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到來,使實體店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零營業(yè)額加上高昂的房租,眾多商家無奈之下不得不關門轉讓。同時,無數中小型企業(yè)也因資金流短缺而面臨著破產倒閉的風險。而在這幾個月中,卻有那么幾個行業(yè),不光未受影響,甚至還賺得盆滿缽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電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線下選購早已不是主流,越來越多的實體商家看準商機,開始向線上轉型,通過網絡在各大直播平臺賣貨,沒有疫情之下空置幾個月房租的壓力、沒有導購工資的壓力,只要坐在電腦前動動嘴皮子,就能賣貨賺錢。
李佳琦推薦口紅的特有手勢
說到線上選購,最早出現的應是風靡一時的電視購物,便宜的價錢和夸張的吹捧引得不少人為此買單,但劣質的產品又不得不讓人為之踟躕。后來,各大網絡購物平臺的出現為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琳瑯滿目的商品、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東西。再后來,微信的普及導致大量微商產生,朋友圈漸漸演變成了廣告圈,微商一詞從誕生、蔓延再到低迷,傳播速度猶如火箭一般,從不知名的保養(yǎng)品、面膜到化妝品,逐漸形成的產業(yè)鏈和宣傳手段越來越像傳銷,很多人被“坑”后,開始對此保持距離。自媒體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直播平臺的不斷更新,新的電商模式——“直播帶貨”孕育而生,尤其在疫情期間,直播帶貨宛如一匹黑馬,迅速崛起,成為了眾多實體商家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播帶貨分為兩種,一種是商家與網紅合作。所謂網紅,是指在網絡生活中通過某種行為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他們往往擁有超高人氣和大批量的粉絲數,通過他們在直播時宣傳產品,很容易引得粉絲下單購買,這樣既為商家?guī)ナ找?,自己也會從中賺取部分利潤,實現雙贏;而另外一種是商家自己開直播賣貨,通過在各大網紅直播間刷禮物打榜而贏得關注量,擁有粉絲后,開播賣貨、宣傳產品、賺取利潤。
直播帶貨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兩名網紅便是“口紅一哥”李佳琦和“帶貨女王”薇婭。李佳琦的一句:“OMG,所有女生,買它!”讓多少女生甘愿為此掏空腰包,他獨特的賣貨方式和帥氣的顏值贏得了眾多女生的喜愛,“每天晚上不看李佳琦的直播,總覺得不完整”。也有很多粉絲稱他為“魔鬼李佳琦”,只要他推薦好用的東西、好看的口紅,總是忍不住下單買回家。李佳琦在直播中雖然也有“翻車”時刻,但他賣的日化用品和生活用品大多數以品牌為主,質量過關,自然贏得粉絲信賴。
事實證明,直播帶貨已經進入火爆期,2019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數據顯示,淘寶直播的爆發(fā),讓超過50%的商家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直播GMV(成交總額)達到了近200億元。
李佳琦的成功,讓更多的商家和主播看到了商機,隨后,直播帶貨猶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平臺也不只局限于天貓、淘寶,開始向各大短視頻app“進攻”。
我本身很喜歡看一些短視頻,經常在空閑時間穿梭在各大短視頻app,既能消遣時光,又增添不少樂趣,時常因大家拍的搞笑段子捧腹大笑,也因一些“技術流”視頻而去學習研究,get了不少拍攝技巧和剪輯技術。短視頻的出現,給更多身懷才藝的人提供了展現自己的平臺,很多素人憑借自己的顏值和才藝獲得大量粉絲的追捧,從而出道,成為偶像;也有一些人通過視頻展現廚藝,把制作美食的步驟拍攝下來,通過短視頻傳授給大家,為不會做飯的“小白”提供了學習素材;還有一部分人會通過視頻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攝旅行片段,分享自己的所聞所感,讓觀眾在手機里就能體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異國的風土人情……通過短視頻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后,很多人開始開直播,在直播時,他們可以和粉絲互動,可以現場表演才藝,同時也會有粉絲為自己喜歡的主播充錢刷禮物,禮物到了直播間會通過一定比例轉換為人民幣到主播手里,因此,直播成為了很多人賺錢的渠道。
但是僅靠粉絲刷的那些禮物,好像越來越不能滿足主播們膨脹的心,直播帶貨模式的出現,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一邊直播賺禮物,一邊推銷產品,一舉兩得。
我慢慢發(fā)現,曾經關注的那些充滿歡樂和正能量的直播間,商業(yè)氣息愈發(fā)嚴重,越來越多的主播開始將以前的才藝直播轉換為賣貨直播,整場直播不是在賣貨就是在為電商拉關注,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娛樂表演;還有一些人氣較高的吃播,他們會在直播時擺放許多食品,一邊吃一邊介紹,同時,直播間下方會有相對應的食品鏈接,點進去即可購買,只要有人通過鏈接下單,他們便會從中獲取報酬。在一些大網紅直播間,經常會看到幾位電商刷上萬元人民幣的禮物來爭奪榜一位置,取得與主播連麥的機會,在網紅直播間介紹自己賣的產品,同時讓主播調動粉絲為他的賬號點關注。但在2020年3月15日,央視315對直播帶貨展開調查,發(fā)現亂象頻出,網紅和電商聯手騙取粉絲錢財,許多網紅根本沒有用過甚至接觸過的產品,就敢為此代言,騙取粉絲信任。
據我觀察,所有電商中,最受歡迎的當數賣護膚品和化妝品的,我也會順勢點入電商的直播間,想知道他們?yōu)楹斡腥绱烁叩娜藲?。一名主播和其他的不同,她所賣的產品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品牌,有專屬自己的公司和加工廠,聲稱他們的加工廠專門為國際知名品牌生產產品,其中的原材料也都和大品牌一樣,但由于自己沒有花錢打廣告,所以在直播間以成本價賣出,原價688元的限量產品秒殺價為39.9元,秒殺價一出,直播間的粉絲立馬下單,總覺得撿了個大便宜。再看看這名主播,住在一抬眼便可看到東方明珠的豪宅里,穿戴全都是奢侈品牌,不得不想,看似便宜的產品,它的利潤究竟有多大?
價格是取決于銷量的關鍵因素,某直播平臺賣貨現象為:只看價錢,不看質量。9.9元一箱的面包、餅干、牛奶遭到瘋搶;29.9元買1盒送3盒的面膜瞬間賣光;下單49.9元一套的護膚品,還額外送各種禮品……這些吃到嘴里、用在臉上的產品不問廠家、不管來歷、不圖質量,單憑主播天花亂墜的說辭,再加上低廉的價格,就會獲得大量鐵粉的無腦追捧,小作坊生產的三無產品,瞬間有了一種世界大牌的味道。
“帶貨女王”薇婭的直播幕后
近期,一則短視頻揭露了這些低價產品背后的秘密,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中,一名女士隨便走進一家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讓人大開眼界,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山寨”貨。她隨手拿起一瓶包裝精美的防曬霜向老板詢問價格,老板說,批發(fā)價,17塊錢1箱,1箱60瓶。女士很驚訝,竟然如此便宜,接著老板又來了句:“都是品牌貨,很多網紅都來批發(fā)回去直播賣,銷量很好的?!蔽铱赐暌曨l后恍然大悟,原來直播間里所謂19.9元還包郵的化妝品都是這么來的。
有人說,現在的直播帶貨和當年的電視購物雷同,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電視廣告上叫賣的保健品,變成了直播平臺上的化妝品,但唯一不變的是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真假難辨。其實,直播只不過是展示商品的入口,消費者拿到貨后的感受和體驗才是考驗直播帶貨的關鍵。如果平臺不對所買賣的產品進行把關,解決所存在的問題,那最后消費的不僅是用戶的信心與信任,更是對整個直播帶貨產業(yè)的消耗。
李佳琦直播5分鐘,賣出1.5萬支口紅;薇婭直播兩小時,銷售額超2.68億;羅永浩首次直播,3小時總交易額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梢?,無論是逐漸上升的銷售額,還是消費者的一次次下單,抑或是大品牌商家的不斷入駐,都是在證明直播帶貨有著不俗的發(fā)展?jié)摿?,但這也意味著對此需要更多的規(guī)范和引導,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應進一步完善內容審核機制,提高品牌合作人門檻,拒絕山寨、三無產品投放,加強售后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有力的保障。
(編輯·劉穎)
514984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