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云
1912年2月29日,袁世凱為拒絕孫中山促其南下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陰謀策劃了一場兵變事件,縱兵在北京焚燒搶掠。此事件鮮有不知者,然而,3月2日,天津駐軍也發(fā)生兵變,放火行劫通宵達旦,對此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禍從天降
天津當時的繁華地區(qū),除舊城內(nèi)東北兩條大街外,均分布在舊城的北面、東北面及西北面。此區(qū)域內(nèi)商店林立,人煙稠密,正是這次兵變掠劫的重災區(qū)。
3月2日傍晚,天津街上行人稀少,巡警撤崗。晚8時左右,突然間槍聲四起。先是駐法學里的巡防營響槍出動,隨后駐西莊的一團人分三路出動:一路竄往西頭一帶,包括西關頭、西頭灣子、如意庵、太平街等地;二路竄往河北大街、北大關、北門外、北門里等地;三路竄往河北大經(jīng)路、西窯洼一帶,然后奔向大胡同、估衣街、北馬路、東馬路等地。
各路變兵鳴槍呼嘯,沿途燒殺搶劫,流氓歹徒和保安隊也趁機加入搶掠行列。到處火光沖天,勢如燎原,整整亂了一個通宵。坐落在北馬路的實習工廠售貨陳列所,除推廣直隸省新興工業(yè)品外,還經(jīng)銷全國各地著名產(chǎn)品,如湖南瀏陽的夏布、山東周村的各色小粗布、江西景德鎮(zhèn)的瓷器、福建的漆貨、江蘇蘇州的刺繡等.平素即特別引人注目,此次兵變,被燒搶一空。在陳列所二樓窗口,有一人未及逃脫,被活活燒死在鐵窗上。老九章綢緞洋布莊的鐵門非常堅固,變兵們碰不開,就將門外臺階條石掘出來,懸以繩索,然后撞開鐵門,一擁而入,又搶又燒,布莊頃刻成為廢墟。天津造幣廠損失更大,變兵們沖入后,將元寶、銀元、銅元等任意劫取。在變兵搶過之后,許多亂民也闖進去搶掠,甚至有些婦女也跟著趁火打劫。
有些商號主動采取措施對抗變兵的搶劫。如估衣街西口敦慶隆綢緞洋布莊經(jīng)理宋則久,聞知變兵搶劫,立即燒了幾大鍋開水,灌進水龍機槍,在變兵砸門時,從樓上用水機槍噴射開水,同時又用商團所發(fā)的槍支鳴槍警戒,變兵們見有準備,不愿延擱時間,遂轉(zhuǎn)向他去。又如估衣街瑞興義洋布棉紗莊經(jīng)理倪鶴橋,見勢不妙,迅速把貨物都轉(zhuǎn)至地下室,待變兵進入地下室搶劫時,關上鐵門,燒煤油點燃柴草,使搶劫者能進不能出,以致被活活燒死。另有竹竿巷順記祥棉紗莊經(jīng)理也把搶劫者鎖在店內(nèi),放火燒死。
變兵搶劫財物,有的多至無法帶走,只能攜帶金銀等細軟貴重物品,拋棄笨重的什物而去,因此大街上拋滿了衣物、包裹、箱籠等,俯拾即得。大街上還有搶劫者的尸體,他們多因彼此爭奪財物火并而死。
一夜之間,夭津面目全非,多少店鋪化為廢墟,多少市民毀家蕩產(chǎn)。東馬路一帶損失較輕,尤其東南城角及南馬路這些靠近日租界的地方,變兵不敢進前,因為日本兵在租界街口架著多挺機關槍,戒備著變兵的竄擾。有一撮變兵奔至德國租界附近時,德國守軍用探照燈一照,變兵便狼狽向南門外及西南角一帶竄去。而市內(nèi)一些交通重地,因分別有俄國兵、法國兵、英國兵、德國兵等把守,故均安然無事。
替死鬼
變兵在拂曉前都滿載“戰(zhàn)利品”退出市區(qū),返回營房。街頭巷尾則到處是被拋棄的衣物。有些貪財?shù)氖忻窦娂姵鰜怼按驋邞?zhàn)場”,因此而發(fā)了橫財。
不料時隔不久,袁世凱的親信、天津警察廳廳長楊以德率領大隊便衣警察及保安隊出動,到全城各處“巡查彈壓”。此時變兵早已按預定計劃回營房,而那些“打掃戰(zhàn)場”的亂民便大禍臨頭了。楊以德下令,凡是在大街上攜帶財物包裹者,一律拘捕。
在一個多小時里,警察就逮捕了260多人。這些人經(jīng)楊以德審問后,被分批處決。第一批17人,背上插上招子,身上披著紅綢,楊以德親自帶隊將犯人押赴南門,一聲令下,17個人頭落地。又將砍下的人頭由南門向東,逐個掛在電線桿上示眾。
隨后楊以德又提審第二批,從在押人中再拉出16名,押赴東門行刑,砍下的人頭由東向北,分別掛在電線桿上。這一批被處決者中,有一對木匠父子,兩人在夜里渾水摸魚,往返了四五趟,由于貪心不足,落得如此下場。
下午,在北門又處決了18個人,北大關、大胡同各電線桿上均掛滿了人頭。此外,在南市大街的牌坊下面也掛著一個人頭,這是巡防營的一個變兵,在夜里大肆搶劫后,因為腰纏累累,不想回隊,居然跪到南市某妓院去鬼混,后在楊以德巡查南市時,因妓院老鴇檢舉,被楊以德就地正法。
楊以德原打算在四門殺四批人,結果只殺了三批,原因是有些被捕者的家屬找到天津總商會會長寧星普,央求寧向楊以德說情寬恕。寧、楊系姻親,楊的女兒為寧的孫媳,寧出頭向楊求情后,第四批得以幸免。
事后,楊以德下令,掠搶者必須將所搶財物交出,否則一經(jīng)查出,嚴懲不貸。不少人膽戰(zhàn)心驚,紛紛將所搶財物擲到街巷。各區(qū)、段派出大批警察收斂,一時間,警察廳院內(nèi)財物堆積如山。大大小小的經(jīng)手人無不渾水摸魚撈到好處。楊以德派了一名叫盧少舟的負責登記這些財物,盧把貴重的物品大多都貢獻給了楊以德。不想此事傳了出去,社會輿論大嘩,最后楊以德把盧少舟當作替罪羊,撤職了事。
兵變之后,整個天津市店鋪斷壁殘垣,零落不堪,幾乎家家鋪門上都貼著“本號搶掠一空”或“本號燒搶一空”的白紙條。河北大經(jīng)路一帶,各店鋪被搶劫后沒有放火,但也都被砸得稀爛了。沿途多處死尸橫陳,一片凄涼景象。
背后主謀
天津兵變也是袁世凱及其親信一手策劃的。本來,依據(jù)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規(guī)定,天津附近是不許駐有軍隊的,因而市內(nèi)并無駐兵,只有地方巡警、保安隊、商團等維持社會治安,人數(shù)最多不過兩三千。然而,就在3月2日這天早晨,天津鎮(zhèn)守使張懷芝所部巡防營突然開進法政橋附近法學里一帶;其后,津北韓柳墅駐兵一個團,也奉命到西莊附近集結。軍隊進入市區(qū)后,即示意可自由行動,但必須遠離各國租界,并且必須在次日天亮前返回駐地,否則以軍法論處。與此同時,警察廳長楊以德宣布全城警察撤崗。這一切,足以說明兵變是有預謀的。
而且另有一事可資佐證:據(jù)20世紀60年代尚健在的變亂親歷者華克格回憶,3月2日,其叔祖華世中由京來津,家人原以為回來共度上元節(jié),初未介意,后來才知道他是奉袁世凱的密令而來,任務是照會天津日本領事館,請日本屯軍在華界發(fā)生騷亂時,代為維護治安。這就證明了兵變背后有帝國主義的支持。當時,整個天津已有兵變的消息流傳,人心惶恐不安,許多官商富戶紛紛攜帶細軟物品避往各國租界。
兵變之后,袁世凱陰謀得逞,南京參議院電告袁世凱,允其在北京就職大總統(tǒng)。然京、津兩地為此慘遭浩劫,多少無辜人民成為其政治陰謀的犧牲品。
(責任編輯:葉筱)
(郵箱:wind.0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