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健
前言
中職班主任在育人過程當中,應全面貫徹2014 年修訂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所提出的要求,培育學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將“以愛育愛,以仁澤仁”的教育理念作為基礎開展班主任德育工作,將“工匠精神”所具有的內涵在潛移默化當中傳授給每一名學生。
一、從“心”入手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應能夠善于接近學生,令自身能夠走進學生內心當中,對學生時刻保持關心與體貼,這是班主任能夠順利開展工作的首要基礎與出發(fā)點,而通過對學生心理展開研究與分析則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點與核心。在這過程當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能夠對班主任產(chǎn)生親近與信任的心理,從而使師生之間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使學生樂于將自身在生活與學習當中所遇到的事情向班主任傾訴。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對學生行為進行規(guī)范教育過程當中,應首先以身作則,班主任只有對每一名學生的人格都能夠加以尊重,才能夠令自身威信樹立在學生當中,從而使自身工作能夠達到理想效果。教育從來都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能夠完成,其需要師生之間相互配合,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將自身放置于引導這一位置之上,從而能夠系統(tǒng)化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形成優(yōu)質良好的品格。在新時代,社會發(fā)展對學生提出全新要求,同時,伴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教育的普及將一代強于一代,但是,在社會的競爭當中絕不僅僅是在智力方面,特別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其自入學開始,便面臨即將步入工作崗位,而其對于社會的認知又處于懵懂階段,因此,班主任應走進學生內心,對其道德品質、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與人合作等能力展開全方位綜合培養(yǎng)。
二、從“心”入手的班主任育人之道
教育的成功在于對學生的尊重,而尊重也恰恰如一把打開學生內心之鎖的鑰匙。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其并不存在可比性,班主任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令其自身個性與特質能夠得到長足發(fā)展,班主任應在日常當中發(fā)現(xiàn)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并為其搭建能夠展示自身閃光點的平臺,令其能夠通過活動展現(xiàn)自我,增加其自信心,令其能夠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基于此,下文將展開班主任如何從“心”入手,開展自己育人指導的參考。
三、班主任育人之道的具體措施
(一)教師要有“進取心”
班主任應靜下心,根據(jù)不同學生所具備的不同特點,與其貼近,對學生加以深入了解,明確學生的內心想法與實際需求,而若想切實做到這一點,便需要班主任能夠潛精研思,傾心學習。學習是每一個人的第一本能,重視學習同時也是每一名班主任所應磨練的本領與自身發(fā)展的基石,尤其是處于新時代的班主任,更應注重學習,能夠使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讓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除此之外,班主任應轉變自身單純傳授知識的意識,將自身轉變?yōu)榫邆淞己盟急婺芰σ约皠?chuàng)新能力的班主任。
(二)班級管理要“貼心”
班級主要是依托班主任個人人格魅力作為核心而形成的一個班集體,學生對于班級歸屬感的強弱是決定一個班級是否有良好氛圍的關鍵,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班級氛圍,是每一個班主任都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只有學生認可教師,教師的工作才能夠更加順利開展。班主任應盡可能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當中感到放松愉悅,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教育時機,此外在平時,班主任也可通過年輕人關心的話題與學生進行交流,令學生能夠覺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得到了認可。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讓思想教育更為順利地開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畢業(yè)后依然能夠對班級與班主任有著深刻記憶。
(三)付出關愛要“真心”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過程當中必須報以真心,只有通過真心對學生,學生才能夠在成長當中遇到各種困難與問題時尋求班主任幫助。每一個班級當中通常都會有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其中不乏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過分受到長輩溺愛的學生,對于此類學生來講,班主任一個眼神或動作都會對其造成巨大影響。班主任可在辦公室當中常備一些藥物與保暖用的衣服,以防學生發(fā)生特殊情況,教師只有通過真心實意,才能夠令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同時也能夠令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更加積極上進。學生通常都是一張白紙,往往需要班主任對其展開引導與教育,令其能夠明確如何愛自己與他人,每一名學生都具備較強可塑性,教師可通過舉行與之相關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如何表達善意。而針對班級一些家庭較為困難的學生,教師不僅應鼓勵教育其自愛自強,同時還應引導其他同學,與其相互幫助。在班級當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團結,能夠令學生明白,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正含義,在學生的心靈中播下積極向上的種子。此外,教師只有對學生保持仁愛,并且以平等心對待每一名學生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心里,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良性關系。對于班級當中成績較為靠后,且人際關系較差的學生,班主任不能武斷地只管對其加以評判,而是要對其實際情況加以了解,在了解后,針對其實際情況展開溝通,此類學生大部分是因家長工作繁忙,與學生溝通交流不足所致。因此,班主任可通過將其作為調整到與教師接近的地方,并在課程當中對其多加注意,對其進行經(jīng)常性的提問,同時在課后與其多加交流,引導其形成感恩之心與進取之心。此外,班主任還應引導全班同學對其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令其在同學互相幫助的熏陶之下收獲良好的人際關系。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此類學生會在思想上產(chǎn)生極大變化,能夠積極學習,并且能夠與班級同學相處融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與學習。
(四)教育適當要“狠心”
每一名班主任必須站在客觀與理智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與教導,有時在教育學生過程當中,需要融入一點“狠心”。大部分學生在家中幾乎不需要做什么家務,自理能力較弱,部分學生還會發(fā)生遇到一點困難便會退縮的情況。而班級則是需要依靠紀律作為管理手段,班主任對待學生首先要先禮后兵,對于部分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教師應進行適當?shù)奶幜P。學生應該完成的事情,必須由學生親自完成,若讓學生產(chǎn)生在集體當中可以敷衍了事這一思想后,便會令其日后在團隊當中不會得到太好的發(fā)展,人際關系也會逐漸變差。因此,班主任對于學生在關心的同時也要適當加入一點“狠心”,才能夠令學生得到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五)班級特色要“創(chuàng)心”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當中,應對其他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加以汲取。將班級實際情況作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建符合本班學生特色的管理體系,例如“一幫一”學習互助小組,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名競爭對手,使學生通過相互之間良性競爭在班級內形成相互監(jiān)督與幫助的氣氛,從而令學生主體作用與積極性充分調動。此外,在班集體活動這一方面,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核心開展班級活動,例如學生主持的主題班會、辯論會等一系列活動,盡可能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實踐當中得到鍛煉,從而使其自身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最大限度激發(fā)其潛能,令整個班集體轉變成為一個大家庭,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不斷進步,同時令集體也能夠不斷完善,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良性競爭、互相鼓勵不僅能夠令其學習成績有所提升,同時也使班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班風與學風。
(六)體諒學生要“用心”
教師只有用心傾聽學生,才能夠體諒學生,班主任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問題,尤其是處于青春懵懂期的中職學生,班主任更需要通過循循善誘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令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獲得進步。例如早戀這一如今較為司空見慣的問題,由于自身不斷發(fā)育成長,學生會逐漸意識到兩性之間所存有的差異,并生出體驗異性情感的欲望,從而導致早戀現(xiàn)象發(fā)生。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應冷靜思考問題根源,站在學生角度看待這一問題的本質,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念,而早戀這一問題往往堵不如疏,并且在引導過程當中注意態(tài)度,不公開交談,不對學生諷刺挖苦,通過用心傾聽學生,并在教育當中有步驟、有溫度地去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避免因某些不理智的情感而產(chǎn)生嚴重的扭曲心理與結果。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從“心”入手的班主任育人之道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需要對多種途徑充分利用,并對實踐環(huán)節(jié)加以強化。除此之外,還需校方開展基本工作制度建設,并將其作為推行班主任育人之道的前提與基礎,同時還需要組建一支德才兼?zhèn)涞膸熧Y隊伍作為保障,才能夠真正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目標,最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朱守鋰