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德
綜合報道,因曾在二戰(zhàn)期間曾為納粹翻譯,加拿大95歲老人奧伯蘭德為保國籍上訴20余年。近日,加拿大聯(lián)邦上訴法院再次判其敗訴,并駁回其上訴申請,奧伯蘭德面臨被驅逐出境。加拿大政府認為,雖沒有奧伯蘭德當時參與屠殺的直接證據(jù),但他曾加入納粹行刑隊,這本身就構成犯罪。
事實上,多年來,國際社會從未停止對納粹戰(zhàn)犯的追蹤,許多未直接殺人的“小人物”,亦被判刑,引發(fā)對“有罪”與“無辜”之間界限的思考。
據(jù)悉,奧伯蘭德出生于烏克蘭,夫妻二人最初于1954年來到加拿大,在入籍申請時隱瞞了曾為納粹翻譯的經(jīng)歷,于1960年成功入籍,并在當?shù)爻蔀榱艘幻恋亻_發(fā)商。
然而,數(shù)十年后,真相敗露。原來,奧伯蘭德曾在二戰(zhàn)期間擔任納粹行刑隊EK 10a的翻譯,雖然他堅稱自己是17歲時“被迫加入”EK 10a,且沒有證據(jù)表明他參與了任何暴行,但史料顯示,奧伯蘭德至少為EK 10a服務了一年半,該組織當年殘暴屠殺了近10萬人。
1995年,加拿大政府決定撤銷其國籍,奧伯蘭德不斷上訴,開始了所謂“國籍保衛(wèi)戰(zhàn)”。2000年,加拿大聯(lián)邦上訴法院判定稱其隱瞞了二戰(zhàn)經(jīng)歷,一開始就不該獲得國籍。
后來,加拿大政府分別在2001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做出撤銷其國籍的決定,奧伯蘭德持續(xù)上訴。最終在2019年4月24日,法院決定維持原有裁決,并在隨后駁回了奧伯蘭德的上訴請求。
法院判決結束后,自1995年起就一直追蹤此案的加拿大猶太人大會前CEO、人權倡導者法伯稱,加拿大政府下一步就是要將奧伯蘭德驅逐出境,他說,“想想納粹受害者的悲慘經(jīng)歷,他們可沒活到95歲?!?/p>
1995年,加拿大政府決定撤銷奧伯蘭德國籍時,曾表示加入過納粹行刑隊本身就構成犯罪,已足夠將他歸入“戰(zhàn)爭罪犯”。
法伯曾表示,“翻譯是納粹死人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齒輪?!彼麄冊诩{粹進行屠殺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幫助。
事實上,多年來,世界各國對二戰(zhàn)納粹分子的追捕從未停息,2013年7月23日,國際人權組織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發(fā)起了一項引人注目的運動:懸賞追查二戰(zhàn)納粹戰(zhàn)犯。
2014年時,奧伯蘭德的名字,就出現(xiàn)在了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的通緝名單上。
該組織表示,“納粹行刑隊EK 10a謀殺嬰兒、兒童、婦女、男子以及所有被納粹定義為身體或精神軟弱無能的人群。像奧伯蘭德這樣的‘殺人犯’,必須受到懲罰?!?/p>
近年來,曾在二戰(zhàn)時站在納粹一邊,但據(jù)稱未直接參與殺人的“小角色”在德國被判刑,包括監(jiān)獄看守、會計、廚房幫廚等。
——2011年,前納粹集中營看守德米揚紐克因協(xié)助殺人罪,被德國法院判刑5年。而在此之前,在德國只有證據(jù)確鑿,能證明被告犯殺人罪才會被量刑。
——2015年,德國一名自稱“從未殺過人,只提供了幫助的”前納粹分子,時年93歲的老人奧斯卡,被送上法庭并判刑4年。他曾在1942年至1944年作為德國黨衛(wèi)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執(zhí)勤,主要任務是管理囚徒們的錢幣、首飾等有價值物品,被稱為“奧斯威辛的會計”。
但一名檢察官指出,奧斯卡曾幫忙清理遇害者的行李,掩蓋屠殺痕跡。他清楚這些不能服苦役的在押猶太人的命運——被送到毒氣室殺死。
一名判決納粹戰(zhàn)犯的法官表示,只要參與就有罪,就要受到制裁。因為由于這些人的參與,希特勒的“死亡機器”才得以運轉。因此無論是從事什么工作,是否殺害過什么人,只要在集中營工作過,就可治罪。
德國《明鏡》周刊認為,奧斯卡案讓人們重新思考“個體在集體罪行中應承擔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該案引發(fā)了廣泛思考:在涉及審判“下級”納粹人員時,究竟該如何在“無辜”和“有罪”之間,劃出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