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家庭的生活美學
爺爺90歲,奶奶87歲,他們居住在二層的木結構老屋里,每日在自家庭院里鋤地拔草、撿落葉、挖土豆、摘櫻桃梅子、采核桃柿子、做木工、熬果醬、烤蛋糕、釀酸奶、打年糕……爺爺每天都給筆友寫十封信,親自騎車去郵局寄送。
夫婦倆收集枯枝敗葉,用自然肥料種植蔬果。每一塊地種的是什么,兩人都認真地插上標簽牌子,并標明收獲的月份,牌子上經(jīng)常寫著“敬請期待”。
竹筍、酸橘、土豆、玉米、龍須菜、梅子、無花果、芋頭、白蘿卜、草莓……在庭院中,他們一共種植了70種野菜和50種果子。收獲的果實,再由奶奶英子烹調(diào)成簡單而精致的飯食,比如各種果醬、酸奶、蛋糕……
每當季節(jié)交替,他們會通過更換家里的用具或者調(diào)換擺設位置,給生活創(chuàng)造新鮮感。
奶奶英子照料著各種蔬果,無論是櫻桃樹,還是馬鈴薯,每一樣都有年齡。它們枯榮相生,歲歲常存。
“人生是循序漸進、不緊不慢的過程。孜孜不倦地去活,自然會結出豐碩的果?!憋L吹落枯葉,枯葉滋養(yǎng)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wěn)定地成長。所有關于生命的答案都在偉大的自然界當中。對于爺爺奶奶來說,活得越久,人生就會越加美好。而這樣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生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去準備,才能收獲成熟的果實。他們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沒有浪費,這種從“始”至“終”的生命力平凡又偉大。
“在這種安心感中度過每一天,比什么都要美好?!蹦_踏實地的煙火日子,相濡以沫的長情陪伴,在自給自足的庭院,從土地收獲果實,坐看云卷云舒,喜聞鳥鳴雨聲。
“能珍惜死亡,才能珍惜活著的現(xiàn)在?!笨吹竭@對老夫婦,我們不禁想起自己白發(fā)蒼蒼的長輩,他們也是自己造了房子自己住,自己勞作,自己生活。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拼湊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認真生活的長輩們,用一生的歲月告訴我們: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什么事都要盡力去做好,不讓遺憾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