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生挫折教育

      2020-06-21 15:08:16龐曉文王曉明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4期
      關鍵詞:挫折教育積極心理學小學生

      龐曉文 王曉明

      〔摘要〕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挫折教育尚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兒童承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面對挫折的平穩(wěn)心態(tài)和應對挫折的基本方法。積極心理學視域中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yǎng)和積極情緒體驗的獲得,為小學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思路指導。據此,本文提出小學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策略,包括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自我教育、積極的挫折預防教育、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全方位、高效率地開展挫折教育。

      〔關鍵詞〕挫折教育;積極心理學;小學生

      當代小學生生活在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新時代,家庭與學校為兒童成長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由于家長和老師的關懷與呵護,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已養(yǎng)成遇到問題就尋求家長老師幫助的習慣,缺乏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和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讓兒童在小學階段感受挫折情境,學會應對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備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實現兒童的心靈成長,培養(yǎng)兒童積極向上的情感力量。

      一、小學生挫折教育及其不足

      (一)小學生挫折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阿姆塞爾在 20世紀50 年代提出的“挫折—奮進”理論認為,在挫折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加努力,行為效率也會提高。挫折教育是一種帶有人文關懷性質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難情境中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種方式[1]。因此,挫折教育可以視作挫折與成功之間的“高速公路”。

      綜合來看,挫折教育是基于遭受挫折的主體對挫折事件本身或者是對受挫情境的感受和產生的不同的情緒體驗,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培養(yǎng)擺脫困境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既包括解決問題的技術技巧,也包括面對問題時平和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情感。兒童受挫之后,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能夠獲得個人成長,更加奮進,從而在正確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挫折教育的關鍵點在于當兒童面臨挫折情境時,父母和老師要在家庭和學校中為兒童提供及時、恰當的指導,使兒童經歷從挫敗中感到積極情緒體驗的完整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小學生挫折教育的不足

      1.家庭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當前社會,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尤其獨生子女家庭體現得更為明顯。他們代替孩子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務 [1]。很多家長只是注重兒童的學業(yè)成績,對于孩子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關注度不夠,兒童自身的個性發(fā)展、情緒情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自然而然處于不受重視的位置。

      由于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沒有養(yǎng)成平和面對問題的心態(tài),因此,當兒童必須獨自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時,便會對挫折產生一種恐懼感,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在挫折事件發(fā)生時,家長僅僅撫慰兒童失落、害怕的消極情緒,而沒有教會兒童面對不同的挫折時如何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方法,致使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家長在幫助兒童面對挫折、解決問題時,安撫兒童的情緒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對兒童提供成長性的幫助,使兒童在消極的情境下有積極的發(fā)展。

      2.學校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目前在小學階段,學校進行挫折教育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二是在班級中進行心理健康建設活動。雖然這兩種方法有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但也有弊端。一方面,這兩種途徑都建立在傳統(tǒng)的教學班級的基礎上,而傳統(tǒng)的教學班級人數較多,籠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能達到最初預想的學習效果。并且,這種集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難關注到個體的發(fā)展,更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和克服挫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配備不齊,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班主任一人承擔,老師難以有充分的精力開展挫折教育活動。

      現階段,挫折教育的重點大多還停留在事情發(fā)生后的問題解決上,而忽略了挫折發(fā)生之前的發(fā)展教育,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期,長遠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挫折教育不僅要幫助那些處于挫折情境中的學生,指導其如何擺脫困境求得生存,更要幫助那些處于正常環(huán)境條件下的學生,引導其建立積極有效的心理防線 [2]。

      二、積極心理學及其對挫折教育的指導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3]。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類功能的積極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人們的積極情緒、積極行為和積極的人格特質等[4]。在積極心理的影響下,個體能夠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培養(yǎng)積極的人格特質,提高創(chuàng)造力以及構建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5]。個體通過找尋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進而從中獲得樂趣,以積極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生活中,才能夠達到更高的幸福水平。

      (二)積極心理學對挫折教育的指導意義

      在積極心理學的四項基本研究內容中,積極的情緒體驗對于兒童的個性發(fā)展以及情緒情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積極的情緒體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幸福感的體驗,二是心理幸福感的體驗,三是社會幸福感的體驗[6]。主觀幸福感是人們可以自我感受的對于過去發(fā)生事情的滿意度體驗,對未來探索新鮮事物有好奇心以及對現在所處環(huán)境的快樂體驗。心理幸福感體現在,人們可以接納既有積極一面也有消極一面的完整的自我;對自我的行為有執(zhí)行力和控制力;建立友愛的、和善的、積極的人際關系。社會幸福感指的是人們可以適應并且融入社會環(huán)境中去,在社會群體中有存在感和認同感,對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有信心并且能夠參與到社會發(fā)展中去的積極情感。

      兒童積極情緒的發(fā)展既可以通過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yǎng)得到實現,也可以從生活經歷的成功事件中得到實現[7]。常常被人們忽略的挫折事件作為一種生活經歷,會給人們帶來更加強烈的情緒體驗,真正的自信來源于克服困難之后的成功體驗[8]。失敗、受挫的經歷帶給兒童的直接情緒往往是消極的,但是如果此時父母和老師給予其關懷和愛護,并幫助兒童找到失敗的原因,有助于兒童更好地完善自己并獲得成長。從最初的消極情緒體驗轉變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挫折事件帶給兒童的不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還有樂觀、勇氣和毅力等更多積極的情感。因此,挫折事件是兒童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由此體驗到的積極情緒也成為人們增強主觀幸福感所必須擁有的情緒能力。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自我教育

      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兒童常常會陷入自我懷疑中,“我為什么總是做不好?”“我怎么這樣笨呢?”等自責、懊惱的消極情緒困擾著他們。這種消極情緒會降低兒童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而自我教育則會幫助兒童正確認識挫折,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據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要求,積極發(fā)揮主體的自主性,有意識地把自身作為教育對象,為提高自我素質而進行的教育活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監(jiān)督、自我改造,充分體現了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自覺能動性[9]。

      應加強引導兒童自我教育,學會接納完整的自我。在引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過程中,使兒童逐漸了解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控和自我改造,接納既有積極一面也有消極一面的自己。家長和老師協助兒童學會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分析挫折事件,加強對挫折事件兩面性的認識,引導其不僅看到事情本身的難點,更要看到克服挫折之后的自我的成長點。引導兒童重點關注挫折的成長點,并協助其抓住成長契機自我發(fā)展,增強兒童的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其真正的自信。

      加強引導兒童自我教育,使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兒童隨時有可能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想方設法避免遇到挫折,而是如何去對待挫折。正確地對待挫折,要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自我評價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擁有戰(zhàn)勝挫折的能力。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在入學后加速發(fā)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進一步發(fā)展,從順從別人的評價發(fā)展到有一定的獨立見解,自我評價的穩(wěn)定性增強[10]。當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引導兒童關注事物的積極方面,不斷對兒童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其逐漸學會自我激勵和自我調控,進而調整好面對挫折的心態(tài),學會以積極的情感來扭轉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積極的挫折預防教育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培養(yǎng)積極人格特質是挫折預防教育的有效手段。積極的人格特質猶如一層具有彈性的保護膜,在個體遇到挫折等消極事件時,能夠維持個體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助其以從容、平和的心態(tài)解決問題。由于小學階段是兒童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因此,在該階段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人格特質,可以有效地進行挫折預防教育。積極情緒能夠促進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yǎng),而積極情緒是可以培養(yǎng)也是值得培養(yǎng)的,它不僅代表著人們情緒感受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隨著時間推移而實現心靈成長和改善幸福感的手段[11]。通過激發(fā)兒童積極的心理潛質,對樂觀、勇氣、熱情、自信等積極情緒進行強化和及時的積極反饋,進而培養(yǎng)其積極的人格特質,能增強面對挫折時的心理承受能力。人們對于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主觀感受影響著幸福感體驗,通過提高積極情緒體驗能增強主觀幸福感。因此,積極情緒的不斷發(fā)展能促進積極人格特質不斷完善,進而能夠有效開展挫折預防教育,實現兒童的心靈成長。

      挫折預防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創(chuàng)設挫折情景,引導兒童積極思考解決方法。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力量和向積極狀態(tài)發(fā)展的潛力,教育則可以挖掘這種潛力,更好地培養(yǎng)人。老師在挫折事件發(fā)生之前給兒童設置挫折情境,通過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兒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導兒童積極思考,尋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之后,每個人將自己想到的方法與同伴交流,尋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法。通過不斷創(chuàng)設學習、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兒童的抗挫折能力。同時,鼓勵兒童參加實踐活動,敢于直面挫折,在實踐中尋找最適合自己認知方式和行為特點的解決方法,學會自我調控情緒,將內在的潛力挖掘出來,發(fā)展出應對挫折的能力。由此,促進兒童在逆境中體驗積極情緒,在挫折中發(fā)現積極意義,久而久之便形成開闊的胸襟,使其具有積極情緒反應,擁有更強的能力以戰(zhàn)勝挫折。

      通過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的方法,可以將以往以補救教育為主的方式轉變成為以逐漸滲透、循序漸進的途徑為主的挫折教育方式。在挫折發(fā)生之前,通過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使兒童掌握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以提高挫折預防教育的有效性。

      (三)家校配合及時干預

      家庭與學校是小學階段兒童主要的活動空間。根據親子依戀關系理論,學齡期兒童對父母有較強的情感依賴,父母的愛能給兒童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兒童的認知判斷和行為選擇。因此,學校與家庭應緊密配合,共同幫助兒童健康成長,提高抗挫折能力。

      兒童的情緒表達和行為表現方式與成人有所不同,父母與老師應耐心地觀察兒童,運用適合兒童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瑞吉歐教育系統(tǒng)非常強調教師作為“兒童的觀察者”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師對兒童的行為進行解碼[12]。通過解碼分析能夠更好地了解兒童行為,使父母與老師能有序、細致地觀察兒童。細心觀察是父母和老師對兒童進行挫折干預的前提和基礎,恰當的溝通是挫折干預的有效手段。由于兒童第二信號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肢體語言的運用會增加溝通的有效性,因此在與低年級兒童溝通過程中,豐富的肢體語言能使交流更加準確、靈活。

      充分挖掘家庭、學校的積極教育功能,雙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高效率的手段對兒童展開一系列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維護身心健康,建立穩(wěn)固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13]。

      四、結語

      學齡期是心理發(fā)展階段中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兒童逐漸學會獨自面對挫折、解決問題的過渡期。在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積極引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幫助兒童接納自我,提高戰(zhàn)勝挫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培養(yǎng)積極人格特質,對兒童進行挫折預防教育,使其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后,家校應該聯合形成教育合力,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下,全方位、高效率地開展挫折教育。

      參考文獻

      [1]楊柳. 挫折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價值與意義[J].教學與管理 ,2015(21):68-70.

      [2]劉志軍, 謝盈盈.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3, 16(2):174-175.

      [3]崔麗娟, 張高產. 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思潮[J].心理科學,2005(2):402-405.

      [4]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8.

      [5]王燕. 積極心理學的十年研究綜述[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3):27-28.

      [6]陳浩彬, 苗元江. 積極心理學: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導刊(上半月),2008(11):14-16.

      [7]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M]//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Springer, Dordrecht, 2014:279-298.

      [8]付偉. 開展挫折教育勢在必行[J].讀寫算 (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5(24):111-112.

      [9]鐘貞. 試論逆商與青少年學生挫折教育[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3(1):81-82.

      [10]程利娜. 論挫折教育的階段性[J].教育探索,2012(7):11-14.

      [11]Earl S R, Taylor I M, Meijen C, Passfield L. Autonomy and competence frustration in young adolescent classrooms:Different associations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disengagement[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17(49):32-40.

      [12]劉麗英,劉云艷. 關于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小學教育教學版),2013 (12):21-22.

      [13]孫勝藍. 我國青少年挫折教育工作探索[J].文教資料 ,2018(19):177-178.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曲阜,273100)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wèi) 虹

      猜你喜歡
      挫折教育積極心理學小學生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中學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29:00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幼兒教育中如何實施挫折教育芻議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01:10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chuàng)設研究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挫折教育”警示錄:強勢媽媽為何慘死兒子刀下(下)
      我是小學生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成長輔導中的應用
      非常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隆安县| 灵璧县| 东平县| 蒲江县| 利辛县| 连南| 伊通| 大庆市| 洪雅县| 遵义县| 望江县| 独山县| 河北区| 龙泉市| 方城县| 北流市| 舞阳县| 靖安县| 合山市| 潢川县| 弋阳县| 商丘市| 莱芜市| 奇台县| 沧州市| 内丘县| 桦甸市| 阿巴嘎旗| 兴山县| 鞍山市| 中山市| 临江市| 闸北区| 凉城县| 尚志市| 朔州市| 乌鲁木齐市| 奎屯市| 佳木斯市| 榆树市|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