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玲
【摘 要】在中高職計算機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難以適應當前教育需求,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不利于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高效課堂。為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師應發(fā)揚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教研精神,推動高效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筆者結合教學經(jīng)驗,對中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升教學效率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關鍵詞】中高職;計算機;教學
1 中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
中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相關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部分中高職計算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強調專業(yè)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引用教材外的內容,整體教學的趣味性不高。中高職學生在學科知識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當遇到復雜難懂的知識時很容易失去學習耐心。筆者認為,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師未能充分了解中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缺乏應用趣味內容進行教學的意識。比如,對于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應用領域等知識內容,教師只是通過口述以及運用多媒體展示文本信息的方式為學生內容講解,這必然會導致學生對悠久、冗雜的計算機發(fā)展歷史缺乏學習興趣。
1.2 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待提升
在當前的中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是一項重要問題。許多中高職計算機教師在講解專業(yè)知識時,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的影響,習慣于直接將某些知識點告訴學生,過于強調自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自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關系。
比如教師向學生講授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等知識時,習慣于直接將“計算機系統(tǒng)由硬件和軟件組成,硬件又包含主機和外部設備,軟件又包含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等內容告訴學生,未能考慮到中高職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的實際情況以及展示自我的需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 理論教學與應用教學分離
中高職計算機教育應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許多中高職學生只能在教室內學習理論知識,導致其計算機應用能力嚴重缺失。這一問題的產(chǎn)生與教師未能兼顧理論教學與應用教學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將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了理論教學上,未能及時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上機操作學習,最終導致計算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
例如,在教學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時,部分教師只是利用教室內的計算機設備向學生演示W(wǎng)indows窗口、菜單、對話框等的操作,傳授給學生使用計算機資源管理器、打開與移動文件夾等的理論方法,未能組織學生實際應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導致一些學生不具備熟練操作Windows系統(tǒng)的能力,難以實現(xiàn)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高職教育目標。
1.4 不注重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
在計算機課程實施方面,許多中高職計算機教師缺乏課后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往往在講完一些知識點后直接開始準備講解新的知識點,忽略了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的過程,導致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比如在講授“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時,一些教師未能在課后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與反思,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未能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缺少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等問題難以被及時發(fā)現(xiàn),造成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到現(xiàn)實生活中流行的C2C、B2B等經(jīng)營模式,使課堂教學缺乏綜合性的現(xiàn)狀得不到改變。
2 中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
2.1 利用圖片和視頻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解決教學內容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的問題,中高職計算機教師應當利用好多媒體設備的互聯(lián)網(wǎng)等功能,結合具體的計算機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利用這些圖片和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情境,將某些抽象的計算機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以此來加強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的感官沖擊,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比如在引導學生認識計算機病毒并學習計算機病毒防治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一些趣味性的圖片。另外,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搜索并播放關于計算機病毒的視頻片段,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影響后果、傳播速度、類型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病毒防治等知識的求知欲。
2.2 通過師生互動提升學生積極性
師生互動是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對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具有顯著作用。在開展計算機教育教學時,中高職計算機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師生課堂互動的重要性,提升對師生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抓住教學時機,通過情境互動、問答互動、交流互動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內容上,使學生切實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2.3 通過上機操作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
中高職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將理論教學和上機操作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上機操作學習的機會與平臺。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設計上機操作學習任務,加強對學生上機操作學習行為的調控、指導與監(jiān)督,以保證學生上機操作學習的高效性。
2.4 積極客觀地進行教學評價與反思
新課改在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改革,其中在課程評價方面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高職計算機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對自身教學的情況、學生學習的情況、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等內容進行客觀的評價與反思。
3 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中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也邁入了新的時代,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應繼續(xù)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完善計算機教學的方式,以全面提升中高職學生的計算機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錦.中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的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9):275-276.
[2]申超群,李蔚.試論中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與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3):96-97.
(作者單位: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