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梅
【摘? 要】目的:探討在消化內鏡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精細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0例消化內鏡室無痛胃腸鏡診療患者,并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0例)患者按常規(guī)護理路徑給予護理,研究組(100例)患者按照精細化護理路徑給予護理,對照分析兩組所產生的臨床效果。結果:從時間上來看,研究組無痛胃鏡檢查預約時間、無痛腸鏡檢查預約時間、患者檢查等候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從護理滿意度來看,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從投訴事件發(fā)生率來看,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消化內鏡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精細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確切,可以縮短無痛胃腸鏡檢查預約時間和檢查等候時間,并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避免投訴事件發(fā)生,臨床價值顯著。
【關鍵詞】精細護理路徑;消化內鏡室;護理工作;效果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各項內鏡新技術百花齊放,在臨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診療工作需要應用消化內鏡技術輔助診療[1]。在消化內鏡室診療中,因涉及到多種疾病,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還需要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細致的護理服務[2]?,F階段,越來越多的醫(yī)院提倡精細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中實施精細護理路徑,為患者提供更加貼心和舒適的服務,可以增加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認可和滿意度[3]。本文實施研究的消化內鏡室尚未進行信息化管理,各項檢查流程均需人工操作。為優(yōu)化護理工作,本文探討在此消化內鏡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精細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0例消化內鏡室無痛胃腸鏡診療患者,并隨機分組研究,對照組(100例)患者均選自2019年5月至2019年7月,其中無痛胃鏡50例,男26例,女24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38-46(41.22±2.54)歲,無痛腸鏡50例,男27例,女23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38-46(40.51±3.77)歲,研究組(100例)患者均選自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其中無痛胃鏡50例,男27例,女23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38-46(40.66±3.69)歲,無痛腸鏡50例,男27例,女23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38-46(40.46±3.85)歲,對一般資料予以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無意義,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100例)患者按傳統(tǒng)護理路徑進行常規(guī)護理:①預約數量根據常規(guī)每天大概數量加上醫(yī)生臨時添加的數量。預約的檢查時段分別是早上8時到10時,10時到12時和中午時段。在預約時給患者宣教檢查前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到中心藥房取藥。②患者檢查當天到前臺報到后,護士將申請單按順序排列好,并指引患者坐在候診區(qū)等候。③檢查前準備:護士呼叫患者名字和家屬一同進入準備間進行麻醉評估,不符合無痛要求的患者指導其找醫(yī)生重新開單、交費再處理,符合無痛要求的患者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檢查服的更換,然后平躺在車床上,進行生理鹽水的靜脈輸注。等到前一位患者檢查完后,由家屬和護士把患者推進檢查室。④檢查完畢后由跟臺護士把患者推到復蘇間并進行術后宣教。⑤前臺護士每個小時收集報告,統(tǒng)一發(fā)放。
研究組(100例)患者按照精細化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在傳統(tǒng)的護理路徑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細化:①首先成立醫(yī)護合作質量管理小組,設定管理目標,優(yōu)化醫(yī)護合作工作流程。②設定以下共同工作目標,一是優(yōu)化工作流程,改善就醫(yī)感受,二是將預約時間縮短至1-2天,縮短檢查當天患者的等候時間,三是保證工作質量,四是服務對象零投訴。③建立內鏡質量管理架構。首先設立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小組,主要包括教學培訓與培訓質控組、感控管理小組、護理服務品質管理組、護理安全質控組、五常法管理組。其次設置三級質控網,其中三級為護士長,二級為帶班組長,一級為當班護士。另外安排專責人員,包括質控員、感控員、設備管理員、物資管理員、藥品搶救物品管理員。④實施一站式預約服務。調整腸鏡編碼,使用套餐式收費。由內鏡室領取瀉藥基數,在患者預約檢查的同時派發(fā)瀉藥,同時宣教服藥方法。⑤創(chuàng)新人工預約方法。采用更精確的按時段按量預約方法:根據每位醫(yī)生的操作速度,計算每天每臺鏡大約的檢查人數,設定工作日工作時間內每小時可以預約人數,供患者自主選擇檢查時段,并吩咐患者按時段報到。⑥由于尚未實施電子叫號系統(tǒng),現采取新的人工叫號運作方法:按醫(yī)療組分組排號,派發(fā)號牌給患者。⑦改善等候秩序:由專人負責協調診區(qū)秩序,每個患者限制一個家屬陪同。⑧保證檢查安排的緊湊性。嚴格管理首臺檢查開臺時間,每天準時8點開始檢查,每天公布不按時開臺的醫(yī)生和護士,讓檢查能按計劃進行。做好檢查間接臺的銜接,每個檢查間保證一個病人在診室門口候檢,一個病人在術前準備間準備。⑨無縫隙銜接:改變醫(yī)生護士排班的方法,做到人停機器不停,增加每天檢查的量。⑩縮短取檢查報告等候時間:取代前臺集中取報告,報告發(fā)放前移,醫(yī)生在進行下一個檢查前打印結果,檢查室護士立即派發(fā)給患者或家屬。?優(yōu)化服務內涵。檢查區(qū)域護士落實一對一宣教,負責對檢查、術后患者健康教育并派發(fā)宣教單。為患者提供膠袋,以供患者換檢查衣后裝好自己的衣物和隨身物品。?優(yōu)化功能分區(qū),專人負責。設立呼氣區(qū),第一候診區(qū),第二候診區(qū)和復蘇區(qū),各區(qū)分別由專門的護士負責,各施其職。?改革檢查前注射方式。使用留置針代替一次性輸液?;颊吡糁昧肆糁冕樅笞跍蕚鋵W系群驒z查。?保障患者轉運安全。聯合護理部建立專業(yè)轉運隊伍,對所有術后患者實施專業(yè)的安全轉運隊伍負責轉運。?多部門聯動。麻醉科成立麻醉門診,患者開具申請單后,先到麻醉門診進行麻醉評估后再進行檢查預約。
1.3臨床觀察指標
①無痛胃鏡檢查預約時間;②無痛腸鏡檢查預約時間;③患者檢查等候時間;④護理滿意度,從預約指導、服務態(tài)度、宣教知識、技術水平、檢查時間5個方面進行評估,每項評分為1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滿意度越好;⑤投訴事件。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計量、計數兩種資料,分別以(x±s)、(%)兩種不同方式予以表達,另外經t值、X2兩種不同方式予以檢驗,如果檢驗所得結果P<0.05,則表示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無痛胃腸鏡檢查預約時間、患者檢查等候時間對比,研究組無痛胃鏡檢查預約時間、無痛腸鏡檢查預約時間、患者檢查等候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從護理滿意度來看,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投訴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從投訴事件發(fā)生率來看,對照組出現3例投訴事件,研究組無投訴事件,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根據以上的數據可發(fā)現,實施精細護理路徑后患者對消化內鏡室的護理服務的評價指標有顯著的提高,分析其原因有:①明確的目標,嚴謹的管理架構以及清晰的功能分區(qū),為精細護理路徑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②精確到每小時的預約方法一方面可以讓患者有更多的選擇,滿足患者靈活安排報到時間的需求,避免因過早報到而造成檢查前的長時間等候;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每天的檢查人數,避免患者因扎堆而增加等候時間。另外,在預約同時派發(fā)瀉藥,一站式的服務可免于患者來回奔走于各部門,節(jié)省時間的同時能更清晰地獲取服藥指導。③護士各司其職,打造緊湊的檢查流程:各功能區(qū)分別有一名護士負責,為患者提供及時的護理服務。例如,前臺護士帶領患者進入準備間后指導患者換衣服,輸液護士對他們進行留置針注射,巡回護士及時把完成檢查的患者從檢查室推到復蘇室交給復蘇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后宣教,再把另一位準備好的患者安排到檢查室門口,如此,大大減輕了跟臺護士的工作,下一臺檢查又能緊湊地進行。這樣保證最大程度地無縫連接,加快在單位時間內的檢查速度,縮短已準備好的患者的等候時間。每天的任務都能按時按量完成,有效避免檢查患者的堆積,因此能大大縮短胃腸鏡預約時間,使患者在預約1-2天內就能進行檢查。再者,麻醉門診的創(chuàng)立,使患者在檢查前提早完成麻醉評估,檢查當天能直接進入術前準備階段,進一步減少患者在準備上所花的時間。最后,由跟臺護士發(fā)放報告,讓患者盡快取得報告并進行診治。從調查發(fā)現,約95.6%的患者認為最能引起患者投訴的因素是等待檢查時間太長,因此減少患者的等候時間,就能有效減少患者的投訴。④留置針的使用,能減少患者因改變體位導致脫針或針口腫的情況?;颊呖勺杂苫顒?,舒適度好,能自己呼叫家屬和自行走進檢查室。護士推車床更省力,而且誰檢查誰用床,診床利用率和周轉率都能獲得提高。再者,患者不需要躺在車床上補液,他們能坐在第二候診區(qū)的椅子上,在等待檢查的過程中能與病友聊天,可以放松術前緊張的心情。根據經歷過兩種護理模式的患者反饋,患者更愿意使用留置針,認為此種護理模式更舒適,更人性化,更容易讓人接受。因此,從技術上和心理上,此護理模式都能給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yī)感受。⑤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使患者給予加分。專門護士負責的健康宣教能針對患者的個體化情況進行指導,使患者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復。專門的護士維持秩序,為患者營造更安靜更有秩序的診療環(huán)境。還有,提供膠袋給患者裝好私人物品和各項貼心的提醒服務,均能讓患者更為滿意。由此可見,在消化內鏡室護理中實施精細護理路徑,不僅可以縮短患者胃腸鏡檢查預約時間和患者檢查等候時間,還可以讓患者對預約指導、服務態(tài)度、宣教知識、技術水平、檢查時間等方面更加認可和滿意,可以有效避免投訴事件發(fā)生。
臨床護理路徑為護理模式的優(yōu)化提供了支持。在消化內鏡室護理中,精細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針對患者開展從入院至出院的一系列護理服務,以時間為縱軸,以各項護理服務為橫軸,按照時間先后順利開展各項護理工作,其不僅結合了循證醫(yī)學理念,同時也涉及到整體護理理念,使護理質量得到保障,同時使護理護理得到持續(xù)性改進和優(yōu)化[4]。對消化內鏡診療患者來說,它的實施不僅可以減少醫(yī)療資源浪費,避免患者來回走動于各部門,使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使患者預后得到改善[5-6]。另外通過此種護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及掌握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另一方面可避免醫(yī)療糾紛問題,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結語:
精細護理路徑在消化內鏡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臨床效果確切,有利于促進護患溝通,建立通良好護患關系,減少投訴事件發(fā)生,更有助于醫(y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使患者獲得更好的就醫(yī)感受,對此護理方式更為滿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興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無痛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919- 920.
[2] 竹建強.臨床路徑在無痛性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6,06(23):383-384.
[3] 牛振楠.臨床路徑在無痛性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應用分析[J].飲食保健,2017,04(18):24.
[4] 張欣欣.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1):250-251.
[5] 云青青.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06):144-146.
[6] 金惠敏.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9,27(0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