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爽,李彥文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江蘇 揚州225101)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連續(xù)波雷達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在近程雷達系統(tǒng)中,連續(xù)波雷達比脈沖波雷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例如體積小、重量輕、發(fā)射功率較小,因此具有抗偵察與抗干擾的能力[1]。然而雷達的收發(fā)隔離問題是雷達工程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24]。大功率連續(xù)波雷達,同時發(fā)同時收,不解決收發(fā)隔離問題,也就無法繼續(xù)對目標進行跟蹤。收發(fā)隔離不好,輕則降低接收機的實際靈敏度,減小作用距離;重則導致接收機飽和,無法跟蹤目標。因此,本文在設計一個連續(xù)波雷達的基礎上,對收發(fā)隔離進行了探討。
解決收發(fā)隔離的方法一般有[2]頻率隔離、時間隔離、極化隔離和空間隔離等等。其中的頻率隔離如大功率的通信機和衛(wèi)星通信站,它們的收發(fā)采用不同的頻率,便可圓滿地解決收發(fā)隔離問題;但這不適用于連續(xù)波測速雷達,因為多普勒頻率只有幾十千赫茲到幾兆赫茲,收發(fā)信號頻率間隔太小。
對時間隔離來說,脈沖雷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脈沖雷達從工作原理上就要求發(fā)射和接收在不同的時間里進行,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在發(fā)射的極短時間里不要泄漏過多的功率,以免燒毀接收機或妨害對近距離目標信號的接收;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天線存在交叉極化,極化隔離方法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增大收發(fā)天線間距可以明顯提高收發(fā)隔離,間距增大一倍,隔離度可提高6 dB。但是增大收發(fā)天線間的距離將受到空間位置的限制,例如飛機、軍艦上的雷達,兩天線容許的距離只不過十幾米或幾十米。天線間加吸收性隔離板對側向輻射進行吸收,這種隔離措施使2個天線間的電磁波不能直視傳輸,因而隔離效果十分顯著。
設計要求:設計一個天線陣面,由發(fā)射陣面、接收陣面、隔離帶等組成,工作頻率Ku波段,示意如圖1所示。
圖1 天線布局示意圖
其中,發(fā)射天線陣列天線規(guī)模如下:共4行×52列。發(fā)射天線陣方位±45°相掃。接收天線陣列天線規(guī)模如下:共8行×52列。接收天線陣方位±45°相掃,收發(fā)隔離度≥75 d B。
選用印刷陣子天線作為陣元。其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陣元模型
仿真的單元駐波及方向圖如圖3、圖4所示。
圖3 陣元駐波
從圖3中可以看出,該陣元形式方向圖對稱,陣元的駐波1.14,頻率特性在帶寬內的一致性穩(wěn)定,增益達到6.05 dB。選用本形式陣元作為天線陣的陣元。
圖4 陣元仿真E、H面方向圖
2.2.1 5×5陣列
為驗證單元在陣中的性能,建立一個5×5的陣列,并觀察陣中單元的特性。建模如圖5所示,陣中單元駐波如圖6所示,方向圖及與周圍陣元的互耦度如圖7、圖8所示。
圖5 5×5陣列
圖6 陣中單元駐波
由上面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陣元在5×5陣列中滿足駐波1.4 以下,H面方向圖波束寬度大于100°,滿足掃描±45°要求。
2.2.2發(fā)射陣
將俯仰4個單元用一個一分四功分器相連,并建立4×52元陣列,建立模型如圖9所示。
圖7 陣中單元H面方向圖
圖8 陣中單元與周圍陣元的耦合度
圖9 發(fā)射陣列
分別對這2個模型進行仿真,觀察E面及H面方向圖。仿真結果如圖10、圖11所示。
圖10 H面方向圖
由以上仿真結果可以看出,發(fā)射陣方位面在全頻帶上滿足波束寬度2°±0.1°,俯仰面在全頻帶上滿足波束寬度20°±1°。
圖11 E面方向圖
2.2.3接收陣
建立接收陣列8×52元陣,如圖12所示。并對此模型進行仿真,觀察E面及H面方向圖。
圖12 接收天線陣列
仿真結果如圖13、圖14所示。
圖13 H面方向圖
圖14 E面方向圖
由以上仿真結果可以看出,接收陣方位面在全頻帶上滿足波束寬度2.8°±0.2°,俯仰面在全頻帶上滿足波束寬度8°±0.5°。
將發(fā)射陣列與接收陣列放置在一個平面上,上表面平齊,建立模型如圖15所示。
圖15 連續(xù)波陣列
經(jīng)仿真得到的2個陣列隔離度如圖16所示,可以看出,在未加隔離板的情況下,發(fā)射陣列與接收陣列隔離度為-50 dB。參考以往隔離措施,由于連續(xù)波雷達無法采用脈沖雷達的時間隔離措施,且根據(jù)接收發(fā)射要求無法利用極化隔離,故選用平面金屬板進行空間電磁波隔離,阻斷電磁耦合通道,必要時涂覆錫鉑紙應可增加效果。
圖16 未加隔離板的陣列隔離度
首先,采用單層金屬板作為隔離板,在2個陣列中心位置放置一塊金屬板,高度約1.5λL,建立模型如圖17所示。
圖17 加單層隔離板的連續(xù)波陣列
由仿真結果(圖18)可以看出,加上單層隔離板之后,2個陣列的隔離度由50 d B 增至65 d B,但仍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圖18 加單塊隔離板的陣列隔離度
將單塊隔離板加至2塊隔離板,又叫U型隔離板。2塊板間距約為1.8λL,高度約為1.5λL,建立模型如圖19所示,仿真結果如圖20所示。
圖19 U 型隔離板的連續(xù)波陣列
圖20 U 型隔離板與單塊和不加隔離板的陣列隔離度
可以看出,加上U 型隔離板之后,2個陣面的隔離度在全頻帶上大于75 dB。
在隔離板上進行開槽處理,可以使電磁波的繞射距離變長,衰減更多,從而達到提高隔離度的目的。由此建立模型如圖21所示,在U型板上等間距、等深度地開槽,槽面向內,平面向天線。
仿真結果如圖22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在U型板上進行開槽處理后,收發(fā)隔離度提升至90 dB以上。
圖21 開槽U 型板的連續(xù)波陣列
圖22 開槽U 型板與上述隔離板的隔離度
經(jīng)過實際加工調試,天線性能測試如下所述。
陣中單元方位方向圖如圖23所示。
圖23 陣中單元方位方向圖
測試結果滿足±45°掃描范圍要求。
發(fā)射陣列的方位方向圖如圖24所示。
圖24 發(fā)射陣列方位方向圖
接收陣列的方位方向圖如圖25所示。
圖25 接收陣列方位方向圖
測試結果滿足指標要求。
收發(fā)隔離度如圖26所示。
圖26 隔離度測試圖
頻帶內的隔離度達到了-78.0 dB,滿足指標要求。
本文提出了一種開槽U型隔離板。從連續(xù)波雷達收發(fā)隔離的基本理論出發(fā),構建了帶有開槽U型隔離板的12×52元陣列。測試結果表明,該陣列可以在設計頻段上實現(xiàn)寬角掃描、高隔離度等優(yōu)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