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接住這塊石頭,它能告訴你很多事兒呢!
地質學是一門探討(tàntǎo)地球如何演化(yǎnhuà)的自然科學,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并稱為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
我們腳下的土地曾是一個山頂,還是沉睡在海底?只要觀察(guānchá)和研究(yánjiū)石頭、土壤(tǔrǎng),地質學家就能感受到大地滄海桑田(cānghǎisāngtián)的變化。
地質學家的一天
我是科學背包客,野外作業(yè)是必修課。發(fā)現(xiàn)和研究各類礦石(kuàngshí),讓我熱情高漲(gāozhǎng)!
上午確認考察路線,整理工具。
實地觀察地貌。
勘探礦脈。
采集礦石標本。
下午在實驗室里觀察標本。
晚上將標本存檔。
礦物的用途
從礦物中提取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加工成不同用途的產(chǎn)品。
在建材、化肥、服裝、日用品等行業(yè)中都有應用。
因為具備稀有、美麗、成分穩(wěn)定及高硬度的特性,可經(jīng)加工制成寶石。
地質學家的“好伙伴”
標本庫
有的標本庫按照地域(當?shù)睾屯獾兀┓诸惙胖谩?/p>
助手
為確保安全和效率(xiàolǜ),按規(guī)定外出考察至少兩人一組。
水準儀
測定兩地高差的專業(yè)儀器。
透明自封袋
用來搜集并保存標本。
對講機
方便在山區(qū)進行短途通訊。
比例尺
用作拍照記錄時對比參照。
礦石盒
用于分類存放礦石標本,便于教學和實驗比對。
顯微鏡
用于觀察礦石的內(nèi)部結構。
我是大地的孩子
我國國土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從地表到地下1萬米的空間里,既藏(cáng)著寶貴的能源,也蘊含(yùnhán)貴重的礦藏。但地表實在太厚,怎么開發(fā)這座地下“寶庫”呢?
地質學家中的地球物理學家,能告訴你答案。中國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在艱苦條件下堅持科學研究,在核心技術領域(lǐngyù)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在黃大年小的時候,父母給他講了錢學森、李四光等很多愛國科學家的故事。在他心里,早早播下了一顆成才報國的種子。
求學路上,他一直非常勤奮(qínfèn)和優(yōu)秀,高考時考入了原長春地質學院。畢業(yè)時,他給同學贈言(zèngyán):“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隨后,他前往英國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終于小有名氣。
這時,我國啟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他收到了母校的回國邀請(yāoqǐng)。“回國對我來說,就是落葉歸根?!彼焕頃N種誘惑(yòuhuò),毅然(yìrán)回到祖國。
回國后,他一頭扎進實驗室,參與了十余個重大科研項目。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碧钛a(tiánbǔ)了多項技術空白。
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被國外一直壟斷(lǒngduàn)的設備終于換上了“中國芯”!我國成為繼俄羅斯、德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地下萬米大陸科學鉆探技術的國家,中國正式進入“深地時代”!
由于勞累、重病,黃大年去世時年僅58歲,被追授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時代楷?!?。“心有大我,至誠報國”,他仿佛一棵大樹,伸展?jié)鉂饩G蔭(lǜyīn),獻出累累果實,撒下繽紛(bīnfēn)落葉,將一切都獻給了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