為了兩個部分,分別是“外朝”和“內(nèi)廷”,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座大殿是外朝的中心,兩翼是文華殿、武英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這三座宮殿是內(nèi)廷的中心,兩翼是東西六宮,這些宮殿布局有序且嚴謹,建造精巧美觀。
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被稱為“金鑾寶殿”,它不僅是故宮三大殿中的主殿,也是明清皇宮內(nèi)最尊貴的殿宇,是宮殿建筑的精華?!疤偷钍亲辖莾?nèi)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筑物”,“非壯麗無以重權(quán)威”,這座宮殿象征著皇帝至高、皇權(quán)至上、皇宮至尊。整個故宮的核心空間和建筑主體便是太和殿,此殿上承重檐廡殿頂,三層漢白玉臺階在下,11件仙人走獸設(shè)于屋頂,11間開間均采用最高形制,采用金龍和璽彩畫,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gòu)架建筑之一。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帝常選擇在此舉行重大典禮,諸如新帝登基繼位、冬至、春節(jié)、皇帝生日以及發(fā)布新進士黃榜,都要在這座宮殿開展重大朝會或者舉行慶祝儀式。
中和殿在明初時期也被稱為“華蓋殿”,它坐落于太和殿的后面,這座殿堂是方形的,屋檐的四角為攢尖頂,黃色琉璃瓦,正中間有鎏金寶頂,其面積是三大殿中最小的?!抖Y記·中庸》中記載:“中也,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殿者也?!保泻偷畹牡蠲闶侨∽杂诖?,意在宣揚“中庸之道”。許許多多金燦爛的金龍雕刻在殿內(nèi),寶座、熏爐、金鼎等陳設(shè)也在此殿設(shè)有,皇帝去太和殿舉行祭天、祭地、親耕等大典之前,會在中和殿進行演習禮儀或稍事休息,除此之外,此殿也用于皇帝接受執(zhí)事官員的朝拜。
保和殿又稱謹身殿、建極殿、位育宮,《易經(jīng)》有云:“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保和殿的殿名便出自于此,意為“神志得專一、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此殿的內(nèi)檐與外檐是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六架天花梁彩畫十分美觀別致,與偏重丹紅色的裝修和陳設(shè)搭配協(xié)調(diào),顯得富麗堂皇。三大殿中,保和殿是唯一一座既是殿又為宮的殿宇,作為“殿”,它發(fā)揮行政和政治功能;作為“宮”,它用于皇帝居住和生活。除此之外保和殿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殿試也在此殿舉行,這是舉辦國家考試的場地。
2.2故宮文物文化
“故宮博物院”是一座珍藏著無數(shù)稀世珍寶的建筑博物院,無數(shù)瑰寶珍藏于此,所藏文物及藝術(shù)品涵蓋古今、體系完備、品類多樣、質(zhì)量極高。目前所現(xiàn)有的藏品總量規(guī)模巨大,共約達180余萬件(套),藏品主要是明清時期的宮廷文物類藏品、圖書類藏品和古建類藏品。這些珍貴的藏品一共分為25種大類別,200多個小類別,分別陳列在十個展館中,堪稱一座巨大的藝術(shù)文物寶庫。
故宮所藏珍品多種多樣,設(shè)有十個專館用于陳列、展示各類藝術(shù)品,供游客參觀,這十個展館分別為:用先進技術(shù)展示古老藝術(shù)的數(shù)字館、蘊含珍貴建筑藝術(shù)智慧的古建館、藏有名師大家的繪畫書法藝術(shù)作品的書畫館、代表中國香瓷之路和的彩陶文化的陶瓷館、珍藏著寶貴陶俑佛像等的雕塑館、代表皇室文化的名貴青銅器館、收藏著別國進貢的稀奇鐘表的鐘表館、珍藏著無數(shù)稀世珍寶和瑪瑙翡翠的珍寶館、安置在暢音閣的戲曲館以及家具館。
3故宮文化傳播現(xiàn)狀
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數(shù)字化信息時代,人們對故宮的了解不再僅僅局限于來北京參觀,故宮文化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通過故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通過故宮相關(guān)影視作品,源源不斷的向全世界各國人民輸出。隨著人們對故宮的了解日益增加,大眾審美情趣的發(fā)展亦受到故宮因素的影響,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審美的故宮元素逐漸向美妝產(chǎn)品的分類靠攏和融合。比如許多美妝愛好者將故宮文創(chuàng)發(fā)售的“仙鶴祥云”元素膠帶改良為口紅的包裝外殼,甚至在歐美日韓彩妝產(chǎn)品占領(lǐng)市場的現(xiàn)狀之下,僅僅憑借故宮元素的外殼和包裝就在全世界網(wǎng)絡(luò)范圍內(nèi)掀起熱潮”,就連在國外的網(wǎng)站也造成了“中國式故宮審美”的沖擊和影響。各大國貨美妝品牌開始與故宮聯(lián)名推出彩妝產(chǎn)品,甚至連外國的彩妝品牌也紛紛效仿,打造具有特色的故宮文化元素美妝產(chǎn)品。
故宮文化是一種文化元素和輸出,“《我在故宮修文物》是由中國中央電視臺組織拍攝的一部影視作品,此片從客觀的角度帶我們走近了文物修復(fù),掀開了故宮的神秘面紗,拉近了我們和故宮文物修復(fù)工作者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現(xiàn)出了相關(guān)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藝術(shù),為保護文物提供了更強大的背景支持”。另一部綜藝節(jié)目《上新了,故宮》,則由北京廣播電視臺和故宮博物院共同出品,能全方面的為觀眾展現(xiàn)故宮文物的特點和中華文明之美。還有一檔探索節(jié)目《國家寶藏》,它站在國家和歷史背景的角度下,對故宮寶藏和文物進行解讀,將原本遙遠艱澀的文物歷史重新向觀眾展開,不僅在中國范圍內(nèi)引起了重視,更加為不了解中國的外國民眾提供了窗口,是我們在新環(huán)境下的文化軟輸出。
故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和有關(guān)故宮的影視作品蓬勃發(fā)展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釋放出的無限活力與自信,讓我們懷著敬畏的心態(tài),用輕松的方式走近燦爛的歷史傳統(tǒng)中華文化。今年正值紫禁城600年,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座以前神秘的皇家宮殿,如今已是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時代需求與歷史文化融合到一起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一種使歷史文化得以傳播的媒介,深深地展現(xiàn)出了中華文明的魅力。一段時間之內(nèi),文化領(lǐng)域的熱點和焦點中便都會頻繁出現(xiàn)“故宮跑”、“故宮大修”、“故宮制造”、“故宮精神”等熱門詞匯。許許多多外國政要、國際友人走進故宮,大大小小的國際論壇和展覽在此舉辦,更是讓故宮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符號”,以中華元素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對中國人而言,故宮文化不僅僅是一種象征,更是中華兒女引以為傲的過往記憶,故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智慧的中國人留給全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不管從故宮藏品角度還是故宮文化元素角度來看,它的豐富性和可挖掘性是其他文化不可攀比的。
4結(jié)語
丹宸永固,康樂長存,故宮不僅代表了獨特的地標意義,也象征著其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故宮文化的價值不只是亭臺樓閣殿宇建筑的藝術(shù),故宮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傳承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見證著中外文化的交流,承載著這個國家的記憶,延續(xù)著中華歷史的文脈,彰顯著泱泱中華的實力?!弊辖橇倌甑臍v史給我們帶來如此豐富深厚的文化資源,我們應(yīng)堅持不懈,弘揚故宮文化,為紫禁城的下個六百年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王子林.故宮三大殿[J].新湘評論,2017(24).
[2]朱天純.從三大殿看紫禁城建筑之美[J].北京紀事,2020(11).
[3]南鐵英.北京紫禁城三大殿[J].工會信息,2020(16).
[4]劉蕙凝.故宮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J].大眾標準化,2020(12).
[5]許盼.六百年的活力與創(chuàng)新[J].集郵博覽,2020(07).
作者簡介
李冉(1997—),女,山東日照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