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由言語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韻律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八項組成。換句話說,世界上并不存在絕對的“誰行,誰不行”,而只存在哪一方面行,哪一方面不行。
加德納的研究為我們探索班級管理模式提供了啟示,即班級建設需要多方面人才共同努力。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智能也可以多元化發(fā)展。班主任如果能識別每個學生較優(yōu)秀的某一種或者幾種智能,并知人善用,實行差異化管理,必會事半功倍。
班主任實行差異化管理的前提是,必須使班級成員感到老師是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否則,班級成員就會分化成一個個小團體。被視為老師“親信”的學生為一個團體,而認為自己被老師忽視的學生,會走得更近。各個小團體之間不愿互相合作,管理起來會非常困難。
班級差異化管理還需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
適合原則。同一件事情,由于參與評價的學生不同,教師處理的方式也應不同。班主任不應該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塑造孩子,面對差異,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提供適當的機會,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貫穿教育始終。
互補原則。班主任管理班級,應該清楚每一種差異在班級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和價值,讓差異在班級中和諧地存在,并有效地將這些差異聚合,產生“和”的力量,達到“萬事成”的效果。
差異化管理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在班級內組建興趣小組,或者舉辦多類型、多種主題的活動,如“詩詞大會”“科技大比拼”“我是小小演說家”“節(jié)約小能手”“我是垃圾分類專家”等。學校層面,可以組建社團,如文學社團、英語社團、數學聯(lián)盟、藝術書法社團、“湖北小曲”社團等。
除此之外,根據孩子的不同性格和愛好等進行多樣化激勵,也是差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危機激勵。給學生找一個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與競爭對手比學趕幫超,以此激勵自己奮發(fā)圖強。
差異評價激勵。教師要激勵學生,需了解學生的需求和長處,在此基礎上區(qū)別評價學生,以期激勵學生進步。
持續(xù)性激勵。心理學認為,人剛剛獲得激勵時大多激動不已,內在動力強勁,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激勵的效果會越來越弱。所以,班主任要觀察孩子情緒的變化,根據孩子不同的學習持久力實行持續(xù)性激勵,如樹立榜樣、設立崗位、安排值日,形式可多種多樣。
教會學生自我激勵。激勵是有時效性的,實際上,班主任注重給孩子們外在的激勵,不如讓孩子們學會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在所有激勵當中是最具效力、最有把握的一種方式。畢竟,寄望他人激勵,還不如自己激勵來得簡便而有效。
曾國藩每天都會用寫日記的方式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實際上,這也是十分有效的自我激勵方式。每天再忙碌,也要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冷靜地想一想:我今天的學習有沒有盡力?對同學、老師、家人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我又堅持了哪種好習慣?
做得好的地方,給自己一些掌聲,自我激勵一番,振奮自己的斗志,增強自己的信心;做得不夠理想的地方,就應該認真檢討為什么會這樣,然后不斷改進。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班級管理中,要想做到“百花齊放”,就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實行差異化管理。正因為每一朵花都有獨特的美,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長港路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