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護理后, 對照組肢體疼痛VAS評分為(5.26±1.14)分,"/>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綜合康復護理對脊柱骨折患者術后肢體疼痛及DVT的預防效果分析

      2020-07-01 01:50張軼姝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年15期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脊柱骨折

      張軼姝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對脊柱骨折患者術后肢體疼痛及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預防效果。方法 70例脊柱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兩組患者均由同一醫(yī)師行微創(chuàng)脊柱術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術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者術后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肢體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DVT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患者肢體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對照組肢體疼痛VAS評分為(5.26±1.14)分,?觀察組肢體疼痛評分為(3.17±0.82)分;對照組與觀察組V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DVT發(fā)生率5.71%低于對照組的25.7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29%高于對照組的71.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脊柱骨折患者術后實施綜合康復護理, 可減輕患者肢體疼痛, 降低DVT發(fā)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脊柱骨折;綜合康復護理;術后肢體疼痛;深靜脈血栓形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78

      脊柱骨折多由間接外力(患者由高處跌落時臀部、足著地, 沖擊性外力向上傳至胸腰段)引起骨折, 以胸腰段骨折發(fā)生率最高, 臨床表現(xiàn)為外傷后脊柱的畸形、疼痛, 常可并發(fā)脊髓損傷, 一般治療視脊髓損傷程度, 如無明顯神經癥狀, 可采用非手術治療, 包括臥床休息、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等, 若患者損傷脊髓, 其恢復較困難, 需手術治療, 并在術后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達到康復的目的[1, 2]。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對脊柱骨折患者術后肢體疼痛及DVT的預防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選擇2017年2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中男23例, 女12例;年齡27~77歲, 平均年齡(56.73±9.91)歲;胸椎骨折16例, 腰椎骨折19例。觀察組中男24例, 女11例;年齡27~76歲, 平均年齡(56.69±9.90)歲;胸椎骨折15例, 腰椎骨折20例。兩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均未合并脊髓損傷, 部位為胸腰段;②均行脊柱骨折手術;③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2 排除標準 ①伴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②精神類疾病者;③伴有先天性肢體運動障礙者;④惡性腫瘤類患者。

      1. 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醫(yī)師行微創(chuàng)脊柱手術

      治療。

      1. 3. 1 對照組 患者術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給予患者常規(guī)輸液, 給予雙下肢被動按摩, 指導患者進行平躺, 下肢伸展, 大腿放松, 將腳尖緩緩內勾, 盡力使腳尖朝向自身, 至最大限度時保持5~10 s, 后腳尖繃直下壓至最大限度時保持5~10 s后放松, 為1組, 6組/次, 3次/d。給予患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低脂肪類食物, 囑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多飲水, 保持胃腸道正常功能。

      1. 3. 2 觀察組 患者術后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護理:①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 傾聽患者主訴, 并給予安撫, 以消除患者消極情緒;②于術后當日進行雙下肢被動按摩, 指導其早期的適度運動(下肢抬高鍛煉、下肢屈伸鍛煉), 通過對踝關節(jié)的反復伸屈盡量收縮肌肉, 之后每日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增加運動量, 增強訓練, 將踝關節(jié)跖屈和內外翻、背伸等進行組合練習, 直至患者直腿抬高達70°, 并使用足底泵物理治療儀進行治療, 1~2 h/次, 1~2次/d;③對患者疼痛相關知識進行宣教, 遵醫(yī)囑給予適量的止疼藥物或采取相應止疼措施(深呼吸法、轉移法)幫助患者鎮(zhèn)痛。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肢體疼痛情況, 采用VAS進行評估, 使用一條長約10 cm的游動標尺, 一面標有10個刻度, 兩端分別為“0”分端和“10”分端, 0分表示無痛, 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臨床使用時將有刻度的一面背患者, 患者無須填寫繁雜的調查表, 只需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白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 醫(yī)師根據(jù)患者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分數(shù)。評分為0~10分, 得分越高疼痛越嚴重。②比較兩組患者DVT發(fā)生率。③采用醫(y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統(tǒng)計, 該問卷克倫巴赫系數(shù)α為0.830, 重測效度為0.814, 從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服務態(tài)度等方面評估, 滿分為100分, 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 70~90分為滿意, <70分為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肢體疼痛VAS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肢體疼痛VA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對照組與觀察組V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DVT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DVT9例, 發(fā)生率為25.71%;觀察組發(fā)生DVT 2例, 發(fā)生率為5.71%;觀察組DVT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85, P=0.022<0.05)。

      2. 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12例、滿意13例、不滿意10例, 滿意度為71.43%;觀察組非常滿意21例、滿意12例、不滿意2例, 滿意度為94.29%;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437, P=0.011<0.05)。

      3 討論

      脊柱骨折屬常見骨科創(chuàng)傷性疾病, 患者伴有明顯外傷史, 臨床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患者脊柱畸形, 脊柱棘突骨折可見皮下淤血, 常合并脊髓損傷, 患者常伴有外傷后脊柱的畸形、疼痛, 脊背部肌肉痙攣, 胸背、頸、腰、下肢疼痛, 骨折部叩擊、壓痛, 棘突淺壓疼痛等傷處局部疼痛, 患者頸椎骨折時頸部回旋、屈伸運動受限(胸椎骨折軀干活動), 患者伴有肋骨骨折時可出現(xiàn)呼吸受限;患者腰椎骨折時伴有屈伸下肢腰痛感, 且按壓腰部明顯疼痛, 且可有不全或完全癱瘓的表現(xiàn)(感覺、運動功能喪失、大小便障礙等), 臨床可結合外傷病史、臨床癥狀及影像學檢查綜合進行診斷[3]。

      本研究結果表明脊柱骨折患者術后實施綜合康復護理, 能夠減輕患者肢體疼痛, 減少DVT發(fā)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脊柱骨折后臨床治療一般多采用手術, 而術后患者需長期臥床, 臥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DVT的發(fā)生率,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護理是一門運用科學, 近代護理學與護士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 1820~1910年), 為護理成為一門科學、一種專業(yè), 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近代護理學是隨西醫(yī)的傳入而起始的。康復醫(yī)學是20世紀中期出現(xiàn)的一個新的概念, 康復醫(yī)學和預防醫(yī)學、保健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并稱為“四大醫(yī)學”, 是一門由理療學, 物理醫(yī)學逐漸發(fā)展形成一門新學科, 以消除和減輕患者的功能障礙, 彌補和重建患者的功能缺失, 設法改善和提高患者各方面功能的醫(yī)學學科, 也就是功能障礙的預防、診斷、評估、治療、訓練和處理的醫(yī)學學科??祻陀糜诂F(xiàn)代醫(yī)學領域, 主要是指身心功能, 職業(yè)能力, 社會生活能力的恢復, 是醫(yī)學一個新分支的學科, 其3項基本原則為:功能鍛煉、全面康復、重返社會, 其目的在于通過物理療法、運動療法、生活訓練、技能訓練、言語訓練和心理咨詢等多種手段使病傷殘者盡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 使身體殘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揮, 達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 勞動和工作的能力, 為病傷殘者重返社會打下基礎。

      綜合康復護理是隨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而發(fā)展, 是康復醫(yī)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4]。綜合康復護理臨床學科尚無統(tǒng)一的研究范疇認識, 而國內專業(yè)人士已逐漸認識到康復護理是一門由基礎護理發(fā)展起來的??谱o理技術, 是為了適應康復治療的需要, 為康復醫(y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綜合康復護理是指對患者進行訓練, 并綜合協(xié)調地應用社會、職業(yè)、醫(yī)學、教育等措施, 以盡量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 促使患者達到基本生活自理、重新參加社會活動等治療目標, 綜合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殘余機能的恢復包括應用各科專業(yè)性的護理技術以及一般基礎性的護理。綜合康復護理通過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 傾聽患者自訴, 并給予其安撫, 能夠緩解或消除患者焦慮等負面情緒, 樹立積極的信心, 更好的配合治療;術后第1天對患者雙下肢進行按摩, 指導其進行適量運動鍛煉(下肢抬高鍛煉、下肢屈伸鍛煉), 其后每日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增加運動量, 可使患者下肢有足夠運動量, 從而增加靜脈血流流動量, 保證患者下肢血流正常, 防止下肢肌肉萎縮, 而足底泵物理治療儀的使用促進下肢靜脈回流, 減輕下肢水腫, 加快靜脈血液循環(huán), 進而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對患者疼痛相關知識進行宣教, 遵醫(yī)囑給予適量的止疼藥物或采取相應止疼措施(深呼吸法、轉移法)幫助患者鎮(zhèn)痛, 可減少疼痛對患者帶來的痛苦, 可避免疼痛妨礙功能鍛煉,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5]。

      綜上所述, 脊柱骨折患者術后實施綜合康復護理, 能夠降低患者肢體疼痛及DVT發(fā)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并使用。

      參考文獻

      [1] 宋思桐. 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骨折的效果觀察.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9, 31(1):14-16.

      [2] 李浩, 張寧, 陳剛, 等. 改良微創(chuàng)側方椎間融合術在胸腰段骨折合并椎間盤損傷前路支撐與重建中的應用. 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 2019, 35(9):796-804.

      [3] 都芳濤, 于德國, 方繼峰,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橫截面積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中國醫(yī)藥, 2019, 14(3):408-411.

      [4] 王祖梅, 陳希. 綜合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16(13):71-72.

      [5] 王婷婷. 脊柱骨折患者術后綜合護理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 血栓與止血學, 2018, 24(4):643-644.

      [收稿日期:2020-02-21]

      猜你喜歡
      綜合康復護理脊柱骨折
      綜合康復護理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綜合康復護理在糖尿病性腦梗死偏癱的實施
      綜合康復護理對大面積燒傷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創(chuàng)傷性肘關節(jié)僵硬患者圍術期綜合康復護理
      經皮椎弓根釘治療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綜合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伴發(fā)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不同方法治療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損傷術后腦脊液漏的效果觀察
      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排尿障礙的影響
      脊柱骨折應用放射平片與CT的臨床診斷價值對照
      后路手術內固定對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價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邮箱| 大冶市| 西宁市| 汶川县| 磐石市| 盱眙县| 武汉市| 雅江县| 惠州市| 大冶市| 凤庆县| 龙里县| 新化县| 怀宁县| 印江| 若尔盖县| 耒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偏关县| 柞水县| 白水县| 蒙城县| 拜泉县| 正定县| 祁阳县| 徐水县| 西畴县| 凌海市| 阿坝县| 永川市| 铁岭市| 重庆市| 牙克石市| 揭阳市| 女性| 奉节县| 漠河县| 祁阳县| 武乡县| 鞍山市|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