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群弟 蔡幼群 鐘茂梅
狂犬病已經(jīng)成為人畜共患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癥類型,近些年來多地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均顯示該病癥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態(tài)勢[1]。在被寵物咬傷后接種狂犬疫苗成為預防狂犬病發(fā)生的重要手段,但全程接種狂犬疫苗共4 針且整個接種周期長,使得全程接種率相對較低[2]。健康教育是提升服務質(zhì)量、提高患者就醫(yī)體驗的重要舉措,而以往采取的常規(guī)健康宣教始終難以突破患者接受效果不理想的障礙,所以探索全新健康教育手段成為當務之急[3]。317 護是一個集護士培訓考核、患者宣教解決方案于一身的云服務平臺,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多個臨床科室[4]。故 本 次 研 究 以2018 年10 月-2019 年9 月 收 入 的6893 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317 護的應用效果,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9 月收入的6893 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18 年10 月-2019 年3 月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3286 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9 年4 月-2019 年9 月于健康教育中采用317 護的3607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314 例、女1972 例;年齡14 歲-66 歲,平均年齡(42.54±1.36)歲;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959 例、高中及以下2327 例;致傷動物:犬1328 例、貓1051 例、其他131 例。觀察組中男1443 例、女2164 例;年齡15 歲-64 歲,平均年齡(42.47±1.43)歲;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082 例、高中及以下2525 例;致傷動物:犬2308 例、貓1154 例、其他145 例。納入標準:(1)均為首次接種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暴露者;(2)認知功能良好且熟練使用微信者;(3)暴露分級Ⅱ級(含)以上者。排除標準:(1)狂犬疫苗接種期間再次暴露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兩組狂犬病暴露患者一般資料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健康教育,由護士發(fā)放宣傳彩頁或者是宣傳手冊,叮囑患者自行閱讀。由護士花費二十分鐘左右開展口頭宣教。觀察組在健康教育中應用317護,患者掃碼關注、填寫相關信息后提交申請,護士核對患者身份并點擊入院,向其推送宣教課程?;颊呷魏螘r間段都可以閱讀或觀看宣教內(nèi)容中的圖片、文字、視頻,開展自我學習。護士借助后臺詳細了解患者查閱情況并開展個體化的一對一指導。內(nèi)容以狂犬病基本知識、致傷途徑、癥狀表現(xiàn)、危害性、治療措施、預防舉措等。
1.3 觀察指標 取全程接種率、滿意度、狂犬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為觀察指標。滿意度采用滿意、一般、不滿意3 級評定??袢≈R-態(tài)度-行為評分利用自制調(diào)查表測定,其中知識包括16 個項目(0 分-55 分)、態(tài)度包括10 個項目(0 分-29 分)、行為包括5 個項目(0 分-19 分),數(shù)值越高越理想,預調(diào)研顯示該問卷信效度均在0.85 以上,滿足研究所需。焦慮評分利用焦慮自評量表[5]測定,中國常模界值50 分,>50 分為存在焦慮且數(shù)值越高癥狀越嚴重。抑郁評分利用抑郁自評量表[6]測定,中國常模界值53 分,>53 分為存在抑郁且數(shù)值越高癥狀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以獨立t 檢驗,組內(nèi)以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全程接種率、滿意度比較 見表1。
2.2 兩組狂犬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比較 見表2。
2.3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 見表3。
表1 兩組全程接種率、滿意度比較[n(%)]
表2 兩組狂犬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狂犬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3607 3286知識態(tài)度行為干預前27.50±1.50 27.00±1.00干預后50.00±1.00*#45.50±1.50*干預前15.00±1.00 15.50±1.50干預后25.50±1.50*#20.00±1.00*干預前9.50±1.50 9.00±1.00干預后17.00±1.00*#13.50±1.50*
表3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3607 3286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干預前69.50±1.50 69.00±1.00干預后45.00±1.00 49.50±1.50干預前65.00±1.00 65.50±1.50干預后41.50±1.50 46.00±1.00
狂犬病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侵入人體后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進入到大腦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引發(fā)感染??袢〉陌l(fā)生與受狂犬病毒感染的動物咬傷、抓傷或者是舔傷有關。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顯示,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約有5.9 萬人死于狂犬病,亞洲死亡病例最多[7]。感染狂犬病毒后并非立刻出現(xiàn)相應的癥狀表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患者往往需要2 個月-3 個月才會起病,若頭部被嚴重咬傷,則可能會在一周內(nèi)或者是暴露后數(shù)年起病。一旦狂犬病暴露就需要立即尋求救助,目前以接種包含或者是不包含免疫球蛋白的狂犬疫苗為主。由于免疫球蛋白屬于一種抗體,故接種疫苗后即可以發(fā)揮出保護作用,為患者提供短期保護且預防性治療效果可達100%。
然而,絕大多數(shù)狂犬病暴露患者認為接種一針狂犬疫苗即可,往往不會全程接種狂犬疫苗,使得保護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患者缺乏良好的思想認知水平,所以開展良好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但是,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類似于灌輸式宣教,護士花費大量時間開展口頭宣教,而患者當時心情急迫,使得無心聆聽宣教內(nèi)容而導致宣教效果不佳,形成患者接受效果不理想的障礙。317 護則是一款專門為了護理宣教、提升滿意度、開展護士培訓考核而研發(fā)的應用程序。在應用中一改傳統(tǒng)健康教育思路,讓患者自主學習宣教內(nèi)容,存在疑問后再由護士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即可以在幾分鐘內(nèi)解決,使得護士工作強度大幅降低,而宣教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317 護采用移動端展示,患者能夠隨時隨地回顧宣教知識,宣教手段又涵蓋了圖片、文字、視頻,簡單生動且更容易理解,大幅拓寬了患者學習渠道[8]。盡管已經(jīng)有眾多研究成果證實了317 護的應用價值,但卻尚未有應用于狂犬病暴露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后者是否能夠從中獲得更大收益仍有待于進一步證實。
本次研究中兩組狂犬病暴露者干預后狂犬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較本組干預前上升、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較本組干預前明顯下降,表明無論是常規(guī)健康教育還是應用317 護均有助于提高狂犬病暴露者認知水平、改善其存在的負性心理狀態(tài)。組間比較,觀察組取得的效果明顯較對照組更佳,表明317 護更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在全程接種率、滿意度比較上,觀察組分別為85.69%、94.01%,與對照組67.92%、83.02%相比數(shù)值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揭示317 護更有利于緩解當前緊張的護患對立形勢,提高狂犬病暴露患者全程接種率,為降低狂犬病發(fā)病率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之所以得出該論斷,原因在于317 護通過電子版的推送宣教,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患者擺脫了時間、空間的制約,使得接受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特別是護士可以根據(jù)后臺數(shù)據(jù)及時了解患者掌握情況并提供個體化服務,無形之中為相關知識的正遷移奠定了堅實基礎。鑒于健康教育是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的重要橋梁,所以317 護具有重要的推廣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狂犬病暴露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317 護更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改善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高狂犬病認知水平,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