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
語文教育路上,我一直堅信生活處處是“語文”。
返校復學后的第一堂語文課該怎么上?學生宅家期間是否有不一樣的生活?我該如何給導學生上一堂充滿生活氣息的語文課?
在家打掃衛(wèi)生時,我發(fā)現(xiàn)了朋友送我的杯子、媽媽給我買的圍巾,還有上一屆學生送我的他的獲獎物品……我靈光一現(xiàn):讓學生直接說疫情期間的感觸,不如讓學生以情入景,借物抒情。如此,語文的魅力也會自然地從生活中凸顯出來。
為了使課堂充滿驚喜和樂趣,我讓家長偷偷拍好學生喜歡或重視的物品的照片,并將它們發(fā)給我,我再把它們制作成一個視頻在課上滾動播放。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來可以給班級留下一份可供回憶的“禮物”,二來能夠更加公平全面地照顧到每一個孩子。
這堂課,我決定采用積極有趣的方法引導和鼓勵學生上臺,勇敢地說出物品背后的意義,這可以激發(fā)他們對語文和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在寓教于樂中收獲一節(jié)充滿濃濃深意的語文課。
課開始時,我主動充當?shù)谝粋€“吃螃蟹的人”,我拿出了一本筆記本,說了一個關于筆記本的有趣的故事。慢慢的教室的氛圍開始歡樂了起來,學生們也漸漸放下了靦腆,跟隨滾動的視頻說出自己的故事。六年級的學生基本上都能上臺說上幾句,有些學生訴說的其遠度與深度超出了我的預期。
劉櫻菲說:“我媽媽是社區(qū)負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早出晚歸,我也特別為她驕傲!媽媽在社區(qū)服務他人,我在家聽從媽媽的話,不給媽媽添亂,盡我所能幫媽媽分擔。這個體溫計是我每天給家人量體溫時用的,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朱麗璇說:“這個寒假,家人帶我去了谷山,在那里看到了許多的金銀花。金銀花,又名忍冬,喜光卻也耐寒,凌冬不凋,十分堅強。知道了金銀花的寓意后,我就更愛它了。這不正像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一樣嗎?這種堅強的品質值得我學習,所以,我就將它保存了下來。”
……
隨著一個又一個學生的發(fā)言,我的心涌起了一陣感動,小小的物品蘊藏著許多不平凡的意義,這不就是蘊含在生活中的“語文”嗎?讓學生上臺表達,不如讓他們自己主動想上臺表達,這樣的學習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復學第一課,我采用生動有趣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打開語文學習的新方式,讓他們深切感受到,生活處處是風景,生活處處是“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