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宇
絲綢之路是一條古老的洲際干線,曾連接東方和西方。鮮有人知道西方世界借絲綢之路來了解中國這個非常神秘的古國。公元前2世紀,此前在歐洲不為人知的絲綢等商品開始沿著這條路線出口至歐洲各國。
2幾世紀以來,隨著時間推移,絲綢之路從連通中國與中亞地區(qū)各個城市的數(shù)條小型商路,發(fā)展成為四通八達的一整條貿(mào)易商道,通往東西方各國。
3絲綢和絲綢之路的歷史都與中國密不可分。中國古代傳說,公元前2640年,黃帝元妃西陵氏成為養(yǎng)蠶抽絲的第一人。不過開辟絲綢之路的確不是中國人有意為之。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官員張騫出使西域,由于張騫淪為匈奴俘虜,他的任務徹底宣告失敗。但后來,張騫逃離匈奴時沿著一條商道走了許久,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國家。張騫回朝后,漢武帝因他不幸的遭遇寬恕了他,并再次派遣他出使西域,和西方國家的統(tǒng)治者建立經(jīng)貿(mào)關系。這是絲綢之路全盛時期的開端。
4絲綢之路的作用一直延續(xù)至16世紀,在這期間,它始終帶著一絲神秘、浪漫、刺激、危險的氣息。通過商道運載的不僅有“珍貴的”絲綢(中國上至統(tǒng)治者、下至普通手藝人都悉心保守其秘密長達3000年),還有巴達克山寶石,以及產(chǎn)自中國新疆和田和莎車的青玉和碧玉,進一步引起歐洲人對神秘中國的興趣。
5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穿過如今的甘肅省,在敦煌市分成北線和南線。實際上,絲路就是穿越沙漠和草原的長長通道,串聯(lián)起一座又一座中國城市。
6蘭州一敦煌段的商道和戈壁沙漠接壤,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頻繁劫掠,這里被視作最危險的路段。沿途而建的中國長城是沿線商隊僅有的保護。團從敦煌到卡穆爾、吐魯番及烏魯木齊,北線主要用于從中原運輸絲綢等貨物,而南線延伸至且莫、和田、莎車及喀什市,主要運輸從天山開采的青玉、碧玉等奇珍玉石。
8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連接東西方的道路,棉花、椰棗、黃瓜、各種瓜和柑橘、瓷器和象牙等新奇之物都得以互通;它還是一條思想文化交流之路,將中國的紙和火藥傳至西方,也讓馬可·波羅得以沿途游歷,向歐洲介紹這一神秘古國。
9絲綢之路不是一條單純的道路。在上古時期和中世紀,絲綢之路不僅是洲際通商干線,佛教僧侶也得以沿途傳布教義,佛教由此從印度傳至中國和中亞;阿提拉和成吉思汗在絲綢之路上率軍作戰(zhàn);科學知識和文化價值也通過絲綢之路傳播。
10迄今為止有許多絲路修復工程。此外,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下,一些在中世紀經(jīng)營的商隊客店正在修復,為古商道之旅的安全舒適提供必要的保障。盡管絲綢之路失去了它主要的功能,但如今它仍像數(shù)千年前一樣,仿佛連接歐亞人民的一座橋梁。
本譯文系2017年度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