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康葉紅
圓是平面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之一。它不僅在幾何中有重要地位,而且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有些數學問題看似與圓無關,但如果我們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巧妙地構造輔助圓,再利用圓的有關性質建立起已知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lián)系,往往能起到化隱為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題效果。現選取中考試題中一些“隱圓”問題加以剖析,與同學們一同感受圓的魅力。
例1(2018·江蘇南京節(jié)選)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C=2∠BAD。O是四邊形ABCD內一點,且OA=OB=OD。求證:∠BOD=∠C。
【分析】本題中已知OA=OB=OD,可自然聯(lián)想到圓的定義:到定點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我們便容易想到構造以點O為圓心,以OA為半徑的⊙O,根據圓周角的性質,問題迎刃而解。
證明:∵OA=OB=OD,
∴點A、B、D在以點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
∴∠BOD=2∠BAD。
又∠C=2∠BAD,
∴∠BOD=∠C。
【總結】當題目中出現有相同公共端點的三條相等線段,可根據圓的定義,構造輔助圓。
例2(2016·江蘇淮安)如圖2,在Rt△ABC中,∠C=90°,AC=6,BC=8,點F在邊AC上,并且CF=2,點E為邊BC上的動點。將△CEF沿直線EF翻折,點C落在點P處,則點P到邊AB距離的最小值是____。
【解析】本題考查與三角形有關的折疊的計算,掌握折疊的性質,找到點P到邊AB距離最小的位置是解題的關鍵。如圖3,當點E在邊BC上運動時,PF的長固定不變,即PF=CF=2。所以,點P在以點F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F上運動。過點F作FH⊥AB交⊙F于點P,垂足是點H。此時PH最小,則△AFH∽△ABC,所以。由已知得AF=FH。所以,點P到邊AB距離的最小值是PH=FH-FP。
【總結】當題目中出現定點和定長,可根據圓的基本定義: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來構造輔助圓。
例3(2017·山東威海)如圖4,△ABC為等邊三角形,AB=2,若P為△ABC內一動點,且滿足∠PAB=∠ACP,則線段PB長度的最小值為________。
【解析】如圖5,由△ABC為等邊三角形可知:AB=BC=CA=2,∠ABC=∠BCA=∠CAB=60°。因為∠PAB=∠ACP,∠PAB+∠PAC=60°,所以∠ACP+∠PAC=60°。又因為在△APC中,∠ACP+∠PAC+∠APC=180°,所以∠APC=120°。即點P在以AC為弦,圓周角∠APC=120°的⊙O上。因此,以AC為邊向外作等邊三角形,并作等邊三角形的外接圓⊙O,當O、P、B三點共線時,即點P在點P′時,BP′最小。所以
【總結】當題目中出現一條定線段和定角時,如圖6(定線段AB和定角∠APB),可以定線段為弦,定角為圓周角構造輔助圓。特殊地,當定角∠P=90°時,根據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則定線段就是圓的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