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虎新聞網(wǎng)6月21日文章,原題:一些在日本會被欣然接受的禮物,被中國人視為“禁忌”日本人有時會向中國友人贈送禮物,在很多有關(guān)中國的禮儀手冊中,經(jīng)常列舉出“不能送給中國人的東西”,比如鐘表、雨傘、靴子以及手絹等。
“送鐘”在漢語中的發(fā)音與“送終”一樣,因此將鐘表作為禮物送給中國人,往往會被認為不吉利?!皞恪迸c“散”發(fā)音接近,靴子的“靴”與“邪”發(fā)音接近,所以雨傘和靴子在中國不適合作為禮物。盡管沒有發(fā)音的問題,但由于手絹在中國主要是用來擦眼淚,所以作為禮物的話也不合適。此外,還有一些說法,如“因為好面子,所以禮品盒越大越好”“紅色或金色的華麗包裝更加鮮艷,也很喜慶”等。
然而,中國人對送禮文化的看法也在改變。隨著到海外旅游的增多,中國人的見識增多,價值觀也有所變化,送禮物的時候不再拘泥于面子和包裝。
3年前,我在廣東乘出租車時把傘遺落在車上。友人在我回日本當天贈送了一把新雨傘,并附上一張小卡片,寫著“下次旅行時用”。不拘泥于習俗而是出于實際需求的禮物讓我很感動。
日本的百貨商店常常出售各式各樣的手絹。有時在中國,由于事先準備的禮品盒不夠,我會用手絹將糖果、餅干包起來,作為禮物送給中國朋友。這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收到禮物的中國朋友見到漂亮的手絹也會很高興。
當然,不能斷言中國的送禮文化發(fā)生了變化,畢竟中國幅員遼闊,有14億人口。但可以肯定的是,現(xiàn)在的中國與日本人的固有認知不同,它每天都有新的變化?!?/p>
(作者中島惠,陳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