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心腦血管病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壓,高血壓并發(fā)癥中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心肌梗死以及急慢性心力衰竭等的致死率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可表現(xiàn)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升高或者兩者均增高。高血壓中超過90%的患者病因不明確(原發(fā)性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治療。如果是由腎臟疾病、醛固酮增多癥等引起的有明確病因的稱為繼發(fā)性高血壓,需要針對病因治療,部分患者病因去除后血壓可完全恢復正常。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具有“兩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一低(治療達標率低)”的特點?!吨袊难懿蟾?012》顯示,在引起我國居民死亡的原因中,心血管病居第一位,其中50%以上的腦卒中和接近一半的心肌梗死發(fā)生均與高血壓密切相關(guān)。隨著人均壽命延長、生活和飲食方式的變化,高血壓患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高和年輕化的發(fā)展趨勢。同時全國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shù)>200萬,而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達標率僅為29.6%,形勢十分嚴峻。
心臟交替進行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由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密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持續(xù)流動,血液在血管管腔內(nèi)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cè)壓力稱為血壓,理想的血壓值為120/80mmHg,正常血壓高值為收縮壓120~139mmHg,舒張壓80~89mmHg。
血壓有五個典型的特點。
1.四肢的血壓是有差別的。一般舒張壓比收縮壓低30~40mmHg,仰臥位的收縮壓比直立位高5~8mmHg,舒張壓高4~6mmHg。左右上肢血壓一般相差5~10mmHg,最多不能超過20mmHg。下肢血壓比上肢血壓高20~40mmHg。
2.血壓每日呈節(jié)律性波動。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血壓晝夜變化,血壓在清晨覺醒后由較低水平迅速升高,于上午10:00~12:00達到峰值,此后血壓逐漸降低,但仍舊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到16:00~18:00再次出現(xiàn)高峰(次高峰),然后慢慢下降,夜間1:00~3:00為最低谷,夜間收縮壓下降率為10%~20%,之后血壓逐漸上升,清晨覺醒后再度升高,如此循環(huán),將全天的血壓繪制成血壓曲線呈長柄“杓”形,長柄“杓”形曲線也就是正常的血壓曲線。
3.血壓四季波動。血壓和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密切相關(guān)。在氣溫低的冬季人們血壓水平比在氣溫高的夏季高,故冬季易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
4.血壓隨運動和興奮、激動以及發(fā)怒等情緒變化而變化。
5.血壓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兒童血壓比成人低,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有所升高,血管的彈性減低,心臟射血需要對抗較大的外周阻力,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下降,脈壓(脈壓也就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增加。
1.超重或肥胖者。超重或肥胖主要使用BMI來評估。BMI=體重(kg)/身高(m)2。正常成年人的體重指數(shù)(BMI)為18.5~23.9kg/m2。BMI在24~27.9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男性腹圍≥85cm,女性腹圍≥80cm表示腹部脂肪聚集,也應(yīng)引起重視。
2.喜高鹽和高脂食物攝入者。高鹽飲食(食鹽>5g/日)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WHO推薦限鹽<5g/日,高血壓患者<3g/日,控制攝入的食鹽總量,每人限制為5g/日,如此,4周后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均值下降了5~15mmHg,舒張壓下降了6mmHg。高脂食物攝入會增加體重,促進血管斑塊形成,加速血管硬化,所以人們應(yīng)避免食用高脂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蟹黃、魷魚以及肥肉等),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3.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者。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以及受噪音及不良視覺刺激的人由于長期的不良刺激興奮大腦皮層,縮血管中樞發(fā)放沖動縮血管,血壓上升,故人們保持心態(tài)平和非常重要。
4.吸煙(包括二手煙)、過量飲酒以及缺乏運動者。高血壓的患病率和飲酒量的增加呈正相關(guān)性。大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血壓波動。吸煙引起血管內(nèi)皮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使血壓升高。兩者都增加了腦卒中、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缺乏運動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為了健康,人們一定要做到戒煙、限酒以及適當運動。
5.有高血壓家族患病史且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以及絕經(jīng)后的女性等等。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二〇四醫(yī)院心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