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細節(jié)是外顯的教學行為的最小單位,集中而鮮明地體現(xiàn)著教學理念。對于每一個細節(jié)的處理都是教師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關注細節(jié),用專業(yè)去“打造”它,用慧眼去“捕捉”它,用智慧去“雕琢”它,用真心去“感悟”它,必將使教學更加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
【關鍵詞】教學細節(jié);音樂課堂;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J6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088-03
【本文著錄格式】周潔.優(yōu)化音樂課堂時效的細節(jié)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20,04(07):88-90.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苯虒W細節(jié)是外顯的教學行為的最小單位,表現(xiàn)為多樣的形式和復雜的結(jié)構(gòu),形成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具有獨立的教學價值和意義。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也曾說過:“教學中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體構(gòu)思與設計,而是對細節(jié)的處理如一句機敏的話,一個得體的動作?!币虼?,教學細節(jié)是透視教學理念的放大鏡。關注教學細節(jié),其實就是關注課程的理念能否落實到位,就是關注我們的教學行為能否根據(jù)課程的要求重新塑造;關注細節(jié),也是追求教學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是教學更優(yōu)化的重要體現(xiàn)。
一、“打造”細節(jié),優(yōu)化預設
有些細節(jié)表面上看來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zhì)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精彩的教學細節(jié)構(gòu)成了經(jīng)典的教學。關注細節(jié),就要考慮方案的預設。要優(yōu)化預設,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打造”。
(一)“打造”教師
教師是一堂音樂課的設計者,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做到充分理解。教師對細節(jié)的設計緣于對教材、對學生和對環(huán)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和利用。
筆者在教學一年級歌曲《龍咚鏘》時,讓學生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如果事先不考慮到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學生往往會機械地按照“過 新 | 年 呀 | 龍咚? 龍咚 | 鏘 0? | 多 快 | 樂 呀 |龍咚? 龍咚 | 鏘 0? | ”這樣的節(jié)奏來念,經(jīng)過教師的更正,雖然學生也最終也能正確地念出來,但是這樣會浪費很多時間,學生也會感到?jīng)]有興趣。因此,在課前預設時,筆者“打造”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設計了這樣的板書:(過 新 年? ? 呀 ,龍? 咚 龍? 咚? 鏘 0 ,多 快 樂? ? 呀 ,龍? 咚 龍? 咚? 鏘? 0)再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呀?”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了字的間距和字體大小的不同,間距長的念長一點,字體小的念短一點,從而把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較為復雜的附點節(jié)奏簡單化,把抽象的樂譜形象化,將知識、技能巧妙地融入到學生的音樂感受中去,使學生輕松掌握了這首歌曲的附點節(jié)奏。
(二)“打造”學生
課堂中,教師是引導者,那么學生就是主體者。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對學生在課堂各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充分預設,根據(jù)學生的反應拿出相應的對策。
比如筆者在教學完歌曲《小白船》后,要求學生按照書本上提示的打擊樂器及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大部分學生按著教師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練習著,這時,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能用自己想的節(jié)奏進行敲擊么?”“我覺得我想的節(jié)奏也可以為這首歌曲伴奏?!薄拔蚁霌Q一種打擊樂器?!薄D時班級很多學生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則一臉尷尬,不知怎么說,不能說“不能用這種節(jié)奏型”,也不能說“不能換樂器”,只能含糊其詞:“你們說得都可以,有時間我們到課外再去練習自己的節(jié)奏型,好嗎?”其實,課前筆者沒有預設到這種情況,沒有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只顧按照教材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把“球”拋到了課外,課外誰還會去練習呢!
可見,備課時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對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出多種假設,并拿出對策,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細節(jié)盡可能處理得完美,從而優(yōu)化音樂教學。
二、“捕捉”細節(jié),優(yōu)化生成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痹谝魳方虒W的過程中時時跳躍著一個個鮮活的細節(jié),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慧眼,善于捕捉細節(jié),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與開發(fā)教學細節(jié),并巧妙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細節(jié)放大做精,使音樂課堂生成別樣的精彩。
(一)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誤點
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符忽視學生的一在些小小舉動,一個勁地奔向自己的教學目標,這種錯誤是一種難求的教學資源。
比如,筆者在教學完《我是小小音樂家》后,要求學生模擬歌曲中的樂器的演奏動作。全班同學都興致盎然地在“演奏”小提琴、吉它和法國號,只有一名學生卷起音樂書“吹”法國號,還發(fā)出了聲音。這樣的舉動,勢必引起轟動,影響了課堂紀律。此時,如果教師嚴厲批評,也許這位學生也能跟其他學生一樣演奏法國號,但是這樣肯定會挫傷他的積極性,因此,筆者順著這位學生的舉動,給每位學生發(fā)了一張紙,讓全班同學都按他這種演奏方法來模擬演奏法國號,這樣不僅沒有挫傷這個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這一課堂細節(jié)的“捕捉”,不僅“變廢為寶”,也使課堂生成更加精彩。
(二)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學生的亮點
教學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表揚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許會讓課充滿生機,讓孩子充滿活力,這會需要教師去發(fā)現(xiàn),去捕捉。
比如五年級《童心是小鳥》這首歌曲要求在學唱完歌曲后,用力度記號為歌曲標記。筆者在設計預案時,給歌曲的主歌用mp標記,副歌用mf標記,結(jié)束句用mp標記。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都跟筆者的預設一樣,有一位學生站起來發(fā)表了他的不同意見,“我認為主歌的最后一句‘啦啦啦……這一句應該用漸強記號來標記,這樣有一個變化過程,使主歌和副歌的力度銜接更自然。結(jié)束句應該用漸弱記號來標記,這樣歌曲更有結(jié)束感。”在聽了這位學生的高見后,我請大家按照他剛才的建議演唱歌曲,效果很明顯,確實比我預設的更加細膩,情感表達也更到位。筆者不禁向他豎起大姆指,他同學也不由地抱以熱烈的掌聲。多么精彩的回答!筆者“捕捉”到這一亮點后,大大地表揚了這個學生,鼓勵其他學生向該生學習,要認真思考歌曲里隱含的音樂知識,從而能夠更加生動地演唱歌曲。
這個沒有預設的細節(jié)的“捕捉”,不僅僅讓這節(jié)課更加精彩,也為以后的音樂課提供了思路,此后,同學們更樂于去學習音樂知識、運用技巧、體驗情感。
三、“雕琢”細節(jié),優(yōu)化實效
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教學細節(jié)雖小,卻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成功的課堂教學離不開精彩的細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也離不開我們對教學細節(jié)的關注。不管是預設的細節(jié),還是細節(jié)的生成,總有許多地方可以雕琢、有待提升,使教學更具實效。
(一)“雕琢”教學語言
語言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對音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重要的影響。
1.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準確、恰當?shù)恼n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音樂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渠道。
在日常教學或是其他聽課活動中,教師設置了一定的情境后經(jīng)常會問這樣的問題:“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森林里旅游,好不好?”“好!”(然后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回答地不僅整齊而且大聲。這樣一般化的課堂提問,學生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類簡單應答上,很難展示出教師對提問預設和問題解決的目的,難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富有個性的反應。如果換成:“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都非常向往的地方,想知道是哪兒嗎?請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然后,再播放歌曲,學生就能更認真投入到音樂中,體驗音樂帶來的感受。
再如,在欣賞完歌曲《天地在我心》后,教師會問:“從剛才的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五花八門。有的說:“我聽到了猴子的叫聲?!庇械恼f:“我聽到了劉歡的聲音很高的。”還有的說:“這首歌聽起來很滑稽的。”這些層出不窮的回答沒有一個是圍繞“音樂”來思考的。實際上,如果換一種問法:“聽了這首歌后,你能從音樂中感受到什么呢?”學生很自然地就能從歌曲的速度、情緒、旋律等音樂元素展開討論與交流,使得對歌曲的欣賞更具實效。
2.過渡語
過渡語尤如粘合劑,把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地組合成一個生動的整體。過渡語的雕琢力求簡單,但是要到位。比如,在聽完歌曲錄音后要求學生跟琴輕聲試唱。如果說:“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鋼琴輕輕地唱一唱?!边@樣的語言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換成這樣的說法:“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鋼琴,用小蜜蜂一樣的聲音試著唱唱?!彪m然只是把“輕輕地”改成了“小蜜蜂一樣的聲音”,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說法,如果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學生很自然地就會輕輕地歌唱,而且富有感情。
3.評價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命既是強大的,同時也是脆弱的、極易損傷的。有時,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币虼嗽谝魳氛n堂中教師除了要有簡練、生動的語言外,還要正確地運用評價語。然而,在教學中為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許多教師在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回答后,一概表揚你回答得“真棒”“真好”,生怕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并沒有細細考慮學生的回答中,是否有悖常規(guī)的回答。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教師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勵,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教師則必須要有具體的意見、鮮明的觀點、準確的答案。客觀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鼓勵賞識”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教師都要把握好“度”,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運用恰當?shù)脑u價語言增進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二)“雕琢”多媒體的運用
多媒體的運用,對增強音樂的教學實效非常重要,圖、文、聲、像等各種媒體,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音樂文化范疇,還可以讓學生獲得古今中外各種音樂信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更把課堂延伸到了尤為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
在許多公開課上,教師都喜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圖片、動畫、影像等讓課堂眼花繚亂??梢还?jié)課下來,學生收獲了什么?學生的注意力過多的關注了漂亮的圖片,精彩的動畫,忽視了教師對知識的傳導與貫穿,對音樂本身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樣的課堂可謂毫無實效。因此,不能盲目地夸大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是把雙刃劍,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教學手段,避免喧賓奪主。
四、“感悟”細節(jié),優(yōu)化反思
教學細節(jié)需要教學機智,教學細節(jié)是教師積極反思、經(jīng)驗積累的結(jié)果。對教學細節(jié)的處置,蘊含、折射著教師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蘊、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那些善于反思、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往往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地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突發(fā)事件”,把這些“突發(fā)事件”生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從而優(yōu)化音樂教學。
(一)現(xiàn)場“感悟”細節(jié)
在教學中,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不感興趣,學生注意力分散,某些知識點反復出錯,學生無法很好接受教授的內(nèi)容,這時,教師就會迅速作出反思:問題出在哪里?該怎么辦?接下來就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判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以適應變化的形勢。
比如教學《嘀哩嘀哩》對,在學唱完歌曲后,要求學生用連續(xù)四分音符節(jié)奏一邊拍手一邊歌唱。
3 3? ?3 1 |5? ?5 0 |3 3? ?3 1| 3? ?0 |……
x? ? ? ? x? ?|x? ? ?x? |? x? ? ? ?x | x? ?x |……
經(jīng)過一次表演后,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興趣,這樣的拍手伴奏根本不用動腦筋,只要稍有節(jié)奏感就能拍出來。筆者及時調(diào)整,把節(jié)奏稍加改動。
3? 3? ?3? 1? | 5? ?5 0? ?| 3 3? ? 3 1? ? | 3? ? 0 |? ……
x? ? ? x? ? | x? ? x x? ?|? ?x? ? ? ? x? ? ?| x? ? xx|? ……
雖然只是簡單的變化,但是這樣的改變大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出錯,很難拍對了。
(二)課后“感悟”細節(jié)
一節(jié)課結(jié)束后,如果能對剛剛課上的某些細節(jié)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歸納、分析,就可以很好地指導日后的課堂教學。
在課后“感悟”細節(jié)時,既要對感悟成功的教學細節(jié),也要感悟失敗的教學細節(jié)。音樂課堂教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師生之間情感的碰撞“亮點”,這些閃光點往往突如其來、稍縱即逝,這時如果從關注學生心靈的角度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常能記下很多成功點,不斷積累供以后教學借鑒。然而,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與對話,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過程。所以,教師預設再充分,也不可能預見課堂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一切。因此,日常教學中不足的細節(jié)就會屢見不鮮。課后,把這些不足的地方記錄下來,進行分析、歸納、整理,避免今后課堂上出現(xiàn)類似尷尬的局面,以提高教師應變能力。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小細節(jié)中包含大學問,看似平常,平常中卻蘊涵智慧;看似簡單,簡單中卻孕育深刻。失敗的細節(jié)給人以啟迪,成功的細節(jié)給人以借鑒。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細節(jié),在細節(jié)中探索學習音樂的有效途徑,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