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李春蘭
你是否看到過路人腰部的類似BB機的東西?其實,那是糖友們?yōu)榱丝刂蒲堑奶厥庋b備,它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胰島素泵”,俗稱“人工胰腺”。胰島素泵治療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持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種胰島素治療方法。那么,其工作原理是什么?與普通的胰島素治療有何區(qū)別?糖尿病患者都能用胰島素泵嗎?本文對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讓胰島素泵不再神秘。
作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生理狀態(tài)下,胰島素分泌與進餐的關系如下:一是不依賴于進餐的持續(xù)、微量分泌,即基礎胰島素分泌;二是由進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分泌出現(xiàn)問題則無法維持體內血糖濃度的平衡,進而出現(xiàn)高血糖/低血糖。
為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有了胰島素泵的雛形,但由于體積大、操作復雜,難以在臨床推廣。至20世紀90年代,制造技術的進步使胰島素泵體積縮小,便于攜帶,操作簡便,易學易用,劑量調節(jié)更精確和穩(wěn)定,因而在臨床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胰島素泵由泵、儲藥器、皮下輸注裝置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顯示屏及按鈕(用于設置泵的程序)等組成。它通過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調節(jié)的脈沖式皮下輸注方式,模擬體內基礎胰島素分泌;在進餐時,可以根據食物種類和總量設定餐前胰島素及輸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除此之外,胰島素泵還可以根據活動量,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來應對高血糖或者低血糖。
相比于一日多次的皮下注射,胰島素泵有以下幾大優(yōu)勢:
1.減少吸收差異,降低血糖波動;
2.平穩(wěn)控制血糖,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
3.改善圍手術期血糖控制,縮短血糖調節(jié)時間,為手術留取時間;
4.可在泵入餐時量后即刻進餐,為糖友提供更有彈性的就餐時間,從而提高依從性,也改善了生活質量。
這主要由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GHb、HbA1c)數(shù)值而定。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的建議,當糖化血紅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伴明顯高血糖癥狀的,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可實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其中包括胰島素泵治療)。所以,新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視情況應用胰島素泵治療,治療時間以2周至3個月為宜,治療目標為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
胰島素泵有一個儲藥器可以容納胰島素,但不是所有胰島素都能被裝進泵中使用!
胰島素泵只適合裝短效胰島素和速效胰島素類似物,以后者為佳;速效胰島素類似物中,以門冬胰島素最佳。究其原因,首先是其藥代動力學特點所決定;其次,因其等電點最低,不易形成沉淀,不容易發(fā)生堵管現(xiàn)象,不影響泵的使用;再次,門冬胰島素使用人群廣泛,中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其可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2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65歲以上老年糖尿病。
首先,設定一個初始劑量,應根據血糖水平、體重情況、糖尿病分型等確定日總劑量。也可以個體化的按照患者以前是否接受過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分型不同來決定每日總量:
以前未接受過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總劑量(單位U)=體重(kg)×(0.4~0.5);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總劑量=體重(kg)×(0.5~1.0)。即2型糖尿病患者相對來說用量較大。
對于已接受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視血糖控制情況按使用量的0.7倍或者更多,個體化給藥。
其次,應合理分配基礎總輸注量和餐時負荷總劑量?;A量占全天量的40%~60%,其余為餐時量;也可以二者各占全天量的50%。餐時量還要分為3份,即三餐各三分之一。合理的基礎量分配是控制血糖的關鍵,甚至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模擬生理狀態(tài)下胰島素基礎量的分泌,需要把一天人為的分成好幾個時段,按照不同的輸注率輸注,建議經由醫(yī)生指導進行。
再次,可根據一天血糖監(jiān)測結果個體化的調整胰島素量。初始劑量設定后不是一成不變,遇到以下情況需要調整劑量:有血糖劇烈波動、低血糖發(fā)生;患其他疾病、發(fā)熱、應激狀態(tài)(如創(chuàng)傷、精神打擊、悲傷、恐懼、驚嚇、勞累過度等)引起血糖升高;婦女月經前后;妊娠期;血糖未達標;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時。
可根據空腹血糖值,增加基礎胰島素劑量1~4U(單位)或10%~20%;根據下一餐前血糖值,增加餐時胰島素劑量1~2U或10%~20%。若血糖上升或下降超過1.7mmol/L,在變化前2~3小時調整10%~20%基礎率。若血糖降至3.9mmol/L以下,需要進餐同時減少基礎率10%~20%。
答案是可以相互轉換。
若調整為預混胰島素,一天兩次:則早餐前注射劑量=胰島素泵早餐前劑量+(6∶00~18∶00的基礎率,基礎率可以理解為這個時間段應用胰島素泵治療時的基礎量)+胰島素泵午餐前量;晚餐前劑量=胰島素泵晚餐前劑量+(18∶00~6∶00基礎率)。
依臨床情況決定在此劑量基礎上是否增加或減少10%~20%劑量,或維持原劑量。方案調整后,二甲雙胍和α-糖苷酶抑制劑可繼續(xù)使用,但不建議聯(lián)用胰島素促泌劑。
若調整為長效胰島素,則是胰島素泵治療方案中的基礎部分直接轉為基礎胰島素劑量,同時監(jiān)測空腹和三餐后血糖。
①每日監(jiān)測并記錄血糖至少4次,其中包括睡前血糖,必要時凌晨2~3時監(jiān)測血糖或進行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定期記錄體重變化;
②定期檢查儲藥器內胰島素剩余量,建議3天換一次軟管;
③注射部位應經常輪換,建議3~5天輪換1次,如有硬結或疼痛要及時變更注射部位。
①價格比較昂貴;
②需要24小時佩戴,時感不便;
③對使用者要求高(如自我血糖監(jiān)測、生活自理、經濟能力等)。
總之,良好的血糖控制得益于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相互合作,胰島素泵作為一種高科技精密醫(yī)療儀器,使用和調節(jié)需要一定的技術性,使用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操作和認知技能,需要有良好的血糖記錄習慣,更要在專業(yè)的醫(yī)師指導下合理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