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慶
(揚州大學 江蘇 揚州 225009)
根據2007年企業(yè)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在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上一律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相較于之前使用的利潤表債務法而言有許多優(yōu)勢。盡管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存在優(yōu)勢,但是他依舊存在不足之處,本文對蓮花健康公司進行分析,探討遞延所得稅帶來的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誕生于河南省項城市的蓮花健康味精曾經紅極一時。進入21世紀后,蓮花健康味精便輝煌不再,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出現運營困難,后期供血不足也導致企業(yè)未能即使轉型。目前非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連續(xù)兩年凈資產為負就要退市。而蓮花健康公司,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凈資產為負值,同時2019年三季度財務報告凈資產仍然為負值。也就是說蓮花健康公司在2020年很大可能將面臨著退市。
遞延所得稅資產占比逐年增大。201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占比最高的上市公司就是*ST蓮花健康,達到了總資產的21.48%。
蓮花健康公司在2013、2014年遞延所得稅資產還是四千萬,在2015年突增上漲到3億多,此后2016-2018一直維持在3億多元,相較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上浮,蓮花健康的總資產卻出現下滑,由2013年的26億每年逐步減少,到了2018年總資產僅剩17億左右,這也使得遞延所得稅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到了201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已經占比總資產高達21.48%。如此高占比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其確認和計量值得關注。
表一 2013-201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構成情況
*ST蓮花健康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部分由可抵扣虧損構成,而企業(yè)會計準則要求,企業(yè)最近期間發(fā)生虧損,僅在有足夠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供利用的情況下或取得其他確鑿的證據表明其于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的情況下,才能夠確認與可抵扣虧損或稅款抵減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根據《企業(yè)所得稅法》第十八條:“企業(yè)納稅年度發(fā)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以往年度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否可以在相應年份進行抵扣?未來五年可抵扣虧損是否能足夠實現?
尤其是2015年蓮花健康公司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由于增加了可抵扣虧損而相對于往年提高了不少,蓮花健康公司也做出了回應,蓮花健康公司認為其制定的未來五年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和盈利預測說明及相關附表,預測未來公司可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大于確認的可彌補虧損金額。而從2016年開始蓮花健康的凈利潤除了2016年為正以外,2017年、2018年、包括2019年前三季度蓮花健康的凈利潤皆為負數,這樣如何確保公司未來可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大于確認的可彌補虧損金額。同時在2017年時蓮花健康認為“公司確認的與可抵扣虧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均為母公司相關的虧損。確認與可抵扣虧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依據是未來5年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鄙徎ń】祵@一回復的理由來自于:1.公司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改變了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經營思路。2.管理中挖掘利潤。蓮花健康公司基于以上原因,得出以下結論:”公司未來五年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公司根據2017年末情況對未來的經營情況預測,確認與此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要求?!岸壳暗弥徎ń】涤?019年11月有新聞報道公司又將面臨著易主。原實際控制人的轉型思路實施并不成功,蓮花健康仍然是依靠小包裝味精為主要收入,而在味精影響健康的傳聞影響下,傳統的化學調味味精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消費者更多的調味選擇為雞精、醬油等產品。其2017年面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質疑所給出的答復是不成立的,其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也是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雖然相較于利潤表債務法有著諸多優(yōu)勢,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務信息的真實性,結合以上案例,提出以下建議。
嚴格限制企業(yè)遞延所得稅的確認。雖然我國規(guī)定了企業(yè)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但是對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的具體規(guī)定不夠明確,充斥了管理層大量的主觀判斷。就像蓮花健康公司在2017年的對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的關于其確認大量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質疑所做出的答復中,蓮花健康以變更實際控制人為由判定企業(yè)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可以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這一理由過于主觀以及盲目的自信。而往往企業(yè)給出的答復并沒有大量的事實依據。因此,縮減公司對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觀判斷空間有利于防止企業(y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大量確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