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倫理學視角解讀《覺醒》中埃德娜的悲劇

      2020-06-04 08:14周俊宏
      文學教育 2020年5期
      關鍵詞:倫理困境覺醒

      內容摘要:《覺醒》是美國作家凱特·肖邦的代表作,主要講述女主人公埃德娜與兩位男性的婚外感情糾葛。該小說揭示了十九世紀末期的父權制倫理環(huán)境,這種倫理環(huán)境使埃德娜一方面深受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影響,一方面又由于受到壓迫產生了自我意識,敢于追求自我。小說通過對埃德娜的內心情感和行為的細致描寫,展現了她在追求自我時面臨的倫理困境,反映了她向往自由卻受制于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內心沖突。本文以文學倫理學為研究視角,旨在通過展示這一時期的父權制倫理環(huán)境,以及身處倫理困境之中的埃德娜所面臨的兩難的倫理選擇,來展現其曲折的心路歷程,進而探究埃德娜最終的悲劇性毀滅的原因。

      關鍵詞:《覺醒》 文學倫理學批評 倫理困境 倫理選擇

      一.引言

      小說《覺醒》是美國女作家凱特·肖邦(1850-1904)的代表作,以19世紀末期為寫作背景,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女性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的道路上情欲意識也逐漸復蘇,與小說中兩位男性發(fā)生婚外情,陷入倫理困境,最終做出極端的倫理選擇——自殺。肖邦在作品中為讀者展現出一個追求自我解放、顛覆傳統(tǒng)道德的新女性形象,因此在該書出版不久,就遭到了評論界各方聲討,尤其是女主角埃德娜被認為是一個圣潔婚姻的玷污者;一個沒有家庭責任的放蕩者;一個不受約束的“瘋女人”。該書很快就被迫下架,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女權運動、性解放運動和享樂型的個人運動的刺激之下,才重新獲得評論界的關注,并逐漸在美國文壇上占據重要地位。(劉紅衛(wèi),74)本文利用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結合小說當時的社會倫理環(huán)境,探索女主人公在追求自我時面臨的倫理困境,揭示其悲劇性毀滅是由于個人無法在兩難的倫理選擇中抉擇。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一種從倫理的立場解讀、分析和闡釋文學作品,研究作家以及與文學有關內容的研究方法。其主要任務就是在特定的倫理環(huán)境中,對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倫理分析,解釋其倫理選擇的過程及結果,從而揭示文學作品對于社會和讀者的警示作用。(聶振釗,99)不同于簡單的道德批判的是它重在分析人物行動背后倫理道德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只注重行動的結果。它要求批評者擔任一個辯護律師的角色,站在委托方立場和角度,理解其行為背后的動機并為其辯護。

      二.十九世紀末覺而未醒的美國女性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倫理觀念和道德準則,因此文學倫理學批評在評價文學作品時要將作品放到歷史的語境下進行分析。(聶珍釗,10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處于從農業(yè)社會到工業(yè)社會的過渡期,進步主義運動在各個領域展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女性試圖擺脫傳統(tǒng)角色。為了爭取女性權益,婦女解放運動不斷高漲,喚醒了許多女性的自我意識,“新女性”的形象呼之欲出。但是,男性終究是在社會中處于支配地位,處于倫理價值的中心。在父權社會之下,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道德規(guī)范仍在美國盛行,禁錮著女性思想,讓其難以實現解放。

      在家庭角色上,社會仍然推崇著“真正的女性氣質”,即虔誠、貞節(jié)、順從和居家。(Welter,1966:152)這四大美德使女性的角色在女兒、妻子、母親之間不斷轉換,缺乏主體性。美國女性婚后被視為丈夫的附屬品,丈夫對妻子全權負責,對其進行“庇護”,導致女性需要與丈夫保持意志一致,很少擁有屬于自己的權利,這是由英美普通法中對“已婚女性的從屬地位”的法律規(guī)定所決定的。直到二十世紀初,這一原則都一直是英美普法中有關婦女法律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則。(葉英,93)在社會角色上,雖然在美國內戰(zhàn)及工業(yè)化使部分女性從家庭走入社會,但是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仍然無法動搖,人們還是認為女性實現自我的地方就是家里?!队X醒》中也不乏這樣的“成功女性”,她們“是寵愛孩子、崇拜丈夫的那種女人,她們寧愿犧牲自己的個性,長出侍奉天使的翅膀,并把這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14)

      總之,盡管在十九世紀末期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只是量的積累,并非質的飛躍,她們仍在無法擺脫父權社會之下倫理觀念施加的壓力,被囚禁在名為“家庭”的籠子內渴望尋求自我而難以實現。處于重壓之下的女性在女性解放思潮之中自我反省,女性意識和性欲意識得到激發(fā),試圖沖破婚姻和家庭的牢籠,去追求自我享受。在兩種社會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女性往往會在追求自我解放的道路上遇到重重阻隔,陷入倫理困境。埃德娜正是如此,她的自我意識漸漸覺醒,想要追求自由解放,卻迫于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的壓力而陷入倫理困境。

      三.埃德娜的倫理困境

      埃德娜作為一名走在時代前面的女性,逐漸從傳統(tǒng)的“家中天使”的角色抽離,朝堅持自我的新女性形象發(fā)展。但是由于受到當時倫理觀念的影響,她夾在傳統(tǒng)家庭倫理觀念與解放自我的愿望之間無所適從。

      1.家庭倫理

      十九世紀末的美國女性盡管尋求解放,但仍然沒有改變自身的從屬地位,繼續(xù)承擔著傳統(tǒng)角色的壓力。丈夫萊昂斯將埃德娜視為私人財物,始終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她提出要求甚至命令。第三章中,萊昂斯回到家以為兒子熱奧爾發(fā)燒了便向妻子吼去,責怪她沒有把看孩子的工作做好,她在深夜獨自委屈流淚。(9)第十七章中,萊昂斯對家中的飯菜不滿意大發(fā)脾氣,摔門而出。(86)埃德娜雖然委屈地把結婚戒指摘掉,扔在地上狂踩,但之后又把它撿起,若無其事地戴在手上。埃德娜就像一只被囚禁起來的鳥兒,被束縛在婚姻倫理框架之中。

      除了虔誠、順從和居家,女性必須對婚姻、對丈夫保持忠貞,任何婚外關系都是社會所無法容忍的,這一點也銘刻在女性的心中。當埃德娜受到原始情欲的本能驅使,和艾洛賓曖昧不清時,她會擔心如果丈夫知道了怎么辦,當她失身于艾洛賓之后,仿佛看到了丈夫和羅伯特責難的目光。(140)這說明埃德娜也是將女性貞節(jié)觀內化于心的。埃德娜除了為人妻還為人母,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需要對其盡母親的職責。也許她可以切斷與萊昂斯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無法切斷與孩子之間的骨肉聯(lián)系,對孩子的責任使得她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踟躕。

      2.解放自我

      埃德娜一方面受到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不得不接受并遵循家庭倫理;而另一方面,在新思想的催化之下,她不甘于傳統(tǒng)角色,自我意識逐漸清醒,想實現自我獨立。

      埃德娜發(fā)現她與萊昂斯之間沒有愛情時,不愿意在無愛的婚姻中犧牲她的一輩子,因此她不顧違反家庭倫理想去追求幸福。與羅伯特在格蘭德島相處時,她慢慢發(fā)現了自己身上的光芒,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從格蘭德島回家之后,在萊昂斯幾次三番讓她進屋,甚至要對她發(fā)火時,她第一次為了擺脫丈夫的管束作出反抗;在眾太太們安于應付社交聚會和家中瑣事時,她心中燃起了做畫家的夢想,想實現自我獨立;在可以選擇住在豪華的樓房時,她卻搬去了小小的“鴿子房”,只為尋求自己的空間,享受自由和輕松。在孩子的問題上,她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沒有為了養(yǎng)育孩子而完全放棄自我,她認為“我可以放棄那些非本質的東西和金錢,也可以為孩子犧牲生命,但我絕不放棄我自己?!保?0)

      自我意識的覺醒伴隨著情欲意識的復蘇。遇到羅伯特之后,她意識到羅伯特才是那個在心靈上與她契合的那個人。在相處過程中,他們對彼此產生好感,埃德娜的自由意志戰(zhàn)勝了理性意志,她大膽沖破當時的倫理束縛,想要放棄一切和羅伯特在一起。當羅伯特因為懦弱而逃離時,她遇到了一個花花公子艾洛賓。盡管她對他沒有感情,但是受到生理上本能的驅動,她與艾洛賓發(fā)生關系。然而事后她沒有感到羞愧而僅僅覺得遺憾,因為“這不是一個使她燃燒著愛情的美酒,也不是使她暢飲人生美酒的愛情”。(140)

      埃德娜追求自由,追求解放,但是受制于社會倫理規(guī)范,陷入了倫理困境。一邊是家庭,一邊是愛情;一邊是責任,一邊是自由。因此,她是矛盾的,時而大膽,時而懦弱;時而理性,時而沖動。

      四.埃德娜的倫理選擇

      埃德娜在倫理困境之中受到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的雙重影響。當自由意志占上風時,人就會缺乏理性判斷,憑借原始沖動來處理事情,因此容易觸犯倫理規(guī)范。而理性意志代表著社會規(guī)約的力量,當其發(fā)揮作用,人就會進行道德自律,主動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guī)范。

      埃德娜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伴隨著情欲意識的復蘇,同時情欲意識又進一步加深自我的覺醒。當她為了滿足生理需求,和艾洛賓發(fā)生婚外情時,自由意志到達頂點。羅伯特回來之后,她主動獻吻對羅伯特袒露自己的心意,并對他說:“我們將永遠為對方而生存。世界上任何其他事情都和我們無關”(182)。埃德娜對于婚姻的背叛源于“欲”,當缺乏了理性意志的約束,她的原始欲望占了上風,違背了家庭倫理。而激情過后,自由意志的力量會逐漸削弱,理性意志開始回歸。(劉紅衛(wèi),26)埃德娜的孩子是使其理性意識回歸的最大因素。她陪伴阿黛爾生產的過程中,阿黛爾對她說:“埃德娜,不要忘了你的孩子,永遠?!保?85)這句話使她重新認識到自己對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在回家的路上,她腦子里縈繞著兩種想法,一是與羅伯特的愛情眼見就可以開花結果,二是為了孩子們必須履行母親的職責。她無法在兩者之間權衡,最終做出自殺這一極端選擇。

      埃德娜在愛與家庭之間來回游走,由于兩者之間不可兼得,她陷入了倫理困境,無法平衡,也無法從中解脫。正如賴斯小姐曾提醒的,“翱翔于傳統(tǒng)與偏見上的鳥必須具有強壯的翅膀”。愛德娜雖具有“勇敢的精神”,但她沒有“強壯的翅膀”飛地更遠、更自由。她注定只能“像一只斷了羽翼的海鳥在空中撲打,旋轉,……無力地畫著圈子下墜”。(194)最終,由于以個人之力無法突破大環(huán)境的壓力,又不甘放棄自我的追求,她選擇自殺來對其做出最后的反抗。因此,在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下,埃德娜的悲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參考文獻

      [1]Chopin, Kate.1994.The Awakening [M]. New York: W.W.Norton.

      [2]Cynthia,Eagle Russett.Sexual Science:The Victorian Construction of Womanhood[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Welter,Barara.The American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Dimity Convictions,1976.

      [4]凱特·肖邦.覺醒[M].高清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0.

      [5]劉紅衛(wèi).倫理環(huán)境與小說《覺醒》的拒絕與接受[J].外國文學研究,2008(6):71-75.

      [6]自由意志、理性意志與“激情之愛”— —《背叛》中“婚外情”的倫理解讀[J]. 外國文學研究,2013(6):26-33.

      [7]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8]葉英.越過傳統(tǒng)和偏見去空中翱翔的小鳥——肖邦《覺醒》中埃德娜之死的必然性[J].外語研究,2011(6):93-99.

      (作者介紹:周俊宏,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倫理困境覺醒
      翻譯職業(yè)道德準則的倫理困境
      腦機接口技術:倫理問題與研究挑戰(zhàn)
      基層公務員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倫理困境及對策
      潛在舉報人秩序遵循倫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困境的研究
      淺談《覺醒》中愛德娜身邊的三位男性
      《西廂記》中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意識的覺醒形象的抗爭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寧養(yǎng)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黄梅县| 平湖市| 白城市| 盘山县| 宜兰县| 辽宁省| 江西省| 咸阳市| 南皮县| 瑞昌市| 云梦县| 丰都县| 八宿县| 石嘴山市| 阳山县| 承德市| 玉环县| 乐清市| 河津市| 赤水市| 从江县| 广安市| 三台县| 蕉岭县| 南陵县| 休宁县| 锦州市| 藁城市| 两当县| 黑水县| 通榆县| 科技| 阿合奇县| 绥江县| 宜章县| 济阳县| 永济市| 分宜县| 桂阳县| 三江|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