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寧
[摘 要] 氣候條件與農牧業(yè)生產密切相關。本文在簡述苜蓿特征特性的基礎上,著重針對內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苜蓿種植的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并探討額濟納旗氣象條件對苜蓿種植的影響及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苜蓿;溫度;降水量;日照;額濟納旗
[中圖分類號] S54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1-113-2
額濟納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地處東經97°10′~103°7′、北緯39°52′~42°47′,東鄰阿拉善右旗,西南靠近甘肅省酒泉市,北部與蒙古國接壤。額濟納旗總面積11.46萬km2,境內包括戈壁、沙漠、低山、綠洲和湖泊等多種地貌類型,整體上呈現(xiàn)出由西南向北部逐漸傾斜的扇形分布特征。額濟納旗屬內陸干燥氣候區(qū),表現(xiàn)出溫差大、干旱少雨、日照充沛等特點。據統(tǒng)計,額濟納旗年平均氣溫為9.4 ℃,年平均降水量較少,僅為32.7 mm。額濟納旗地理與氣候條件為農牧業(yè)生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隨著額濟納旗的畜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載畜量也顯著增加,而當?shù)噩F(xiàn)有的青飼料產量已無法滿足畜牧業(yè)發(fā)展需求。因此,充分利用當?shù)貧夂蚺c土地資源,擴大以苜蓿為主的牧草的種植力度,是解決當?shù)仫暳瞎蛔愕葐栴}的一項重要措施?;诖?,本文重點探討了額濟納旗苜蓿種植的氣候條件,以期能為苜蓿大面積種植提供依據。
1 紫花苜蓿特征特性
紫花苜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壽命可達二三十年。紫花苜蓿根系較為發(fā)達且粗壯,入土深度通常位于3~6 m,最深能達到10 m。紫花苜蓿莖大多呈直立或半直立狀態(tài),而且莖上存在眾多分枝,株高通常在100~150 cm。紫花苜蓿的花呈紫色,異花授粉,其種子為黃褐色且較小。紫花苜蓿喜溫暖干旱氣候,最適宜其生長的日平均氣溫為15~20 ℃;其抗旱與抗寒能力較強,能耐受-20 ℃的低溫。苜蓿適宜生長在微堿性與中性土壤中,土壤pH值在6~8為宜。另外,苜蓿的適應性較強,產量較高。
2 額濟納旗種植苜蓿的氣候條件
2.1 溫度條件
紫花苜蓿屬于多年生喜溫作物,對溫度的反應較為敏感。紫花苜蓿生長過程中要求溫度在0~28 ℃,其生長發(fā)育最適宜的溫度為15~21 ℃。一旦溫度低于0 ℃,紫花苜蓿將會停止生長;溫度在12~24 ℃時,紫花苜蓿生長速度最快。紫花苜蓿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其中返青時期對溫度的要求較低,以10~16 ℃為宜;分枝期最適宜的溫度為15~25 ℃。一旦溫度高于30 ℃,紫花苜蓿生長將會明顯減慢甚至出現(xiàn)休眠;當溫度高于35 ℃時,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死亡。當溫度低于5 ℃時,地下部分將會停止生長;當溫度低于-2.2 ℃時,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將會出現(xiàn)死亡。另外,積溫也會對紫花苜蓿的生長及其產量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夏季。一旦積溫不足,不僅會導致紫花返青較晚且生長期較短,還會嚴重影響紫花苜蓿正常生長及其產量。此外,氣溫日較差較大有利于紫花苜蓿干物質的積累,使其根系活力明顯增強,同時含糖量顯著增加,有利于提升紫花苜蓿的質量與產量[1]。
對1981—2011年額濟納旗的溫度條件進行分析得出,額濟納旗年平均氣溫為9.4 ℃,5月后該地平均氣溫明顯升高,日平均氣溫達到19.5 ℃;7月額濟納旗平均氣溫為27.6 ℃。另外,額濟納旗積溫條件較好,≥5 ℃的活動積溫在3 000.0 ℃以上,而且苜蓿生長時期該地晝夜溫差較大,多在15.0 ℃左右。由此可見,額濟納旗的溫度條件比較適宜紫花苜蓿的種植與生長。
2.2 水分條件
紫花苜蓿在全年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要求降水量在300~600 mm,且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需水量存在明顯差異。相比而言,紫花苜蓿返青期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少;出苗至枯黃期需水量在500 mm左右。其中,出苗至分枝階段需水量較少;分枝至現(xiàn)蕾時期,隨著氣溫的升高,蒸騰作用加快,紫花苜蓿需水量有所增加;現(xiàn)蕾至枯黃期正值紫花苜蓿生長的關鍵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明顯增多,而且這一階段降水量與苜蓿產量密切相關。
額濟納旗降水稀少,1981—2011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2.7 mm,其中以冬季降水量較少,夏季相對較多,以5—9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0%以上。因此,額濟納旗降水條件無法滿足紫花苜蓿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因此,當?shù)剞r牧民應及時采取人工灌溉、增雨等方式來補充紫花苜蓿生長所需的水分,進而確保其正常生長[2]。
2.3 光照條件
紫花苜蓿幼苗期不耐陰,此時一旦光照不足,將不利于紫花苜蓿幼苗葉綠素的形成,進而導致其幼苗生長較為脆弱,嚴重時會導致幼苗死亡。在紫花苜蓿營養(yǎng)生長階段,隨著光照的不斷增強,不僅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與增加,而且有利于大大提升苜蓿的品質與產量。紫花苜蓿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后,光照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視,一旦光照不足,將會對苜蓿的生殖生長產生嚴重影響[3]。
額濟納旗光照資源充沛,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 362.0 h,牧草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平均日照時間為2 000.0 h左右,旺盛生長期的平均日照時間為668.9 h,而且各個季節(jié)日照資源的分配比較均衡,能滿足紫花苜蓿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對光照的要求。
3 氣象條件對苜蓿產量的影響及應對處理
3.1 干旱
一旦發(fā)生干旱災害,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苜蓿的品質與產量。額濟納旗發(fā)生春旱的頻率較高,而夏季與秋季出現(xiàn)干旱的頻率相對較低。一旦土壤水分缺失,將會導致苜蓿葉片顏色變暗,甚至會出現(xiàn)枯黃、萎蔫等現(xiàn)象。而且干旱發(fā)生時,苜蓿葉片葉綠素含量將會明顯降低,既會影響葉綠素的形成,還會導致葉片枯黃,最終對其產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民眾應與當?shù)匕l(fā)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合理灌溉,并結合紫花苜蓿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來合理地控制水肥,以確保紫花苜蓿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均可獲得充足的水分與養(yǎng)分,進而實現(xiàn)其產量的顯著提升。
3.2 凍害
額濟納旗出現(xiàn)凍害的頻率也比較高。紫花苜蓿遭遇凍害后往往會導致其根莖等無法正常返青,而且根莖上部由于受凍而變黑。因此,應選種抗寒能力與越冬率較高的苜蓿品種,并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適時進行早播,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根與根莖的耐寒能力,以盡可能減少其越冬出現(xiàn)凍害的概率。另外,要做好紫花苜蓿冬季生長過程中的田間管理工作,適當增加土壤水分含量,而且要噴灑適量的防凍劑,以有效防止凍害對紫花苜蓿生長發(fā)育造成的影響[4]。
3.3 蟲害
紫花苜蓿生長發(fā)育關鍵時期極易受到高溫干旱、大風、洪澇等天氣因素的影響,加之一些不正常天氣的出現(xiàn),導致蝗蟲、蚜蟲、苜蓿象甲等多種蟲害滋生。而且蟲害發(fā)生時往往表現(xiàn)出持續(xù)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因此,蟲害發(fā)生時應及時進行調查,并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進行防治,以盡可能防止蟲害蔓延對苜蓿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參考文獻
[1]呼群.紫花苜蓿種植的氣象條件分析[J].種子科技,2019(14):59,61.
[2]吳建華.阿魯科爾沁旗紫花苜蓿生長期氣候條件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5):188-189,193.
[3]尹衛(wèi),楊國柱,李小安,等.共和地區(qū)紫花苜蓿種植的氣象條件分析[J].青海氣象,2019(1):39-42.
[4]陳秀琴,張斯蓮,孫志強,等.內蒙古額濟納旗哈密瓜種植氣象條件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201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