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葉
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發(fā)生于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其中老年人由于機體機能衰退、骨質疏松,關節(jié)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與年輕人相比,更易骨折。大部分患者的骨折都是由外界碰撞所導致,同時也有部分骨折是由于長期疲勞損傷所致。
骨折患者必須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才能保證康復效果。如果救治不及時,很有可能誘發(fā)休克癥狀,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與其他疾病不同,治療骨折患者中較為明顯的特點是治療周期長,醫(y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制動,同時外界因素的存在極易影響整體治療效果,因此還需要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
1.心理護理。由于治療周期較長,同時受到痛感折磨,大部分患者都會產(chǎn)生煩躁、焦慮以及郁悶等多種負面心理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理效果,不利于患者自身康復。因此,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告知患者病情已經(jīng)得到了有效控制,正在逐漸好轉,積極鼓勵患者,使其正視自身病情。同時,還需要讓患者將心中的顧慮與想法說出來,避免長期壓抑在心中造成不良影響,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保證患者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護理和治療。
2.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要及時地清潔患者病房,保持整潔和安靜,定時開窗通風,調整合適的室內溫濕度,同時將與疾病相關的資料手冊放置于合適位置,方便患者及其家屬翻閱查看。另外,可以在病房內配備飲水機和微波爐等設施,方便患者日常生活。
3.飲食營養(yǎng)護理。飲食習慣是影響患者病情恢復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飲食進行指導。讓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適當補充水分,避免食用堅硬食物以及芋頭、糯米等易脹氣或難消化食物,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骨折愈合和骨痂生成。
4.生活護理。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適應臥床后的生活起居,掌握緩解便秘等自我保健方法,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治療方法以及后期康復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
5.預防壓瘡和并發(fā)癥。骨折患者在治療后一般需要長期臥床并制動,極有可能發(fā)生壓瘡而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重視對患者的皮膚護理,要定時按摩受壓部位,每天用溫水擦浴,保證患者皮膚的清潔和干燥;同時還要經(jīng)常協(xié)助患者翻身,動作要輕柔緩慢,從而降低壓瘡的發(fā)生概率。
6.功能鍛煉。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功能鍛煉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提升患者鍛煉的積極性。骨折早期患者骨折端還不穩(wěn)定,需要進行患肢肌肉舒縮運動,比如股骨骨折時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運動,前臂骨折時做手指屈伸活動以及握拳活動,以此來促進肌肉活動。早期的鍛煉能夠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消腫和穩(wěn)定恢復。骨折中期骨痂逐漸形成,骨折端趨于穩(wěn)定,這時患者需要在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下,以健肢帶動患肢逐漸恢復上、下關節(jié)的活動,同時患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將活動方式從被動逐漸轉變?yōu)橹鲃?。而當形成的骨痂足夠時,患者可適當擴大活動范圍。后期,骨折接近愈合,這時的康復鍛煉要加強患肢關節(jié)部位的主動活動和力量鍛煉,從而更早地恢復肢體力量,恢復關節(jié)正常的活動范圍。整個功能鍛煉過程中,患者如果骨折端出現(xiàn)突發(fā)疼痛,需立即停止鍛煉,并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處理。
(作者單位:四川現(xiàn)代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