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宇波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相對都比較簡單,多數(shù)只要求學生背誦和記憶,對理解其深層涵義沒有過多要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有必要鏈接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全方位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么,怎樣進行鏈接呢?
一、鏈接相關(guān)古詩,促進閱讀理解
鏈接相關(guān)詩句,解疑釋惑。
鏈接相關(guān)的詩句,調(diào)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幫助理解新詩新句。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稚子弄冰》一詩時,我們可以鏈接學生以前學過的《小兒垂釣》一詩。詩中“蓬頭稚子學垂綸”中“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幼兒。學生就很容易明白了“稚子弄冰”中的“稚子”也是小孩子的意思,“稚子弄冰”就是小孩子玩冰。
再如,在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中“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句時,我們就可以把學生學過的古詩中帶有虛數(shù)的詩句鏈接出來,幫助理解??梢枣溄樱?/p>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三句詩學生都學過,這里的“百尺、千尺、三千尺”都是虛數(shù)。通過這樣的鏈接,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三萬里”也是虛數(shù),形容黃河很長很長。以此類推,“五千仞”是形容很高很高。
鏈接相關(guān)古詩,學多學活。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說,詩是“根情苗言”,意思是詩文只是提供一個感受的基礎(chǔ)。小學課堂對古詩教學的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應(yīng)該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使學生愛上古詩,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圍繞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鏈接與本課相關(guān)的古詩,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延伸課堂文化。
鏈接同一詩人的詩
講《稚子弄冰》可以鏈接《宿新市徐公店》《舟過安仁》《閑居初夏午睡起》這三首楊萬里的詩。從詩的語言風格方面入手,介紹詩人楊萬里及其地位、成就。
通過這樣的鏈接,學生學起來輕松、有趣。課堂上學生學得多,學得活,學得主動,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更增加了學生對詩的興趣與感悟。
鏈接同一主題的詩
例如學習《贈汪倫》一詩,可以鏈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適的《別董大》,形成“送別組詩”。在重點學習《贈汪倫》后,引導學生比較四首詩的異同點。學生很容易總結(jié)出四首詩主題相同,描寫的都是送別,但送別的方式不同:《贈汪倫》是“以歌相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以目相送”,《送元二使安西》是“以酒相送”,《別董大》是“以話相送”。最后,學生總結(jié)得出詩人是“以情相送,以心相送”,情真意切,升華主題。
整合主題相近的古詩,還可以是同一景物、相近語言、相同情感、相同表現(xiàn)手法等,采用“精讀一首,帶讀一組”的教學方式,以點帶面,達到整體優(yōu)化的效果。
二、鏈接生活原型,把握古詩意義
鏈接生活場景,理解古詩意義
教師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鏈接到古詩學習之中,讓學生領(lǐng)悟古詩的內(nèi)涵。如,教學《村晚》一詩時,根據(jù)詩中“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句,先讓學生自己想象一下青草茂盛、池水高漲,落日青山倒映水中的景象。同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一個這樣的視頻或圖畫,讓學生沉浸在古詩所營造的場景之中。之后,教師引導說:“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就在池塘邊愜意地散著步,遠望一輪紅紅的落日銜在山間,這樣的場景,你們最先想起的詩是哪句?”學生根據(jù)前邊的鋪墊,都能夠第一時間想起“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這一句,就這樣,教師通過將現(xiàn)實場景鏈接進古詩之中,促使學生在涵詠語言、想象畫面中融入自我、沉潛體驗,獲得美感。
鏈接生活經(jīng)驗,理解古詩意義
生活有多大,語文就有多大。古詩作為語文教學的分支之一,應(yīng)該有一個寬泛、靈活的空間,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當作輔助理解的“大辭典”,創(chuàng)設(shè)靈動豐富的教學情境,讓課堂回歸生活是古詩教學的一大突破。
例如,在教學《題西林壁》一詩時,詩中“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一句,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生活當中看到的山石的形狀是相同的嗎?有的學生說自己游覽黃山時所看到的奇石,正面看像老人,側(cè)面看像巨獸。還有的學生說,在游覽張家界時,在山腳看到山峰像巨柱,登上山頂后看到的景色卻是連綿起伏的山嶺,這時教師順勢引導,是因為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也不同,這種情況就可以用“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來形容。
總之,無論鏈接什么內(nèi)容,在哪里鏈接,一定要依據(jù)課程標準,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小學高年級應(yīng)當更加注重對知識的串聯(lián),注重初小銜接,成體系地介紹古詩的寫作手法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站位高遠,更多地關(guān)注詩法和詩境,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學習古詩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