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會同四譯館門禁制度下的“幣”“禮”“情”
      ——《湛軒燕記》中以徐宗孟為代表的通官形象分析

      2020-05-30 07:09:48毅,琳,2
      關鍵詞:朝鮮

      趙 毅, 孫 琳,2

      (1.遼寧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2.大連外國語大學 漢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清乾隆三十年(1765),朝鮮燕行使洪大容跟隨其叔父洪檍為書狀官的使團出使中國。出身朝鮮兩班士族的洪大容本不屑結交清朝貪婪成性的通官,然而,為了獲得門禁制度下的自由游觀,洪氏無奈交之以幣、待之以禮,最終贏得了六品通官徐宗孟的一片真情。在這段圍繞著“幣”“禮”和“情”的中朝交往中,洪大容成功地記錄了一位既貪婪嚴苛又重禮重情的清朝下層官員徐宗孟形象。正如日本學者夫馬進所言,“《燕行錄》出色地記述了當時的中國人不屑記載的風俗習慣和日?,嵤?,以及中國人的常識和心理活動。例如,樸趾源的《熱河日記》中的《鵠汀筆談》是該日記的壓卷部分之一,倘若不是樸氏記錄了乾隆年間一位普通士大夫的常識和心理活動的話,恐怕將會被永遠湮沒”(1)夫馬進.朝鮮燕行使和朝鮮通信使——使節(jié)視野中的中國·日本[M].伍躍,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同樣,倘若不是洪大容真實細致地記錄了清朝一位下層官員的音容笑貌、行為舉止,恐怕今日的研究者很難通過徐宗孟形象窺見清朝門禁制度下官員受賄、吏治腐敗的政治現(xiàn)實。

      一、交之以幣

      清初沿襲明朝舊制,設立隸屬于禮部的朝貢事務接待機構——會同館;同時設立隸屬于翰林院的翻譯機構——四譯館?!扒∈?1748)將四譯館并入會同館,稱為會同四譯館。會同四譯館隸屬于禮部主客清吏司,主要負責接待禮部主客清吏司所掌管的諸藩屬國貢使”(2)金錦子,李丹.清朝會同四譯館中的朝鮮通事考論[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43-50.。追本溯源,朝鮮通官起初大都是朝鮮人的后代,“蓋諸通官,皆我國被擄人子孫也”(3)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6.。清初,將部分朝鮮人編入八旗,并授予其文官官職——朝鮮通事。北京的朝鮮通官品級雖不高,但卻承擔著中朝翻譯、引領朝鮮燕行使學習朝覲禮儀、進呈方物、受領賞賜、監(jiān)督會同館貿(mào)易等重要職責。門禁管理也是通官的分內(nèi)之責,對于以洪大容為代表的朝鮮貢使子弟而言,門禁的程度直接決定了其游觀的自由度。清朝門禁的寬嚴由中朝關系的穩(wěn)定程度決定。張存武認為,“自清初始,外國貢使所居館舍均派兵守衛(wèi),稽查出入。因朝鮮親明反清,所以順治初及三藩之亂時對該國貢使人員之稽查尤嚴。乾隆后期已相當放寬,外國人可隨意入出,踏遍一城,然至五十三年始明令廢除守衛(wèi)之制”(4)張存武.中韓關系論文集[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119.。洪大容出使中國時,門禁制度已大為寬松,誠如洪氏自言,“數(shù)十年以來,升平已久,法令漸疎,出入者幾無間也”。清廷的控制雖大為放松,但由于朝鮮貴族子弟“每耽于游觀,多不擇禁地”,故通官“慮其生事,持其法而操縱之”(5)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3.。從洪大容為取得自由游觀權所進行的種種努力和波折看,官方寬松的門禁政策并沒有得到徹底落實。朝鮮貢使子弟仍然要得到通官的許可后才可出游,而貪婪成性的通官往往借此機會索取賄賂。身處中國衙門和本國貴族子弟之間的朝鮮使團譯官苦不堪言——一方面內(nèi)逼于本國貴族子弟之怒;另一方面外懼于中國衙門之威,不得已只能用公用銀貨,行賄于中國衙門通官。

      洪大容在初次拜見朝鮮通官時,對各位通官進行了詳細地描述(時徐宗孟有病居外未歸,故不在之列)。(見表1)

      從表1或褒或貶的描述中可見,衙門各通官年紀有別,品性不同,官級最高的是七品通官、大使周翰,當宗孟不在時,衙門事務由其代行管理。面對洪大容的出游要求,周翰以“現(xiàn)今賀歲來往,宰相達官,遍于城中。過上元后當許出,亦當命甲軍跟隨”為由拒絕。洪大容顯然對于周翰的推諉心領神會,翌日,“以大壯紙一束、中壯紙二束、扇子五把、真墨三笏、清心元五丸為幣,分送于大使及諸通官”(6)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5-46.。

      且看衙門諸官在受賄前后對洪大容的態(tài)度對比。

      中國通官受賄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令洪大容極為驚嘆,不由感慨道:“古云有錢可通鬼神,非虛語也!”(7)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6.早在洪氏出使中國的40多年前,燕行使金昌業(yè)就意識到了中國官員的貪腐問題,“是以若有一事則不能析理爭之,無論大小惟務行賄……嘗聞此國人多欲,近來無紀綱,百事皆以賄成”(8)金昌業(yè).老稼齋燕行日記∥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33[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76.。清朝中期以后,官場貪風大盛,大小官員貪賄成性,“不論朝鮮是為積極或消極利益而行賄,其基礎是建筑在清朝官吏的貪污風氣上的”(9)張存武.中韓關系論文集[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124.。面對清朝的官場貪腐,朝鮮燕行使無法據(jù)理力爭,只能在鄙夷和厭惡中委曲求全地賄之以幣,以達到自身目的。

      表1 《湛軒燕記·衙門諸官》中對于各通官的描寫

      表2 《湛軒燕記》中衙門諸官受賄前后的態(tài)度對比(10)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4-46.

      二、待之以禮

      徐宗孟是會同四譯館門禁大權的實際掌握者,六品通官。宗孟的通官一職是弟承兄業(yè),“其兄宗順,久執(zhí)朝鮮使價之權,名震東方。宗順死后,由宗孟承其余業(yè)”(11)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4-46.。徐氏兄弟雖官秩不高,卻能“名震東方”是由于其家族長期把持使價之權。徐氏家族利用特權,聚斂財富,甚至壟斷了朝鮮使團在中國的雇車業(yè)。宗孟的叔父家在鳳城,使行卜馱之雇車皆由其壟斷,諸譯畏憚之,亞于宗孟。受盡宗孟家族盤剝勒索的朝鮮使團對這個貪官又懼又恨,“性又摯悍貪欲,善朝鮮語,臨事機警過人,諸譯畏惡之如虎狼也”(12)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4-46.。

      洪大容是如何和這位貪婪、狡詐、強悍、機警的通官交往的?簡言之,交之以幣、待之以禮。洪大容利用金錢、智慧、禮儀贏得了宗孟的好感。在衙門門禁絕嚴、門禁重開、門禁全無的變化過程中,體現(xiàn)了洪氏恰到好處地掌握了和這位難以相處的中國通官的交往策略。

      (一) 門禁絕嚴

      洪大容通過賄賂各位通官取得的門禁自由,因徐宗孟的歸來而終止了,原因是朝鮮人不知禮。初六當日,通官鳥林哺設宴款待各位譯官,各位譯官全部赴宴,竟然無一人迎候宗孟。宗孟將此舉視為無禮,因此大怒。翌日,宗孟一聲令下,門禁絕嚴。洪大容只好和諸譯商量對策,諸譯面對這位強硬的中國通官又懼又恨,無計可施。無奈之下,洪大容只好找來馬頭商議。一個叫世八的馬頭提出的計策令洪大容茅塞頓開,“世八曰:‘徐通官雖兇悍,亦虛懷。若待之以禮,交之以幣,一得其歡心,余不足憂也’”(13)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7.。

      (二)門禁重開

      門禁重開是由于洪大容的知禮、守禮。宗孟雖未與洪大容謀面,卻早已從其他通官處得知洪氏為知禮之人。為進一步打動宗孟,洪大容將副房送給自己的歲饌送給了衙門一桌,令宗孟大為感動。宗孟親往視之,洪大容“下炕迎之,謝其先屈”的舉動無疑再次彰顯了朝鮮人的禮數(shù)。朝鮮貴族公子的尊重和禮遇令宗孟倍感榮光,“宗孟笑曰:我以主人而先受遠客之饋,寧不知愧……自前以公子來者,待人不以禮。今公子禮意甚勤,不以貴驕人,不唯為我輩之感,真儒者古風”(14)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7.。

      初次邂逅,洪大容給徐宗孟留下了溫文爾雅、知書識禮的良好印象;而徐宗孟留給洪大容的印象呢?“蓋宗孟年已六十余,長身、面瘦黑、深目多白、短髯、磔如蝐毛,望之可怕。攜小筇長齊心”(15)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7.。顯然,洪大容眼里的徐宗孟不僅相貌丑陋,而且望之可怕,對其并無好感,只是為了實現(xiàn)自由游觀的目的,勉為其難地與之交往。朝鮮人的以禮相待,效果極佳,此后,門禁遂解。

      (三)門禁全無

      宗孟有感于洪大容的厚意,在家為之設宴且邀伶人助興。面對洪氏的辭謝,宗孟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公子如不肯,是不以人視我也……公子貴人也,待我以禮。我亦將以禮報之,何為過謙?!?16)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8.禮尚往來,厚往薄來本就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真正打動徐宗孟的并不是洪大容的“一桌之饌”,而是朝鮮公子對于自己的尊重。經(jīng)過初九日的宴請后,賓主雙方情誼大增,“蓋自是門無禁也”(17)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8-49.。

      由上可見,從“禁門絕嚴”到“門禁遂解”最終到“門無禁也”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并不是“幣”,而是“禮”。這里所謂的“禮”,是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的相互尊重。中國古代社會是公認的倫理型社會,梁漱溟認為,“倫理社會所貴者,一言以蔽之曰:尊重對方……所謂倫理者無他義,就是要人認清楚人生相關系之理,而與彼此相關系中,互以對方為重而已”(18)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0-81.。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認為,“禮有善解人意之意,它意味著對正當事務的尊重,也意味著對社會地位的尊重”(19)(日)新渡戶稻造.日本的本質[M].青山,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33.。徐宗孟的官秩僅為六品,而朝鮮使團的三使基本是二品或三品,即便沒有官職的洪大容也是貴族子弟,家庭出身和文化修養(yǎng)遠遠高于宗孟。在社會交往的雙方中,往往社會地位較低的一方更加渴望得到尊重,更加看重自己的“面子”,看重“自我”在“他者”心中的地位。徐宗孟初回衙門,朝鮮竟無一人迎候自己,這種不給“面子”的態(tài)度是無禮的體現(xiàn)。朝鮮人因而受到了懲罰,陷入艱難處境。洪大容重新調(diào)整策略,主動以禮結交宗孟,同樣得到了對方的信任和禮待。宗孟每問及近日所觀時,洪大容都據(jù)實回答?!白诿舷苍唬骸皝砉咏灾笘|為西,今公子不然。且公子善漢語有見識,必不妄入禁地以累我輩’。鳥林哺亦曰:‘他人尚可慮,唯公子終日出游,我輩皆放心’。余笑曰:‘公輩放心,然后我亦放心’。通官及諸譯傍聽者皆大笑?!?20)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0.在“公輩放心,然后我亦放心”的詼諧玩笑中,透露出中國通官和朝鮮使臣互相信任、親切友愛的人際關系。以誠相待,以禮相交,中朝關系終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開創(chuàng)了夜開門禁、多人夜游的壯觀場面。

      三、動之以“情”

      朝鮮燕行使和中國通官的交往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交之以幣”;第二層次是“待之以禮”;第三層次是“動之以情”。這里所謂的“情”即人情、情義、情誼。儒家歷來強調(diào)“禮”與“情”的結合,“故圣人作則……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21)滕一勝.禮記譯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133.。“倫理關系,即是情誼關系……倫理之‘理’,蓋即于此情與義上見之”(22)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2.。徐宗孟對待洪大容即是由禮而生情,由情而生義。

      考驗洪徐交情的是朝鮮馬夫行竊事件。二十一日,朝鮮三個刷馬夫在集市上行竊,宗孟的上司提督大怒,門禁又恢復了絕嚴狀態(tài),洪大容亦不敢出入。宗孟問明緣故后,當即表示提督之令對洪氏無效。翌日,宗孟親自前來探視,一番話令人感動:“馬夫作賊,何有于公子?獨中國無強賊乎?一行五百余人,烏得免雜人濫充乎?公子之自引,過矣。且提督之禁,在雜人而不在公子也?!?23)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0-51.宗孟不僅善解人意地寬慰洪大容,還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甚至不顧提督之令給予洪大容自由游觀權。此時,一位重情重義、有血有肉的中國下層官員形象呈現(xiàn)出來。這位中國普通官員既有貪婪成性、強悍兇惡、性格暴戾的一面,也有待客以禮、溫情脈脈、重情重義的一面。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立體化體現(xiàn)了洪大容刻畫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原則。徐洪二人甚至約定,他日若宗孟為勅行使赴朝,洪大容亦當為之圖謀遍游朝鮮,“宗孟笑曰:‘早晩至朝鮮,公子亦使我遍游乎’?余笑曰:‘使我為遠接使,當為公圖之’。宗孟亦笑”(24)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1.。徐洪的他日之約仿佛摯友間的承諾,至此,二人的關系由“禮”的層面而上升至“情”的層面?!叭饲榈穆?lián)結在中國文化中是把人與人牢固地聯(lián)系起來的紐帶。人情的建立有時非常不易,但是一旦建立起來,將導致一個人為另一個人奔命,甚至可以達到是非不分的地步……所以‘重人情’成為中國文化中天然的傾向,具有強大的、不可阻擋的力量”(25)方朝暉.中國文化的模式與儒學:以禮為例[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83-91.。宗孟對待洪大容可謂深情厚誼,為了洪大容甚至可以越禮越規(guī),是為“情高于禮”。

      四、“真禮”與“虛禮”;“真情”與“假意”

      徐宗孟有感于洪大容的“以禮相待”亦“饋之以禮”;有感于洪氏的一番情誼亦“報之以情”。然而,當轉換視角,以“被注視者(中國)”回望“注視者(朝鮮)”時,關于兩個事件的記錄不禁令人心生疑惑:洪大容對于徐宗孟的“禮”,到底是“真禮”,還是“虛禮”;洪大容對于徐宗孟的“情”,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呢?

      事件一:洪大容中途退席而赴他約。

      徐宗孟專為洪大容設宴,不僅設饌豐盛,還邀譯官及各通官作陪,邀伶人助興。面對宗孟的一番盛情款待,洪大容有何反應?“時余約李德星往天象臺,請宗孟以先出”(26)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8-49.。李氏朝鮮素以“禮儀之邦”自稱,以朱子之學為治國安邦之準繩。以朝鮮儒學大師金元行為師的洪大容怎會不知禮數(shù)?既知禮數(shù)又怎會中途退席而赴他約?既知今日之約又怎能再和他人另有別約?“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交往理性的主體,能夠從自己的情感、欲望、需求出發(fā),進而推導并滿足他人的情感、欲望、需求,最終實現(xiàn)相互理解、相互滿足的社會交往”(27)朱漢民.《六經(jīng)》與《四書》的思想互補與內(nèi)在張力[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136-143.。作為人際交往雙方的洪大容和徐宗孟應該是一種互為主體的關系,一方的所作所為不是個別經(jīng)驗和一廂情愿,而需要得到對方的情感呼應。宗孟為款待洪大容可謂煞費苦心,然而主方的熱情周到卻只是一廂情愿,沒有得到客方相應的情感回應。洪大容一再破壞宴席氣氛,再三請辭之舉,不禁令人對其此前對于宗孟之禮的真實性和純粹性產(chǎn)生懷疑——到底是真心實意的尊重之“真禮”,還是為達目的、勉為其難的“虛禮”?對于洪大容的堅持請辭,徐宗孟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寬宏大度地稱贊洪大容的儒者風范,表示將送伶人至館中。洪大容對此的評價是:“蓋觀此,可見其機警過人也?!?28)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49.難道洪氏只看到了宗孟的“機警過人”而沒有意識到宗孟不拘小節(jié),寬宏大量的一片熱誠之心嗎?

      事件二:洪大容的西山之游。

      洪大容和徐宗孟關系的破裂緣于洪氏的西山之游。宗孟一再告誡洪大容:西山為禁地,不可妄游。宗孟因妻病而歸家前承諾洪氏已為其安排了西山之游,可謂深情厚誼,考慮周全。二十余日后,宗孟信守承諾為使行安排“往觀西山”。出人意料的是,洪大容竟然于前一日瞞著眾人,私自前去西山游觀。待宗孟歸來,聽聞洪大容已先往時,“大怒曰:‘公子不待吾言,是慢我也’”(29)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1-53.。此后,不再允許洪大容私自出游。

      “誠信”是儒家重要的倫理范疇??鬃釉疲骸叭硕鵁o信,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哉?!?30)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30.“信”是作為個體的人,能立足于社會的根本,也是君子需要具備的基本道德修養(yǎng)。朱熹把孟子所言的“誠者,天之道也”解釋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3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31.??梢?,“誠”在朱熹的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本體論色彩。飽讀經(jīng)典的洪大容不可能不知曉儒家的“誠信之道”,然而既然做出了承諾,為何又要違背諾言,失信于人?既然有錯在先,為何還要強詞奪理,振振有詞呢?(洪大容不僅沒有向宗孟賠罪認錯,卻反詰宗孟“但昨日之行,烏老爺謂之‘逃往’,則我實慚焉”(32)洪大容.湛軒燕記:衙門諸官[M]∥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9[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53.。)洪大容西山之游的言而無信,出爾反爾,不僅違背了儒家“朋友有信”(33)楊伯峻.孟子譯注: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0:125.的基本道德準則,也不由讓人對其此前對于宗孟情義的真實性產(chǎn)生了懷疑,洪氏對于宗孟的所言所行到底是肺腑之言,真情流露,還是為了結交中國通官的虛情假意呢?

      由上可見,朝鮮燕行使洪大容根本沒有對中國通官徐宗孟產(chǎn)生“真禮”和“真情”。那么,為什么洪徐之間不可能有“真禮”和“真情”呢?洪大容出身于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其父洪櫟官職為羅州牧使——正三品堂下官;祖父洪龍祚官職為司諫院大司諫——正三品堂上官;曾祖父洪潚任參判——從二品(34)樸趾源.洪德保墓志銘:湛軒書·附錄·墓志銘[DB].韓國古典綜合數(shù)據(jù)庫.。 洪大容早年師從朝鮮儒學大師金三淵的孫子金元行,不僅熟諳儒家經(jīng)典,而且學識淵博,眼界開闊,天文歷法、地理歷史、政治經(jīng)濟、數(shù)學音樂、兵制教育等無所不曉,堪稱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徐宗孟的官職僅為六品通官。李在學在《燕行日記》中曾載:“朝鮮通官凡八人,皆是我國人后孫也。使行到京后,公故及凡有事通官居間知委,而其為我國言語者不能成樣,如小兒始學之語,不及于我國之譯官矣?!?35)李在學.燕行日記∥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58[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186.通官雖為朝鮮人后代,然而其朝鮮語水平不甚高?!捌降戎髁x的禮只是廣泛地發(fā)生于相同階層的成員中間”(36)[加]貝淡寧.為弱勢者而設計的禮:從荀子到現(xiàn)代社會[J].洪浩,譯.求是學刊:2007(2):6-14.。洪徐之間身份地位的巨大懸殊、文化水平的巨大差異,加之通官階層一貫的貪腐作風導致了洪大容對徐宗孟不可能待之以真禮,動之以真情。

      洪大容曾經(jīng)自言燕行的目的,“此來無他意,只愿一見天下奇士”(37)洪大容.湛軒燕記:乾凈筆談∥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3 [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30.。洪氏最渴望結交的“天下奇士”是“隱居修道,無事不入城府,有達官來見者,必峻拒之”(38)洪大容.湛軒燕記:乾凈筆談∥林基中.燕行錄全集:卷43 [M].首爾:韓國東國大學出版部,2001:20.的中華隱士高人(比如西林先生);洪氏實際結交的是才華橫溢、文章人品卓然可傳的中國知識分子(如嚴誠、潘庭筠、陸飛等)。顯然,徐宗孟既不屬于前者也不屬于后者,徐宗孟不僅不具備洪大容所欣賞的才華出眾、人品卓絕、不隨流俗等特點,相反其貪婪狡詐、暴躁嚴苛等品性為洪大容所厭惡。從徐宗孟的角度而言,朝鮮貴族子弟的主動示好,以禮相待,令其受寵若驚,故一腔真誠地報之以真禮、真情;從洪大容角度而言,洪氏帶著強烈的文化自矜心理與才學修養(yǎng)遠遠低于自己的中國通官交往,故不可能待之以真禮、真情。

      四、結 語

      梁啟超強調(diào)歷史人物在歷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人物本位之史,既非吾儕所尚,然則諸史中列傳之價值不銳減耶?是又不然。列傳之價值,不在其為史而在其為史料?!?39)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7.正是由于洪大容以獨特的視角,飽滿的筆墨記錄了中國正史所不屑詳細記錄的下層官員形象,清代一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中國下層官員形象才得以呈現(xiàn)。這段“交之以幣”“待之以禮”“動之以情”的中朝交往,暴露了乾隆朝中國的官場腐敗、賄風盛行;彰顯了“禮高于幣”“情高于禮”的中國傳統(tǒng)禮義觀;揭示了交往雙方在身份地位、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及朝鮮人的文化自矜心理。

      猜你喜歡
      朝鮮
      朝鮮·印象——朝鮮紀實掠影(二)
      朝鮮·印象——朝鮮紀實掠影(一)
      朝鮮國慶"輕松"閱兵顯自信
      《朝鮮通信使文獻選編》
      朝鮮試爆氫彈,中方堅決反對
      南方周末(2016-01-07)2016-01-07 15:47:28
      對《朝鮮日報》涉藏報道的思考
      新聞傳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朝鮮平靜度過“金正恩生日”
      韓要求朝鮮為泄洪道歉
      傳朝鮮有11個候補核基地
      憶朝鮮東海岸的一場反情報戰(zhàn)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54
      教育| 肇东市| 西和县| 闵行区| 关岭| 浮山县| 琼海市| 兴安县| 舒城县| 祁连县| 诏安县| 大宁县| 虎林市| 泸西县| 江陵县| 阳谷县| 高州市| 浦城县| 修水县| 永宁县| 枣庄市| 石嘴山市| 安多县| 宁远县| 河东区| 呼图壁县| 黎平县| 永福县| 永登县| 平南县| 武乡县| 华蓥市| 沂源县| 镇远县| 桓仁| 鲁甸县| 尼木县| 云南省| 自治县| 屯门区|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