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平
摘 要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是當前中小學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整理了部分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字詞教學,希望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語文 字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薄冻踔姓Z文新課程標準》對于第四學段(7~9年級)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是:“(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p>
2020年2月份,在疫情的影響下,正常開學時間延遲,網(wǎng)上課程成為主要授課方式。由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教育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的名師公益優(yōu)課于2月1日做了錄課安排,作為“李志龍名師+初中語文研修共同體”的成員,本人擔任錄制統(tǒng)編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社戲》三個課時的教學。
由于錄制課程一節(jié)課的時間很有限,每節(jié)課只有15分鐘,《社戲》作為三課時的教學,每節(jié)課上必須盡最大可能將教學目標明確化。經(jīng)過思考,初步將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為:第一課時:速讀梳理;第二課時:精讀品析;第三課時:跳讀提升。
從一開始備課時,就有一個困惑——關于本課的字詞該怎么處理的問題。是依照常規(guī)講解?還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處理?或者是在相關段落中進行講解?就這樣,幾次三番的加上了又刪去,但最終決定從《社戲》這篇小說中選取部分重點詞語來完成講解,即把有助于學生理解小說內(nèi)容的相關詞語出示在課件里,并結(jié)合小說中的相關語句進行講解。比如:“歸省”“行輩”“攛掇”“宛轉(zhuǎn)”“蘊藻”等詞語。“歸省”是指出嫁的女兒到娘家看望父母。本篇小說寫的就是“我”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的故事。類似于這樣的詞語,在給學生解讀時,實際上是想從詞語入手引導學生簡要了解小說內(nèi)容。另外,考慮到授課的方式是網(wǎng)上錄播,缺少與學生的互動,重點詞語的出示解讀還有助于學生做好基礎積累。
課程錄制于2月6日結(jié)束,2月8日上傳西安市教育電視臺名師公益優(yōu)課平臺,直到2月10日播出,對于《社戲》中的字詞所引發(fā)的關于語文課程中的字詞教學問題一直留存在心里。
2月15日我在江蘇省語文教學名師丁衛(wèi)軍老師的朋友圈里看到這樣一條消息:
“網(wǎng)課,多一點“有用”的。宅家里,學習各類網(wǎng)課微課。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不要在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上繞,比如讀音糾正,比如輕易可以獲得的作者簡介。不要在“一望而知的”的東西上兜圈子……錄網(wǎng)課,慎重!”
看到丁衛(wèi)軍老師朋友圈里的消息,心中的疑慮和困惑更是無法停止。當然,丁老師所發(fā)的信息并非針對課上的情況。然而,這也反映了一個極其普遍的問題: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在設置課程時,字詞的讀音糾正、作者簡介這樣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存在的。
為此,思考之余,和我們語文教研組的趙文藝老師也做了溝通,趙老師說:“娟平,你做的對著呢,因為你上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且是網(wǎng)課,要適當考慮學生差異。真正有多少學生能夠自覺的在課前預習字詞?估計人數(shù)是非常少的,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說一說重點詞語。不過,這篇文章字詞太多,不可能全部涉及,因為微課時間有限,可以考慮字詞的選擇性處理?!?/p>
那么,對于讀音糾正、字形辨析等基本的字詞教學在初中語文課程中到底該如何進行呢? 基于以上原因,2月16日,以微信語音的方式向西安市中語會原理事長趙明老師請教關于目前語文學科網(wǎng)上錄課的字詞教學的看法。趙明老師指出,字詞教學應該有,但最好是隨文講解字詞。還要分辨哪些是學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師講解的。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什么都講。“錄播課”只是錄個課件的畫面,老師的講述成了“畫外音”。學生連老師的影子也看不到,效果又差了一層。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課堂容量十分有限。這樣,就不能像45分鐘的課堂那樣,講求完整的教學程序,解決各方面的問題。“錄播課”必須集中精力,在15分鐘內(nèi),抓一個主要問題“講清楚”,讓學生“聽”明白,在不能互動的情況下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
得到趙明老師的回復后,對于初中語文階段的字詞教學又多了些許認識。字詞教學在初中階段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但是,到底應該怎么去教,值得思考。
對此,我們可以知曉,字詞教學在初中階段應當是必不可少,學生要達到“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怎樣的方法能更適合于初中的學生呢?正如趙明老師所說的“最好是隨文講解字詞。還要分辨哪些是學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師講解的。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什么都講”。這就要求,(下轉(zhuǎn)第202頁)(上接第174頁)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要在字詞教學的方法上多做思考,“不必把字詞抽出來正音、釋義。建議把包含這些字詞的句子拿出來,上畫面,老師朗讀句子,順便正音、釋義?!苯Y(jié)合文本中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引導學生認字識詞,教學效果是不是會更好?至于“上畫面”可以根據(jù)具體所教的內(nèi)容來定,有需要用畫面來幫助學生理解那更好,如果不需要那也不用勉強。在《社戲》一課中,我選擇了“歸省”“宛轉(zhuǎn)”“蘊藻”等詞語。在解讀“宛轉(zhuǎn)”“蘊藻”著兩個詞語時,我將文中的原句選出來讀給學生聽:“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并以此來結(jié)合句子,引導學生明白“宛轉(zhuǎn)”是用來形容聲音圓潤柔媚,悠揚動聽的意思。不過,正如趙明老師所說:要是“把包含這些字詞的句子拿出來”會更加直觀,更有益于學生理解。
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老師認為字詞教學是應該要有的,但是有時候又覺得浪費時間,要么課堂上對字詞不做處理,要么就是將課后“讀一讀 寫一寫”中的詞語全部講解,甚至還會加上課下注解中的部分詞語。事實上,關于字詞教學的問題,是一線老師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實際上,只要我們在方法上些許的靈活一點,適當“過濾”出文本中需要教的詞語,老師和學生都輕松。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對于初中階段(第四學段)識字的要求是:“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边@就需要我們在字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而上面我們所提到的老師要“過濾”,要“分辨哪些是學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師講解的”,正好給學生獨立識字留有空間,對于課堂上不教的字詞,學生可以借助字詞典獨立完成識字;對于課堂上有選擇性的教的字詞,更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
關于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字詞教學——一個極其微不足道的問題,在這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如有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最重要的是除了字詞教學以外,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nèi)ニ伎嫉膯栴}。以研究者扎實細致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務實的語文人精神來對待語文教學,相信,這是今后更多語文教師努力地方向!
參考文獻
[1] 于殿喜.小學中年級語文字詞教學策略分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10).
[2] 次仁拉姆.小學語文高年級字詞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