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張程武
摘 要:根據西部地區(qū)區(qū)域特點結合我校辦學宗旨,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人才需要,將我校建設成為應用型大學,本文以物理實驗教學為例,詳細分析現(xiàn)階段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道路。
關鍵詞:西部高校;應用型本科;物理實驗教學
0 引言
“三流”高校是在雙一流高校之后,地處三線城市,承載著70多年的風雨,有著自己的特色專業(yè)——煤礦類專業(yè),201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物理實驗作為理工科重中之重的基礎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對物理理論的深化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動手能力,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素養(yǎng),本校以產教融合為依托,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基本導向,然而在新形勢下,對大學物理實驗的改革尤為重要。
1 結合本校的情況,大學物理實驗課面臨的問題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1 學生情況
1.1.1 語言溝通
我校學生漢族與民族學生比例各占50%,學生的基礎問題主要是語言問題,在大學之前所上課程都是維語授課。因此在90分鐘的課堂時間除了解決所學的課程知識以外還得解決語言溝通的問題,在短時間將專業(yè)術語融會貫通。
1.1.2 學習習慣
總體看來,每個班的學生都非常上進,需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其學習方法和技能,還和高中狀態(tài)一致,主要靠老師講授知識,很難能夠自主學習。
1.1.3 師生匹配度
在每學期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上課學生為5000人,學期上課課時18,上課教師為7人,平均每個教師每周課時量約在20左右。上課時間緊張,教師疲于上課,缺乏思考,導致在過度反復勞動的過程中的上課效果欠佳。
1.2 環(huán)境
1.2.1 教學環(huán)境
上課可用實驗室8間,同時可供160-180人上課,由于小班(20-25人)教學,導致師生比更低,物理實驗課按照傳統(tǒng)要求需要課前預習,課后完成實驗報告,這兩次作業(yè)需要及時批閱,并更正,如若不及時更正,不能實時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情況。
1.2.2 課堂環(huán)境
大學物理實驗課主要還是采取傳統(tǒng)式黑板、粉筆式教學,教室中缺乏現(xiàn)代教學的必須設備——投影儀和電腦設備等電子設備,教師上課采用的主要式演示實驗,但這過程中少數(shù)學生“偷懶”現(xiàn)象嚴重,若采取電子設備或者仿真實驗模擬實驗過程,與實操結合教學效果更好。
2 大學物理實驗改革策略
針對現(xiàn)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2.1 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
南疆各地孩子受問題教材的影響,認識觀、世界觀、價值觀扭曲。學校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我們在青少年的培養(yǎng)和影響過程中除了上好思政課以外,還需將思政思想融會貫通,融入到課堂、科技之中。予情于理,將正確的人生觀,核心素養(yǎng)融匯到教學的方方面面。本著學科的特點和結合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
2.1.1 觸動心靈的教育
結合疫情將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愛國主義與家國情懷,珍愛和珍重生命等觀念融入物理實驗教學,將抗擊疫情的戰(zhàn)役中涌現(xiàn)出的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作為育人的好教材。
2.1.2 社會是終生教育的大課堂
盡管我們不能像醫(yī)務工作者那樣去挽救生命,但正當疫情防控志愿者,在社區(qū)宣傳和網絡普及防疫知識,投身于志愿活動中,在為社會服務過程中完善自我。
2.2 全面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積極推進“基礎學中做+專業(yè)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將產教融合給予課堂,如,《太陽能電池的特性測試》一實驗中,不僅僅是將復雜的太陽能電池的機理深入淺出的講清楚,還需拓展《太陽能系統(tǒng)和儲能系統(tǒng)的設計》,將產與學有機結合起來,并且可以有效拓展到太陽能電池板跟蹤系統(tǒng)的設計等方面,從基礎中做,在專業(yè)中學。
2.3 組織學科競賽
在課堂中選拔一批動手能力強,重點開發(fā),連續(xù)培養(yǎng),積累經驗。推動學生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挑戰(zhàn)杯”等比賽,讓學生感受到興趣可以帶來價值和利益。學科競賽不僅能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實驗競賽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fā)對大學物理實驗的興趣。同時組織學科競賽,以問題為導向的新型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又有利于實驗效果的提升。
2.4 融會貫通積極教育法
實驗教學是最容易實現(xiàn)積極教育法的一門學科,運用積極的心理學暗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關注學習和實驗操作的過程,享受物理實驗這一探究性學習,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養(yǎng)能力,把學生推向探究知識的前臺。
3 結語
由于本校的特殊性,需要研制一套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無論從實驗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采用積極教育法,以學生為主體,將思政教育融會貫通,嚴格要求教師自身和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用教育改變人生,用技術改變教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1-09.
[3]門瑞雪.積極心理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2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